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見兩夫妻秀恩愛,將此事上報國君,男的因此當官,誕生一成語

2020-12-13 耳東話史

對於八零、九零後的未婚青年男女來說,咱們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這兩件,一是被父母長輩們催婚,二就是看到別的小情侶們秀恩愛了,作為一隻「單身汪」,咱們會用戲謔的口吻調侃自己身邊戀愛中的朋友「秀恩愛,死得快(分手)」,不過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對夫妻,他們秀恩愛不僅沒有「死得快」,反而正是因為這恩愛秀得夠甜蜜,被一個官員看到了,結果官員將這事上報國君,國君便讓那對夫妻中的男人當了官,也為後世留下了一個成語。

古裝情侶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那是春秋時期的晉國,一位大臣請求覲見當時的國君晉文公,通常情況下大臣要求面見國君那應該是有什麼大事,而這大臣一開口便是:「我見到一對夫妻,他們十分恩愛。」晉文公不解,心中只怕在想:「你跟我說這幹啥,天下恩愛的人多了去了。」接著,大臣說:「我想舉薦那對夫妻中的男人輔佐您。」晉文公覺得甚是荒謬,為啥他夫妻二人恩愛就要賜官予他?經那大臣解釋後他還得知那男子乃是一罪臣之後,而且他本人也同樣是一罪人!不過官員在解釋清楚緣由之後,晉文公便說:「賜那男人官職。」於是那男人被賜官下軍大夫,後來還因為立了大功,又升為卿大夫。

古裝情侶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故事還得從這官員說起,此人名為胥臣,早年乃是公子重耳的老師,在晉國遭遇了驪姬之亂後,公子重耳被迫在國外流亡了19年之久,期間胥臣如影隨形,對公子重耳是不離不棄,因此重耳對他很是信任,這公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胥臣在他面前是非常有話語權的。

古裝情侶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某日,胥臣途徑這冀野一代,他走的有些累了,便決定停下來休息一會,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農田,在田裡勞作的一名男子就顯得十分惹眼了,胥臣看了一會那男子勞作後,正巧,那男子的夫人前來給他送吃的了,也許是見自己的丈夫如此辛勞,她便跪下身來,而那男子卻趕忙彎下身來將夫人扶起,深怕傷了她脆弱的小身板,夫妻二人四目相對,那場面很是令人羨慕,一旁的胥臣看著這對夫妻秀恩愛便感嘆:「夫妻間如此互敬,真是難得,這人應該為晉國所用,定是有德之人。」後經一番問詢,才得知那男子乃是罪臣郤芮的兒子郤缺,由於受父親牽連,當時還年幼的他也被治罪,成了罪人,不得入仕,不過好在他遇上了胥臣這個伯樂,這才有了前文提到的那一幕。這也正是成語「相敬如賓」的典故。

晉文公像

雖然這典故中的主人翁郤缺和他的夫人最終因「秀恩愛」而受益,但是咱們不要曲解這成語典故原本想要傳達給後世的道理,郤缺與他夫人的並非為了能夠被官員發現才「相敬如賓」,而是告誡相愛的男男女女們本就應該相敬如賓,至於入朝為官,郤缺恐怕根本就不曾奢望,他是個純粹的「有德之人」,正所謂「家和萬事興」,也許對於郤缺來說,這「萬事」中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正與夫人秀恩愛,而胥臣剛好路過吧。

