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15年中年婦血癌慘死 染髮劑幾乎都致癌(圖)

2020-12-20 搜狐網

  染髮劑普遍含有對苯二胺這種致癌物質,但記者調查發現,美發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楊莉 肖萍

  近年來,染髮儼然已成為人們的時尚選擇,據央視國際網絡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600多人中,染過發的人佔到了90%以上,而且在30歲以前開始染髮的人佔到了被調查者的半數左右。

  但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昨天報導,含致癌物對苯二胺的染髮劑對染髮人群存在致命的危險。

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只有極少數人對染髮劑的危害有認識,而絕大多數的髮廊對此更是絕口不提。

  染髮15年染出白血病

  中央電視臺昨日的《每周質量報告》披露了一個慘痛的染髮故事。

  51歲的教師韓女士,由於36歲時遭受父母過世的打擊而一夜白頭,所以之後每隔3個月就染髮一次。

  幾個月前,生活習慣良好的韓女士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在排除了電離輻射、化工物質接觸、藥物使用不當等誘發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後,韓女士長達15年的染髮史引起了醫生的注意。

  北京市友誼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昭表示,韓女士長期的染髮史和她的白血病發生有密切關係。由於染髮劑接觸皮膚,在染髮的過程中還要加熱,使苯類的有機物質通過頭皮進入毛細血管,然後隨血液循環到達骨髓,長期反覆作用於造血幹細胞,導致造血幹細胞的惡變,最後導致白血病的發生。醫生說,目前醫學界已廣泛認可,染髮已經成為白血病的誘因之一。

  認識到染髮的危險對韓女士來說顯然太遲了,確診三個月後,她因醫治無效,溘然長逝。

  九成人染髮前無「皮試」

  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錢文燕表示,染髮已經成了接觸性皮炎的主要誘因之一,染髮過敏者在染髮人群中一般佔10%甚至更高一些。她建議,在染髮之前應該進行皮膚測試。

  但據央視記者對十幾家美髮店進行調查發現,沒有一家美髮店主動說明染髮有可能造成過敏,也沒有一個美髮師主動要求顧客做皮膚過敏測試。該欄目在央視國際網站進行網絡問卷調查也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600多人中,有近90%的人在染髮之前沒有做過皮膚過敏測試。

  全球染髮劑幾乎都致癌

  據王昭醫生介紹,染髮劑之所以會導致皮膚過敏、白血病等多種疾病,是因為染髮劑中含有一種名叫對苯二胺的化學物質。上海質檢院高級工程師周澤琳表示,對苯二胺是一種染料物質,大部分的染髮劑裡面都含有對苯二胺這個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

  據相關調查,包括歐美發達國家在內的全世界愛美人士都面臨著來自染髮劑的健康威脅。據報導,法國曾經對市場上出售的200多種染髮劑進行過調查研究,發現其中有90%的產品有致癌的可能。美國加州在調查了500多名美髮師後發現,他們因腫瘤而死亡的機率是常人的6倍。國外的研究顯示,經常染髮的人群乳腺癌、皮膚癌、白血病、膀胱癌的發病率都會增加。

  染髮低齡化隱患嚴重

  據央視國際網絡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600多人中,染過發的人佔到了90%以上,更有接近四成的人選擇了經常染髮這一項。此外,在30歲以前開始染髮的人佔到了被調查者的半數左右。

  根據中國美發美容協會的調查,近幾年來我國染髮者初次染髮的年齡已經提早了10歲以上。這意味著人們染髮的時間可能越來越長,而染髮劑的各種隱性危害很可能在今後幾年內突出地顯現出來。

  (以上消息來自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連結:對苯二胺

  白色或淡紫紅色晶體,有毒化學品,主要用於農藥、染料的生產。

  髮廊染髮劑不提「對苯二胺」

  專家稱替代品未出現,染髮劑必含對苯二胺

  昨天,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區多家髮廊,發現店裡染髮的市民真是不少。記者查看了髮廊中名目繁多的染髮劑,發現沒有一種染髮劑在說明中標明含有「對苯二胺」成分。對於染髮致癌一說,不僅消費者毫不知情,髮型師也一無所知。

