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讀王維詩問「煙怎麼可能是直的」?不是孩子皮,曹雪芹也不懂

2020-12-15 美詩美文

當了多年老師後,筆者發現了學生們愛背的詩都有一個特點:優美加容易懂。所以他最們愛的詩人裡,總是少不了極少用生僻字的的詩佛王維。

王維的詩,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大美至簡。無論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式的唯美,還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式的深情,亦或是「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式的空靈,王維總是有辦法將這些絕美的意境用最簡單質樸的語言寫出來,讓它是詩也是畫。

喜歡歸喜歡,但學生們對王維詩中的「問題」卻也一樣不留情。對於王維的一首千古名作,他們還是照樣挑起了刺,這首詩名叫《使至塞上》。成都一位學生讀完王維這首詩後提了個問題:「煙怎麼可能是直的」?就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就難住了不少老師。其實真的不是這個孩子調皮,當年曹雪芹也不懂這個問題。讓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詩: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王維的邊塞詩不多,這種豪邁風的作品也不多,所以這首詩便顯得尤為珍貴。從語言上來看,這首詩字字珠璣,短短40個字寫出了邊塞別具一格的美。從意境上來看,這首詩也頗為形象,豪氣、霸氣加上一絲「大漠孤煙直」的酷,令人眼前一亮。

詩中歷來被推崇的千古名句是頸聯,也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大漠對長河,用孤煙對落日,最妙的就是「圓」和「直」這兩個字。詩佛是個繪畫高手,這兩個簡潔的字,一筆化開,卻畫出了不一樣的美感,所以明代徐增才會稱此聯獨絕千古。

學生提的問題其實很有意思,大漠裡的煙是直的,這確實不科學。當年曹雪芹其實也並不懂個中原由,他在《紅樓夢》中借香菱之口提出過同樣的疑問,他在小說中寫道:

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曹雪芹寫的這段文字中有三個重點:其一,直煙沒道理;其二圓字太俗;其三,這兩個字換不了。其實第三點已經說明了王維這「直」和「圓」二字用得有多麼高妙,不然也不會一字不可換。而對於煙為何是直的,筆者讀到過不少說法,讓我們來看看哪種說法更靠譜:

第一種說法,王維這詩是虛寫,並非實寫,只是為了烘託當時雄渾的意境,所以煙直並非他所見。這種說法看上去確實有幾分道理,唐代很多詩人從來沒有去過邊塞,卻照樣寫邊塞詩,因為那時邊塞詩是一種很流行的詩體。但王維寫此詩時,是在開元二十五年,當時王維任監察御史,奉命出使涼州,這首詩正是寫於出使路上,所以王維大概率是不會憑空想像出這樣的美景的。

第二種說法,此煙是沙場上常用的狼煙。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說沙場上的烽火是加了狼糞的,所以它與一般的煙不同,任風怎麼吹它都是直的。這個說法有兩個問題:首先,此次王維之所以會出使就是因為唐軍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皇帝派王維去嘉獎勞軍。戰已經勝了,還點上狼煙烽火,於理說不通,畢竟沙場烽火可不是隨便能點的。其次,加上狼糞煙就直這個說法,目前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其實大家想想也能明白,從物理學上來說,不管加上了什麼這種情況也不太可能。

第三種說法,此煙非狼煙,也非炊煙,而是邊塞的沙塵煙。邊塞氣象萬千,風吹揚沙,形成一種名為塵捲風的自然現象。這種風一般直徑最多幾米,持續的時間也就幾分鐘,事實上它就是一種類似龍捲風的小塵柱,這種塵卷是直的一點都不奇怪。