相關焦點

  • 她用一句話點透,從此誕生一成語
    當時,大夫祭仲掌握大權,不少官員都是他這一派的人,鄭厲公擔心祭仲有一天會造反,將自己「取而代之」。於是,他在暗中謀劃,打算在無聲無息中,除掉祭仲。想法是好的,但是具體實施計劃的人選卻讓鄭厲公犯了愁,選個生面孔吧,勢必會引起祭仲的警戒心,甚至連面都見不到;如果選個祭仲的身邊人,又不太把握,萬一人家將計劃洩露出去,豈不是把自己也賣了?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大家都知道,戀愛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如今,很多戀愛中的男孩都會被女友問一個問題,如果她和男孩母親同時掉進水中,男孩會救誰?再者說,這是戀愛期間男女的玩笑話,可是大家知道嗎,歷史上的一位女子,卻真的面臨著這種兩難的選擇,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她的決定至今被後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古代女子生活的如何,要看她的家庭和嫁入的人家,而她嫁給什麼人,是由父母決定的。這個被迫在丈夫和父親做出選擇的人,名叫雍姬。她出嫁之前有一個非常疼愛她的父親,名叫祭仲。
  • 夫妻兩沒穿衣服在屋頂,原以為是在秀恩愛,看清後大媽果斷報警!
    夫妻兩沒穿衣服在屋頂,原以為是秀恩愛,看清後大媽果斷報警!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是越來越開放,尤其是夫妻兩之間,常常有人看到夫妻兩旁若無人的在公眾場合秀恩愛,但是也有另一種極端,有些夫妻會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信任對方從而離婚。
  • 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佳人》「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新舊事物變換,不會隨著時間變化而停滯不前。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不斷變換著的世界。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成語也是由於時代變遷,人們產生不同的理解,其意由褒到貶,這個成語出自於古代的一位婦人所訴之言。這個故事發生在距離我們當代千年之久的春秋時期,當時鄭國有一位文韜武略都很出色的大臣,名叫蔡仲,是鄭莊公的得力幹將,鄭莊公去世後,此後蔡仲掌握大權,扶持鄭昭公即位。後來由於鄭莊公的次子公子突的生母是宋國人,因此宋國國君宋莊公逼迫蔡仲立公子突為國君。
  • 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詞 最早代指「當官的」
    因為按照明代服制的規定,當時的官員穿的袍子上是「文禽武獸」,只有「當官的」才能穿上繡著飛禽或繪著走獸的官服。  衣冠禽獸最早是代指「當官的」  如今,衣冠禽獸一詞在辭海和成語詞典等很多工具書中幾乎都被解釋為貶義。比如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辭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釋為: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
  • 女子救下父親,卻害死了丈夫,誕生一個爭議千年的成語
    當時周王室名存實亡,各諸侯國的國君,只是表面上對周天子恭敬,私下裡根本不把周天子當回事。原本鄭莊公在周王朝有不錯的職位,結果被周桓王剝奪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從此鄭莊公與周桓王結下梁子,更拒絕朝覲。周桓王感覺受到羞辱,親率大軍討伐鄭國,祭仲奉命抵抗,結果輕鬆取得勝利,還把周桓王射傷。由此可見,祭仲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否則也成不了權臣。
  • 老國君娶一少女,卻因誤會致少女改嫁,引發兩場戰爭,誕生一成語
    春秋時期就有這麼一位老君王,他娶了一年輕少女,卻因為兩人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誤會,最終這少女被趕回娘家,接著改嫁,卻不料因此引發了兩場戰爭,還有一個成語因此而產生。古代國君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公元前65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率領著北方七國,包括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等7國的大軍行至楚國境內,了解春秋歷史的人一定知道,除了齊國之外
  • 妃子躺在桌上給大臣觀賞,看一次收1000兩黃金,因此誕生一個成語
    特別是那些成語,短短幾個字就能表達一個典故,甚至是一段歷史。就比如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人們要徹底掌握這個成語的含義,還要去了解這個成語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樣也更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如果一個人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也是會受到其他人欣賞的。今天啊,我們要說一個成語,它跟一段歷史故事有關。
  • 成語「人盡可夫」寓意歹毒,女子對它避之不及,少有人知道其本義