  染髮劑聲稱「純天然」

  昨天中午12時,記者來到天河東圃大馬路一家叫做名×的髮廊,看到兩名女士正在染髮。在染髮師提供的一種叫做「×美絲花精色彩染髮膏」的染髮劑上,記者發現其說明上聲稱「純天然花精配製而成」,並沒有出現「對苯二胺」字樣。不過,該產品的說明最後有「初次使用請做皮試」的告示。隨後,該髮廊的理髮師提供了10個品牌約20多盒的染髮劑(膏)給記者看,記者發現無一品牌的染髮劑說明書上有「對苯二胺」字樣。記者隨後在天河北、環市東路等數家髮廊所看到的眾多染髮劑中也一樣,全都沒有標明「對苯二胺」字樣。

  而據專家介紹,對苯二胺是染髮劑中必須用到的一種著色劑,根本不可能是「純天然」。現在很多染髮劑的生產廠商都在尋找對苯二胺的替代品,但是到目前為止,對苯二胺仍然是染髮劑主要的生產原料,完全無害的替代品還沒有出現。

  據一從業多年的染髮師透露,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人在染髮後出現皮膚過敏的現象,但他從沒聽說染髮會「致癌」。

  市民染髮多隻看效果

  染髮會致癌?昨天記者對40名市民進行了調查,發現所有的受訪者對記者的說法都表示懷疑,但同時又深受震撼。

  一名正在染髮的劉女士表示,自己以前染髮時一般只注重染髮的效果,很少關注染髮劑對健康帶來的危害。在天河電腦城工作的25歲小姐對記者說:「我染髮已3年了,如果真致癌,那以後一定不再染髮了,生命才是重要的。」

  而在受訪的40名市民中,有27名曾染過發。聽記者告知「染髮劑致癌」後,他們都表示很擔憂,並表示以後可能再也不去染髮了。

  白血病患者有三年染髮史

  醫生稱不排除其病情與染髮有關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武警醫院腫瘤科、中山三院血液科,採訪了三名有過染髮史的白血病患者。不過他們均無法確定自己患白血病與染髮是否有關。

  躺在武警醫院腫瘤病床上的阿梅三個月前發現自己患了白血病。她的主治醫生陳主任告訴記者,阿梅確實有過多年的染髮史,所以並不排除她的病情與染髮有關。

  聽記者說起「染髮可能致白血病」時,阿梅顯得難以置信。她告訴記者,自己「染髮已三年了,差不多每兩個月就染一次」。阿梅希望醫院能對她的病因做一次檢查,如果真是染髮劑作的孽,她一定會向生產致癌染髮劑的廠家「討個說法」。

