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對許多愛美人士來說,染髮是彰顯個性的「標配」,各種顏色將人襯得尤為酷炫。不過,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會增加患皮膚基底細胞癌(BCC)的風險,這一研究結果已於近日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
永久性染髮劑可致癌
目前,市場上所售的染髮劑分為永久性和半永久性。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染髮後,發色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不能達到永久的效果;半永久性染髮劑的染髮效果則是一次性的,頭髮打溼後就會掉色。永久性染髮劑使用的苯二胺等氧化性染料屬第三類致癌物,該染料不僅能遮蓋住頭髮表面,還能滲入頭髮內層,使頭髮著色。
永久性染髮劑導致的BCC是怎樣的一種癌症?陳駿介紹,BCC是最常見的一種異質性惡性皮膚癌,佔所有皮膚腫瘤的約70%。其典型表現是皮膚中央潰爛,周邊組織質硬卷邊呈蠟樣光澤,常發生於頭面部、軀幹、四肢等身體高度曝露區域,尤其是眼瞼周圍、口周、鼻部和鼻唇溝部位。
臨床上將BCC分為四型,分別是淺表型、結節型、色素型及硬斑病樣型。其中,結節型最常見,色素型則易被誤診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或黑色素瘤。一般來說,BCC不會發生轉移,但局部破壞力強。若病變發展,可侵及皮膚深部導致毀容,甚至侵蝕重要組織臟器,危及生命。
Mohs顯微描記手術是治療首選
目前BCC的治療原則是根據腫瘤發生的部位、大小、病理、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Mohs 顯微描記手術、放射治療、冷凍及雷射、微波、光動力療法等適當的治療方法。
陳駿表示,BCC的治療關鍵是早診斷、早治療。早期BCC表現為無症狀的皮膚表面蠟樣或色素性小結節,表面毛細血管擴張,若能在該階段發現,預後較好。不過,由於鼻部及鼻旁的特殊三維結構,皮膚彈性差、活動度小,稍大的組織缺損便會引起鼻器官變形甚至影響通氣功能。因此,切除BCC對醫生的手術技能水平要求很高,要儘可能多地保留患者的正常皮膚組織,以降低手術損傷和術後修復難度。
「Mohs顯微描記手術是目前國內外首選的 BCC 手術治療方法,其優點是在損傷組織最小的前提下,確保腫瘤病變組織切除乾淨,最大程度減少手術對外觀的影響。」陳駿介紹, 「目前,上海開展 Mohs 顯微描記手術的醫院較少,在全國範圍內更是屈指可數。我們團隊在整形修復技術的基礎 上 運 用 Mohs 顯 微 描 記 技術,不僅能精準切除基底細胞瘤,還能很好地顧及患者術後的修復。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探索和實踐,數百例手術患者均Ⅰ期癒合,他們對手術效果和術後外形都非常滿意。我們的臨床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患者術後的 5 年復發率較傳統手術低10%左右。」
拒絕染髮可預防BCC
「目前的研究已證實了染髮的危害,建議大家能不染髮就儘量不要染。即使用高級染髮劑,染髮致癌的風險依然存在。」陳駿建議, 「確需染髮者,可選擇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正規染髮產品,避開含苯二胺的染髮劑。」
陳駿提醒,40歲以上人群若新發逐漸增大且與痣類似的皮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檢查鑑別是否為BCC,以免貽誤病情。
原文刊發於《大眾衛生報》記者 張天成
九院皮膚科 陳駿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染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