    這個問題被稱為送命題,讓廣大男同胞頭疼不已,畢竟一個回答不好,輕則跪搓衣板,重則成單身狗。 只不過這一反問並非是現代男性首創的,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一個女子面臨過這一抉擇,還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 張智霖用錯成語的背後竟有著這樣的原因,大寫的秀恩愛!
    網友紛紛評價,「成語優秀」、「好可愛,靚靚姐多給補補成語啊」、「哈哈哈分道揚鑣可還行,這得管管」。這真是一對可愛的活寶夫妻,總是能給大家帶來很多歡笑。大家都知道袁詠儀和張智霖是娛樂圈模範夫妻,他們很早以前就結婚了,婚後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張慕童,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這次張智霖用錯成語只是為了曬一下靚靚姐!這波狗糧撒得有些猝不及防!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後來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最後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華元,華元的出生地是宋國都城商丘,並且華元還是宋戴公的第五世子孫。他作為王公貴族,還在政治軍事方面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也得到了宋文公的器重。
  • 中國最容易當官的大學專業排名,考上政法大學直接可以當官嗎?
    網絡的發達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國家幹部的作用,也讓很多同學希望自己今後能成為一名政府官員。而對於家長來說,家中有一名做政府官員的子女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那麼,考上政法大學就直接可以當官嗎?讀什麼大學才能當公務員也成為了很多同學和家長最想知道的事兒。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解讀如何才能成為國家幹部。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奸臣,每個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是漢語中的璀璨明珠,寥寥幾個字,便能夠道盡百轉千回的情感。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肝膽相照的故事,令人欽佩;有情有義的故事,讓人感動;生死難解的情緣,令人唏噓……這些成語分別與一位歷史奸臣有關。從這些典故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人如何!
  • 中華成語故事:「先憂後樂」和「相敬如賓」
    「先憂後樂」這則成語由範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簡縮而來。意思是表示遇事憂慮在別人之前,享樂在別人之後這則成語來源於宋範仲淹《嶽陽樓記》: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 兒子造反殺皇帝,他一怒之下殺兒子,還因此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這三人之中,州籲最受衛莊公寵愛,甚至也可以說得上是溺愛,因此養成殘忍暴戾的性格,無惡不作,成為朝歌大害。對於這樣的一個王子,忠臣自然是無法接受了,比如石碏便是如此,此人,幾次勸莊公管教約束州籲,但莊公不聽,反而更加縱容州籲的行徑。
  • 她用8個字解決,從此多了一成語
    成語「背後的故事」,往往比成語本身的含義更有意思。話說這雍糾和姬女成親後,因為姬女娘家勢力實在強大,雍糾不敢對妻子呼來喝去,好吃好穿伺候著,夫妻倆感情還算過得去,至少平時從來沒吵過架。 可從心底裡,雍糾不願意這麼「女強男弱」下去,他一直在留心改變命運的機會。機會很快就來了,國君鄭厲公發現了雍糾對老丈人有些不滿,便時不時給他些賞賜,找他聊天,於是雍糾徹底倒向了鄭厲公這邊,發誓要永遠忠於國君。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中唐時期,有一位叫做張詩人曾寫過兩首詩諷刺楊玉環姐妹恃寵而驕,其中第二首,許多人卻認為這是誇女人的,並且後來還誕生一個成語,專門形容女子不加粉飾。詩為: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 成語「鳩佔鵲巢」來源於《詩經》,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它的寓意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鳩乃可以配焉。」故認為這首詩描寫的國君的婚禮。這種說法是將鵲比喻成新郎,將鳩比喻成新娘。在三千年前的周王朝,即便是貴為國君也需要建立功業,積累財富。方能壘造「鵲巢」,迎娶新娘。這和現今人們對於婚姻的價值觀驚人的相似。
  • 一天一個成語·為富不仁.富有了之後會輕視貧窮的人
    他首先徵詢朝中文武官員的意見,讓官員們拿出治國興邦的辦法。 滕國官員覺得這個題目太大,不知從何處著手,一個個都像鋸掉了嘴的葫蘆,開口不得,悶悶不語。滕文公一氣之下,命令散朝。 滕文公回到宮中憑欄遠眺,默默沉思。他忽然想到,大學問家孟子現今正旅居滕國,為什麼不請教他呢。
  • 世界上最浪漫的聖旨:短短一句話,卻令世人感動,由此誕生一成語
    這些年大火的古裝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男主角帥氣又深情,但你們相信古代會有電視劇那樣帥氣又專情的帝王嗎?本來我是認為沒有的,畢竟面對萬千佳麗毫不動心,這得多大的毅力啊,不過歷史上真的有深情的皇帝,比如大家常說的明朝明憲宗朱見深,又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漢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