相關焦點

  • 90%染髮劑可能致癌,對苯二胺是元兇
    韓女士稱,8月底體檢還都正常呢,也是在這(家醫院)體檢的。  染髮劑誘發白血病  北京市友誼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昭,長期從事血液病的臨床治療和研究。她仔細分析了可能造成韓女士白血病的各種原因。她注意到,韓女士3個月染一次發,這一染就是15年。王昭認為,目前染髮和白血病的相關性已經得到醫學界的廣泛認可,染髮已經成為白血病的誘因。
  • 染髮劑真的致癌嗎,為什麼明星頻繁染髮都沒事?答案不簡單!
    染髮劑可說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頻率最高的化學藥劑。雖然染髮可以改善發色、增加美觀,但染髮劑屬於化學製品,不少人從未認真思考染髮對於健康的潛在影響。 其實,染髮劑之所以會有致癌的風險,是因為含有致癌物。
  • 染髮劑會不會致癌?染髮要注意什麼?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染髮是現代社會讓人變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很多人熱衷染髮。但很多關於「染髮劑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報導引起喜歡染髮的人們擔心,有報導披露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染髮劑中含有致癌物質對苯二胺,經常染髮的群體白血病發病率是不染髮群體的3.8倍。
  • 少婦連續染髮20年得皮膚癌 染髮劑含致癌苯成分
    關注理由:寧德一女子,從18歲開始染髮,幾乎每間隔一個月就要去染一次,一染就是20年。去年開始,她發現頭皮發癢,部分頭皮還出現了硬塊。今年年初,她來到福州某醫院檢查,結果被查出皮膚癌,目前仍在上海接受治療。  漂染、彩染、挑染……福州街頭的美髮店中,映入眼帘的是各種各樣的染髮名詞。染髮也成為一些愛美人士時尚的選擇。
  • 染髮劑幾乎都含致癌物
    北京市友誼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昭表示,經確認,韓女士有十幾年的染髮史,而且是定期染髮,這與白血病發生有密切關係。王昭醫生透露,染髮劑之所以會導致皮膚過敏、白血病等多種疾病,是因為染髮劑中含有一種名叫「對苯二胺」的化學物質。
  • 染髮不當會致癌,尤其是永久性染髮劑
    染髮不當會致癌,尤其是永久性染髮劑 2020-12-04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染髮劑會不會致癌?
    染髮劑會不會致癌?年末到了,2016年將要接近尾聲,這意味著2017年春節將要到來。元旦、春節、元宵,又是一些需要見親戚、見同學、見前任的節日,不美怎麼行!然而,整容是已經來不及的了,但染個頭髮、換個髮型,變得時髦一點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人人都很擔心染髮劑致癌,可天天給人染頭的理髮師們難道就不害怕嗎?
  • 染髮劑真的致癌嗎,為什麼明星頻繁染髮都沒事?答案並不簡單
    可是據說,染髮劑是致癌的,頻繁染髮真的好嗎?為什麼明星頻繁染髮都沒事? 所以一般來說,孕婦及哺乳期產婦都都是不建議染髮的,怕會影響小寶寶。 那為什麼明星能頻繁染髮呢,其實有的明星並不是染髮,而是戴了假髮,還有的明星是進行了一次性的挑染,這種染髮對身體傷害比較小,並且明星都捨得在自己的外形上花錢,他們的染髮劑肯定用的都是好的
  • 染髮劑致癌?植物染髮劑更安全?99%的人都搞錯了……
    染髮劑致癌?植物染髮劑更安全?植物染髮劑是不是更安全無害?為了美得健健康康,今天就把「染髮劑致不致癌」這件事一次性講清楚、說明白。染髮劑致癌嗎?就不給大家賣關子啦,先說結論:「染髮致癌」的風險在醫學上仍然存疑。如果你是美發工作者,長期皮膚接觸染髮劑或經呼吸道吸入,不能排除有增加患癌的風險。
  • 染髮劑如何穿過頭皮致癌的?想要染髮還不受傷,方法竟是……
    2020年正在風風火火地向我們走來了,為了迎接全新的一年,不少人又想著要從「頭」開始了吧?燙個美美的頭,染個顯白的發色,希望新年起個好頭。走進理髮店,理髮師給你推薦動輒上千的套餐,介紹這個顏色時尚、那個藥水持久、健康得不得了的純植物染髮劑可選……但是,他們唯獨不會告訴你——染髮劑致癌。染髮可能帶來4種傷害有流行病學統計顯示,5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染1~2次頭髮。
  • 科普| 染髮劑會致癌嗎?會加速脫髮嗎?聊聊染髮的那些事兒
    染髮劑中對苯二胺就是比較常見的接觸性致敏物,易引發過敏症狀。  哪些情況容易引發染髮皮炎呢?第一,使用了不合格的染髮劑;第二,頻繁更換染髮劑;第三,易過敏體質人群。  那麼,有沒有辦法避免染髮皮炎的發生呢?  首先,購買正規廠商生產的染髮劑。
  • 染髮劑會致癌?會加速脫髮?過敏怎麼辦?聊聊染髮的那些事兒
