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塑造師】「老南寧」的年粽

2020-12-18 央廣網

  

  央廣網南寧2月13日消息(記者鄧君洋)粽子是很多南方人傳統的春節美食,寓意「包中」,希望孩子將來高中狀元。在廣西南寧,每逢過年,老百姓家裡都喜歡包年粽,尤其是一些幾代都居住在邕的「老南寧」,更是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了包年粽這個傳統年俗,在大年十三到來之前,準備好年粽,過年吃上熱騰騰的粽子,象徵著新的一年有好運!

  

  包年粽需要提前準備好粽葉,洗乾淨、涼幹,提前醃製好五花肉,準備好、泡洗好糯米和綠豆。

  

  包粽子是一門手藝活,要想包得好並不簡單,很多「老南寧」是包了幾年甚至幾十年代代相傳才越包越香的。幾片粽葉上先鋪上糯米,再上綠豆,中間放置醃製好的五花肉、板慄等等材料,鼓鼓的粽子包好後,用線或者草繩捆起來。

  

  香香的粽子需要大鍋水煮、用柴火慢慢煮好幾個小時,廣西南寧人在開年第一餐總喜歡吃上一個熱騰騰的大年粽!

相關焦點

  • 年粽、彩色粉利……樣樣都是南寧人的心頭好
    你可能不知道,老南寧過年可講究吃了,除了配大閹雞之外,還得提前打鐵鳥醬,拌白切雞。可惜,鐵鳥姜蔥醬油現在已經買不到了。於是,水街梁記粽子的傳承人梁日華阿姨選擇自己做粽醬。包年粽,粽葉一定要夠新鮮。儘管今年第一次用自製的粽醬來包粽,但顧客們都稱讚還是和以前一樣美味。如今,梁日華阿姨的小女兒趙涓涓從英國留學歸來,當起了第三代粽子的傳承人。剛剛包好的美味年粽。 除了年粽,年糕、粉利也是必備的年貨之一。在水街,粉利有傳統的白色、紅色粉利之外,還有用植物染料染成的紫色、綠色、黃色粉利。
  • 壯族的年粽,是美食亦是年味兒,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都愛吃
    阿暖今天要說的這道美食,是壯族的年粽,是壯族各家必備的年貨之一,是壯家的少年出走半生亦念念不忘的年味兒。壯族的年粽個頭很大,一般來說,一斤糯米大概只能包兩個粽子。年粽在壯族人心中的分量不亞於餃子在北方人心中的分量,它包含著深厚的壯族文化,有它獨特的地域魅力。壯族的年粽一般有豆沙餡和豬肉綠豆餡,一甜一鹹,各有風味。當然,各戶人家也會根據自己喜愛的口味,包一些其他餡兒的。
  • 南寧人每年春節必買年貨,沒有它過年都不完整
    但想要過一個地道的南寧年,年貨裝備除了以上這些,當然離不開各種南寧傳統的年貨。有了它們,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南寧年。 說起在南寧買年貨,多數老南寧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交易市場掃貨。
  • 南寧水街這家老字號酒樓,地道的南寧老味道,食客大多是老南寧
    #老味道是味蕾對於一個地方最誠實的記憶,每當你嘗到這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美食,總能想起與它有關的往事。南寧水街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少美食代表著南寧最傳統的飲食文化。在水街有一家老字號酒樓,名叫「米鄉河」,位於壯志路上一個商業中心的四樓,雖然位置有點隱蔽,但已經開了很多年,屬於南寧比較老牌的餐飲店了,菜品都是地道的南寧老味道,很多老南寧人都喜歡來這裡用餐。
  • 食在南寧:橫縣大粽你了解多少?
    從餡料上來看,可以分為甜的和鹹的,甜粽子包括: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粽子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廣西的橫縣大粽,大粽有著很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宋朝。在2010年5月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端午節吃養生粽就能放「粽」? 臺營養師打臉
    但民眾千萬別以為吃紫米粽、五穀粽等養生粽,就能大吃特吃,過於放「粽」。臺灣營養師張益堯表示,粽子多由糯米製作而成,吃太多糯米,不只容易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血糖也會快速攀升,像紫米粽,雖然含有花青素,但紫米也是糯米,攝取過量,一樣也會出現這些問題。
  • 肇慶裹蒸粽,是廣東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美食。在大部分人印象中,端午節裡才會吃粽子,但是在廣東肇慶,粽子從一天的早茶就開始吃了。裹蒸粽個頭碩大,在廣東飲食業中素有「茶點王」的別號。細細品嘗,糯米與綠豆的綿軟、五花肉肥瘦融合肥而不膩、蛋黃的甘香。這裡的人們喜歡用筷子攪拌起來吃裹蒸粽,這樣感受所有食材在嘴裡的纏綿交融。
  • 南寧美食探險
    中山路,在全國許多條同名的路中,它以美食為自己「註冊商標」,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城市道路中,與南寧市民相依相偎。南寧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美女難過酸嘢攤」正應徵了中山路的美食繁多、美味的映象!南寧水街小吃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不少小吃代表著南寧的飲食文化,很多「老南寧」往往只認準在水街上吃到的才是正宗的南寧小吃。比如生榨米粉、炒粉蟲、涼粽、年糕、馬蹄糕、芝麻糊等等。
