如果你去到重慶旅遊,除開魔幻的、高低錯落分布著的建築與道路,還有那火辣辣紅彤彤的麻辣火鍋外,還有一樣絕對不能錯過的特色 ,那就是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這個詞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是主要誕生在公元9~13世紀,也就是主要集中在唐、五代、宋時期的石窟文化,象徵著當時世界上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明、清時也有陸續開鑿,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列世界八大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齊名。
大足石刻最為著名的當屬大足聖水巖千手觀音像、大足北山石刻手觀音像、以及大足寶頂山千手觀音像,其中大足寶頂山千手觀音像更是令人震撼,足足有830隻手。
我們平常雖然"千手觀音"這樣喊,但實際上一般的觀音雕刻都是三十二隻手或四十八隻手,用來表示觀音菩薩的三十二變相和四十八大願;大足寶頂山千手觀音的830隻手足以證實其規格有多宏偉。
不過這些石窟雕刻由於露天安置,縱使有遮擋,但畢竟還是經常遭受日曬雨淋、風吹雨打,成百上年前的光陰使它們歷經風霜,不僅裝飾凋敝,色澤褪變,還出現了不少缺失,因此像是這種古建築,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會對其進行修繕,新中國成立後自然也不會忘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址。
寶頂山的千手觀音建成於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光陰,本來上面應當布滿金箔,但自清光緒15年進行了最後一次修繕貼金後,已經有百年光陰沒有得到妥善的維護,不止金光凋零,彩繪剝落,石刻巖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裂跟脫落。
為了能夠還原寶頂山千手觀音,不僅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親自派出專家到場主持修繕工作,還特地請來了敦煌研究院的專家,以及從清華、北大這兩所國內頂尖高校中的學者,同本地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一同進行,光是修複試驗就進行了長達3年之久。
在這次修復過程中還出現了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那就是在考察千手觀音主尊造像腹部結構的時候,專家們突然發現其中似乎藏有暗格。這下子可不得了,專家們立刻出動內窺鏡頭,在多次探查後確定,石刻腹部有一處不規則的密閉空間。
當專家們揭開封石看到裡面物件後,瞬間就笑開了花,腹部中不僅有一些能夠反應石刻歷代修復的金箔殘片與反應古代人們生活變遷的瓷器殘片,還有一塊石磚題記。石磚題記為六面長方體,上面刻著鮮紅的文字,正面71字,背面23字,乃是乾隆朝在修繕石刻後所留下的祈福題記。
修復寶頂山千手觀音自2008年開始,一直到2015年方才完工。慢工出細活,修復完畢的千手觀音果然渾身金光閃閃,100多萬張金箔完美復刻了觀音像曾經的輝煌,如果你去到重慶旅遊,可一定不要錯過大足石刻哦。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幾千年的時光流淌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寶藏,有時候不僅僅只有文物才是寶藏,像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大足石刻同樣是我國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