    染髮劑按其對頭髮著色時間的長短分為暫時性染髮劑、半永久性染髮劑、永久性染髮劑;按染髮原理又可分為氧化型染髮劑和非氧化型染髮劑。目前,日常使用的染髮劑大部分為氧化型染髮劑。  染髮皮炎屬於接觸性皮炎,初次染髮者經2-3周致敏期後發病,再次染髮者可在接觸染髮劑後1-2天內出現症狀,輕者表現為接觸部位紅腫、丘疹、刺痛、瘙癢等,嚴重者可能出現水皰、糜爛、滲出,甚至泛發全身。  哪些情況容易引發染髮皮炎呢?第一,使用了不合格的染髮劑;第二,頻繁更換染髮劑;第三,易過敏體質人群。  那麼,有沒有辦法避免染髮皮炎的發生呢?
  • 很多人說染髮劑可能會致癌,經常染髮還安全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很多人說染髮劑可能會致癌,經常染髮還安全嗎?聽聽專家怎麼說頭髮的顏色會改變我們對某個人的印象,比如說有一天,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人要是染了頭髮的話,可能瞬間就看起來洋氣了很多,都說染髮劑是可以致癌的,那麼經常染頭髮的人還安全麼?
  • 揭秘,染髮劑和「一洗黑」到底哪個致癌?
    染髮已經是當今社會中幾乎人人可以接觸到的,有的人是為了追求時尚多彩的絢麗發色,更多的人是為了遮蓋白髮。市面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染髮產品,我們可以去美髮店享受染髮服務,也可以選購染髮產品自己動手DIY,但是大家在頻繁染髮的過程中,是不是會隱隱擔憂染髮對健康的危害呢?似乎總有種聲音在說,儘量少染髮,染髮會致癌。那麼染髮到底會不會致癌呢?今天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
  • 美髮店老闆不信「染髮劑致癌」 當街喝下染髮劑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近來,「染髮劑可能致癌」風波讓一些愛美人士對染髮劑敬而遠之,也讓成都市美發行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於是,昨日下午4時,科華北路沸城前的廣場上,一家美髮店老闆為證明自己所使用的染髮劑安全無毒,竟當著眾人的面,在一陣驚呼中,喝下了一杯黏稠的染髮劑。「染髮劑說到底還是化妝品,無毒就可以當飲料喝嗎?」
  • 經常染髮,會帶來哪些危害?染髮劑會不會致癌?醫生說出真相
    染髮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化妝手段,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使用一些化學製劑、植物的色素等,來讓頭髮的顏色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比如說很多人在年老後頭髮慢慢的變白了,為了維持美觀,就會把頭髮重新給染黑。也有的人因為喜歡追求潮流,就會把頭髮染得五顏六色的。
  • 【廊廊闢謠】「染髮致癌」是謠言嗎?
    【廊廊闢謠】「染髮致癌」是謠言嗎?不過,一些因染髮過敏的患者則十分擔心「染髮是否致癌」,對此專家進行權威解讀。一周接診20多例染髮過敏者一周前,62歲的劉阿姨在理髮店又染又燙足足花了5個多小時。做完頭髮,她對髮型效果非常滿意,感覺自己年輕了10歲。誰知第二天,劉阿姨感覺臉上、脖子上火辣辣的,頭皮發癢。兩天過去,這種情況越發嚴重,她面部嚴重浮腫,眼睛也腫成了一條線。
  • 歐萊雅染髮劑致死引熱議 元兇或為對苯二胺(圖)
    意外  英女子染髮後昏迷  報導稱,現年38歲的朱莉·麥凱布多年來一直都使用歐萊雅的染髮劑產品,之前,也曾通過皮膚測試,證實無過敏反應。  此外,報導稱,朱莉事件一個月前,一名17歲的消費者在染髮20分鐘後就倒地死亡。  探因  元兇或是對苯二胺  對於染髮劑可能「奪命」的原因,外界估計,對苯二胺(PPD)是元兇,而該成分在99%的染髮劑中都有使用。
  • 男子染髮過敏瘙癢難耐用針扎 醫生稱染髮可致癌
    【同期】 韓女士  韓女士:我從36歲父母去世以後,頭髮一下子就白了,不是說都白,就是白的挺多的,不染呢,怎麼在辦公室呆著讓人看著也不舒服,這麼就一直染。  記者:染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染?  韓女士:從36歲。  記者:到現在有(多長時間了)?  韓女士:有16年了吧,15年了。
  • 染髮致癌嗎?如何遮蓋白頭髮?在家DIY什麼染髮劑好用?這篇文章全部...
    下面開始正文,針對以下三類人群:媽媽說:染髮劑會致癌,別瞎染!女朋友說:這個顏色好亮眼,搞起!兒子說:爸爸,你怎麼都有白頭髮啦?1染髮劑致癌嗎?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這句話,那這個問題究竟有沒有標準答案呢?沒有——「染髮致癌」的風險在醫學上仍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