  • 三角粽、枕頭粽、小腳粽;鹹粽、甜粽、梘水粽……這些粽子都亮相了...
    細心的消費者發現,今年上海市場上的粽子形狀比以前多了:三角粽、枕頭粽、小腳粽。粽子口味更是多樣,添加了芝士、乳酪的創新產品且不說,經典口味就有鮮肉蛋黃、大肉、赤豆、豆沙、紅棗、八寶,等等。那麼,不同形狀、口味的粽子到底有何奧妙?老字號的「老法師」給出解答。
  • 2007南寧春節旅遊活動豐富多彩 鄉村遊推出農家樂
    2007年02月14日 16:55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喻媛媛 編輯:楊東 廣西新聞網
  • 端午節將至:網紅水晶粽熱銷 口感Q彈顏值高
    眼下距離端午節越來越近了,南寧的各大菜市場、超市,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眼下,有一款水晶粽備受追捧,這個粽子和我們傳統的糯米肉粽有何不同,又是怎麼做出來呢?      水晶粽:表皮晶瑩剔透,宛若水晶,裡面配上紫薯或者紅豆清淡香甜的餡料,透著粽葉的清香,咬上一口那可是真是Q彈爽滑。
  • 美麗南方·青瓦房春節非遺表演 感受濃濃「年味兒」
    春節假期美麗南方·青瓦房將「綻放」最美「打鐵花」南寧雲-南寧新聞網訊 (記者 龐麗娜)打鐵花、踩高蹺、舞獅活動、民間手藝展示……為營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氣氛,再現古代民間過年歡騰的場面,1月25日-2月8日(年初一至十五
  • 翻開老南寧的回憶錄……
    在大多數人眼裡,北湖路老廠、老企業比較多,其中住房又以單位公房居多,居住及日常消費還會帶有幾分的「土氣」,甚至還有人說北湖路是郊區,是個適合「養老」的南寧老城區。真的如此嗎?現在的北湖是什麼樣子?直到2011年5月25日,位於北湖路的荷花味精廠廠房「咚」的一聲倒下了,原本遍布南寧各大超市和小商店的荷花味精的廠房就這樣被拆遷了。
  • 端午特輯 | 一代「粽」師的巔峰對決,你看好誰?
    原標題:端午特輯 | 一代「粽」師的巔峰對決,你看好誰?PK端午節的快樂,是粽子給的。畢竟,又到了傳說中黑松露火腿蛋黃粽出場的時候了。PK你「粽」意哪一派?快來為它助力
  • 南寧藏在小巷裡的鵝肉大排檔,開了近20年,深受老南寧人的喜愛
    #說到老南寧,老味道,就不得不說到曾姨鵝莊,這家店位於安吉大道旁邊的一條破巷子裡面,開了近20年,憑藉著祖傳鵝肉招牌菜在南寧餐飲業裡聲名鵲起,一直深受老南寧人的喜愛,每天慕名前來的食客都絡繹不絕。這家餐館是南寧安吉一帶比較有名氣的一家飯店,從早上開始營業到晚上,除了午晚市,還有廣式早茶供應,平時喜歡來這裡吃早茶的人還是蠻多的。
  • 這些特色的南寧美食小吃,你都品嘗過嗎?來了南寧遊玩要去吃一下
    南寧的老友粉(面)很是特色,這是廣西南寧非常著名的美食之一,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口味鮮辣、湯料香濃,至今已經有百年歷史。老友粉(面)的材料一般有米粉、酸筍、蒜末、牛肉末、辣椒、豆豉等,吃起來又酸又辣,非常香,非常誘人。
  • 厚重的壯族年粽文化
    而是過年包的粽子,現在也叫年粽,裡面包含很深厚的壯族文化,就像北方的包餃子一樣,但卻有它獨特的文化魅力。  在壯語中,粽子大概音接近於普通話的「風」和「逢」中間音,但更近似於「逢」,所以「包粽子」的發音為「面逢」,與包襁褓的「面朋」相近。壯族較為常見的年粽一般都做成兩邊略低,中間鼓起的方形粽子,可被視為象徵孕婦的腹部,有孕育下一代,生活延續的寓意,也有對生活越來越好的盼望。
  • 來呀,帶你遊廣西,住最美民宿,品鑑當地美食—南寧篇
    全智能電子化覆蓋服務,一手掌控的動態遊樂體驗以強大科技復原恐龍與古生物形象,通過視覺的盛宴、動感的激情,揭開五億六千萬年前的生命奧秘傾力打造前所未有的歡樂殿堂。2014年7月22日南寧民歌湖獲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在這裡可以感受下南寧夜生活的浪漫微醺或開懷暢飲。
  • 這些南寧美食真是一絕,只有老南寧才知道!
    解放螺螄粉 是南寧人必須知道這家,南寧本土口味的螺絲粉,一點也不比柳州的差,每天有很多人排隊,招牌是牛肉螺螄粉,還有其它類的螺螄粉,老友粉,湯粉,幹撈粉等等,味道卻讓人家欲罷不能,是有老友味的螺螄粉,環境不是很好,有點陳舊,有種老南寧的情懷。
  • 端午節快到了,寧波地道的鹼水粽,是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
    在浙江寧波,說起端午,除了龍舟,在老寧波人的眼中,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了,寧波民謠《十二月節氣歌》中就有「五月白糖搵粽子,六月橋頭搖扇子」的說法。說起粽子,可能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嘉興粽子聲名遠播,影響力會比寧波鹼水粽要大一些,但在很多寧波人的心裡,惦記著的還是那隻清清爽爽、稜角分明、有人間煙火的鹼水粽。最常吃的方法就是蘸著白糖吃,用寧波話說就是白糖「搵」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