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方位對外開放」下的城市變局
開放正成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最大的變量和最強勁的動能,以成都為代表的西部城市因「一帶一路」而極大強化了在國家開放全局中的門戶地位和樞紐功能
「開放要邁入新時代了,不是過去的延長線了。西部會成為我們國家東西互濟開放的新高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貿促會會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高燕
「面對新的開放需求,城市實際上是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成都應是西部開放的領頭羊,也理應探索自己的開放路徑。」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
剛剛走過四十周年的改革開放,迎來新的起點。繼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之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作為2019年十大任務之一,同時明確提出將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制定西部開發開放新的政策措施」。
「全方位對外開放」意味著什麼? 不僅是開放領域的進一步拓展、開放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開放方式的進一步升級,更意味著,過去幾十年基於沿海城市的開放布局的重新優化。
「開放要邁入新時代了,不是過去的延長線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貿促會會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高燕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說,「西部會成為我們國家東西互濟開放的新高地。」
「面對新的開放需求,城市實際上是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進一步認為,「成都應是西部開放的領頭羊,也理應探索自己的開放路徑。」
1
新格局 過去是「沿海開放」,現在是「一帶一路」
3月8日,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答記者問,「一帶一路」倡議與亞洲、歐洲、非洲的合作成為在場多國記者關注的熱點。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合作平臺。迄今,已有123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而對國內城市而言,「一帶一路」正在改變過去幾十年裡基於沿海開放形成的城市發展格局。「過去是沿海開放,現在有『一帶一路』,可以向西開放、向南開放。」高燕解讀。
「『一帶一路』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西部開放的格局,成都由內陸腹地轉變為面向泛歐泛亞的開放前沿。」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他由此提出的5個建議——包括支持以天府新區為平臺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支持建設西部國際陸海貿易通道主樞紐等,幾乎全部與「一帶一路」緊密相關。
開放正在成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最大的變量和最強勁的動能。以成都為代表的西部城市,因為「一帶一路」而極大強化了在國家開放全局中的門戶地位和樞紐功能。
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採訪時特別提到,他注意到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超過1萬班次,其中成都的開行數量最多。事實上,成都開通的國際班列已覆蓋境外24個城市,串聯起西部12省(區市)4億人口的廣袤腹地和泛歐泛亞44億人口的廣闊市場。
除了旅客年吞吐量已突破5000萬人次的雙流機場,修建中的天府國際機場也將在明年竣工。屆時成都將形成一大一小、差異發展的雙國際樞紐機場格局。按照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發改委主任範波的說法,「到2025年,我們將和國內180個城市、國際120個城市通航。」
毫無疑問,地處「一帶」和「一路」連接點的成都,將成為開放新格局中的巨大受益者。
2
新環境 「營商環境沒有內陸和沿海之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營商環境」一詞出現了5次之多。如果說「一帶一路」帶來了開放的機會,那麼,營商環境,則直接關係著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在專家看來,眼下西部城市正面臨一個「彎道超車」的絕佳機遇,這便是剛剛提交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
高燕表示,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對外商投資法草案的修訂和審議是營造我國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是我國自主擴大開放、依法治國、自我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內生需求。」
作為企業家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四川啟陽集團董事長王麒也認為,對西部地區而言,外商投資法提供的更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市場環境,有望成為更多外資到內陸投資的重要原因。
內陸城市如何用好外商投資法?在高燕看來,最重要的是,理解透,用足、用活、用好。開放已經從要素流動性轉向制度性創新開放階段。制度性開放首先要有法治保障,在此基礎上,各地還是有各自吸引外資的政策空間,「在外商投資法的整體執行和落實下,西部會成為我們國家東西互濟開放的新高地。」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的觀點是,營商環境沒有內陸、沿海之分。在營商環境的優化上,內陸與沿海部分城市事實上都已意識到了這種「無差別」。2019開年首日,上海、成都開年「指令槍」就不約而同地劍指「營商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參加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時說,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上海當好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重要著力點,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突破口。
同樣,範銳平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支持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先行區,設立四川自貿試驗區巡迴法院、成都智慧財產權法院和成都金融法院等專業法院,支持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在蓉設立分支機構」的建議。在3月8日四川代表團開放日中,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抓實抓細「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各項工作,加快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3
新平臺
自貿區引領的改革開放新高地
在對如何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闡釋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重要的一點:繼續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更加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崔衛傑看來,「制度型開放」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一步向制度層面縱深推進,將更加注重製度層面的系統性開放,這也意味著制度型開放將「全方位」地貫穿於我國對外開放的各個方面,將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的主線。
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展了大量制度型開放實踐,包括自由貿易試驗區、雙邊國際合作產業園等均強調製度創新,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改革開放經驗,助推全國層面的制度型開放。
此次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已經透露了下一步行動: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啟動了再次修訂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工作,在去年已經較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的基礎上,今年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繼續在自貿試驗區進行擴大開放的先行先試。
「將在農業、採礦業、製造業、服務業領域推出更加開放的措施,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寧吉喆說,2019年在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同時,還要加上正面鼓勵,以及準入後的國民待遇,也就是實行負面清單加正面鼓勵,準入前國民待遇加準入後國民待遇。
還有更多的改革創新政策,比如「證照分離」改革。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說,第三批「證照分離」500多項改革今年就要從自貿區開始試點,讓企業既能快速進入市場「大門」,也能便捷進入行業「小門」,進一步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
而自貿試驗區的背後,不僅意味著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更是一種改革創新的區域發展力。地處西部門戶的成都自貿試驗區也是外商關注的焦點。去年9月,在新版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公布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這裡就收到了大量外商企業的諮詢,包括負面清單裡的細節問題,以及下一步成都如何落實負面清單中的相關內容。
此次全國兩會上,範銳平在討論中做出的5點建議中,無論是「支持以天府新區為平臺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支持建設國際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引領區,率先開展負面短清單試點,支持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口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和執法互助」,還是「支持天府國際機場和青白江國際鐵路港建設綜合保稅區,在蓉設立『一帶一路』大宗商品期貨交易中心和非儲備貨幣交易中心」「支持設立四川自貿試驗區巡迴法院」等,都是立足於制度層面的系統性開放。
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在「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戰略下,一場西部城市的變局已經啟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全國兩會報導組記者 鍾茜妮 葉燕 鄒悅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