以上三種說法中,筆者認為最靠譜的是第三種,因為這種說法沒有明顯的硬傷。不過話說回來,當年王維究竟是怎麼想的,如今怕是沒人知道了。所以不管哪種看法,只要講得通道理,筆者認為都是可以的。很多人認為,讀古詩時咱們不該計較這麼多,但事實古詩文本身就是一種文史載體,欣賞它們的美是一方面,通過它們了解古代的歷史、風俗、典故也是必要的,在考究、質疑中我們能體會更多,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曹雪芹:奴才兩個字到底是怎麼寫的?
    [摘要]字字讀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其中血淚,歷經了曹家滄桑巨變的曹雪芹刻骨銘心。他在《紅樓夢》中借賈府奴僕之口,說出:「你知道奴才那兩個字是怎麼寫的?」驚魂一語,內含多少感慨悲涼?康熙南巡有四次由曹寅接駕,場面之盛,榮寵之深,借《紅樓夢》中趙嬤嬤之口說那真是「千載稀逢」,「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尤其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這一次更值大書特書。這一年康熙帝再次南巡,保母孫夫人已六十八歲,照規矩先敘國禮(君臣主僕),再敘家禮(母子尊幼)。康熙見到孫夫人異常高興,一把扶住她對周圍人說:「這是我們家的老人哪!」
  • 紅學磚家大解密 其實,曹雪芹根本就不是《紅樓夢》作者!
    胡適對「曹雪芹」的認知只停留在「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這句上。2)「曹雪芹」只是個整理者而已。此句均明明白白指出曹雪芹最多僅是個《紅樓夢》其中的一個整理者而已,故何來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一說???而後面更深入的研究證明,這個「曹雪芹」什麼都不是。
  • 山水美,最美不過王維詩!
    但若是細論起來,這山水,最美不過王維詩。孟浩然一生困頓,終生未仕難免有些遺憾,詩中總是有些若有若無的落寞。韋應物早年曾作玄宗近侍,飛揚跋扈,經歷了安史之亂的變遷,因此也總是多了些人事變遷的感慨。柳宗元自「永貞革新」失敗後一蹶不振,憂思煩悶無法得到解脫,遊山玩水也不過是暫時排解一下自己的痛苦。
  • 劉姥姥:不懂就問,賈府的黑老鴰為啥長出鳳頭?曹雪芹:大有深意
    眾人不解,忙問她是什麼雀兒變俊了,會說話了。劉姥姥笑道:「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的綠毛紅嘴是鸚哥兒,我是認得的,那籠子裡的黑老鴰,怎麼又長出鳳頭來?也會說話呢?」眾人聽了,都情不自禁地又笑了起來。劉姥姥這位老人家,給了賈府人一次釋放天性的機會,給了賈府中一次難得的歡樂。
  • 不懂就問老師,問了老師也沒重視,聽老師說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提問
    每天上學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會囑咐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不懂的問題要問老師。孩子們常常也就是點點頭說一句知道了。可真到了課堂上,該聽不懂的仍然聽不懂,老師問不懂的同學歡迎下課來問老師,也沒有人來問。這是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常遇到的現象,還有一種是完全相反的,就是班上有十萬個為什麼學生,能夠追著你一直問,可是每個問題他問的是什麼,學生自己卻不知道,完全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為了解決孩子們不會問問題,我跟學生約法三章,在問老師問題之前請先問問自己:哪裡不會?再尋找時機,我要怎麼問?最後總結問題。收到第一個學生的問題,作文中同比和類比的區別。
  • 薛寶釵性格的錯亂,曹雪芹的矛盾
    現在我們讀紅樓夢文本會這樣評價或者總結薛寶釵,即她是一個「冷美人」,關於這點紅樓夢中也提出來了,在抽花籤的時候,薛寶釵抽了一個牡丹花,解語是「任是無情也動人」。然而細細讀紅樓夢,薛寶釵並不是一個冷美人,而是一個熱心腸,比如幫助史湘雲請客,安慰林黛玉,資助邢岫煙,甚至薛蟠帶來的禮物,連趙姨娘也送了一番。這些都是熱心腸的表現,怎麼會是冷美人呢?當然也有讀者認為這是薛寶釵在收買人心,對於此我不苟同,這是一種善良而非一種偽裝。
  • 曹雪芹的品味:《紅樓夢》中的古詩詞
    小仙從初中開始接觸《紅樓夢》,到現在也讀了很多遍,讀得越多,越是感慨:曹雪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天才,才能寫出如此偉大的小說啊!今天,小仙只選擇一個極小的角度:《紅樓夢》中的詩詞,來說說自己的一些理解。這些詩詞充分體現了曹雪芹的天才之處。從詩詞本身來看,這些詩詞未必有多高妙,但是把這些詩詞和書中的人物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每一個人物吟出的詩詞都是和這個人物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曹雪芹寫這些詩詞的時候,自己是代入了書中人物的角色。
  • 基督徒讀不懂、讀不下去聖經怎麼辦?讀經的四個態度與你分享
    也就是聖經不是人的話語,乃是天上來的話語,是上帝的話語。二是主的話不是短暫的,而是永遠存在的。有永恆價值的話語,才可以在歷史中一直存留下來。聖經的話語就是這樣,是上帝的話,是永存的話。面對這樣的話語,我們讀的時候怎麼可以隨便呢?
  • 對袁枚把曹雪芹說成是曹寅的兒子的第一種解釋
    我們現在都知道,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這一輩。但是袁枚卻把曹雪芹說成是曹寅的兒子,這是紅學上的一大難題。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與江寧太守陳鵬年不相中。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明我齋讀而羨之。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豔,我齋題云:「病容憔悴勝桃花,午汗潮回熱轉加。猶恐意中人看出,強言今日較差些。」「威儀棣棣若山河,應把風流奪綺羅。
  • 一學生向老師請教生物問題,學生:不要問老師問題了,老師又不懂
    但這些都還好說,美術課,拿個圖片讓學生照著畫,音樂課,打開多媒體搜一搜歌曲,讓學生跟著唱。可是一個語文老師,讓他去教生物就有點勉為其難了。這不,這位語文老師遇到「難題」了。學生拿著本生物書,舉手問:「老師,你看書上說蝗蟲有觸角,有三對足,有一對翅膀,它符合昆蟲的特徵,可是蝗蟲的身體又分節,觸角和足也都分節,請問老師,蝗蟲是屬於昆蟲還是節肢動物呢?」老師突然聽到這個問題有點懵。
  • 青春勵志語錄|把自己當傻瓜,不懂就問,你會學的更多
    不大可能的事也許今天實現,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許明天會實現。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2、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聖陶3、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 「讀不懂的莎翁,到不了的遠方」,英美學生都讀不懂的莎士比亞到底要怎麼學?!
    在literature的學習過程中,莎士比亞是每一個學生都繞不開的坎兒;宛如天書一樣原版莎翁名著,也一度打擊到一些孩子對自己英文水平的自信。 不過大家也不要因此灰心,因為在英語語言國家也不是人人都懂得莎老頭的,人們甚至為讀不懂莎士比亞而感到焦慮無助的人創造了一個專有名詞—「恐莎症」Shakespeare fear- 一大摞古書裡的一大堆古詞,儘是我們看不懂的!- 你是在和一種大街上沒人在說的語言打交道!- 從沒這麼有把握地說:我就是這麼地一竅不通。
  • 女人對你「有意思」,才會問你這四個問題,別不懂「暗示」
    情叔導語: 一個人喜歡你,是藏不住的,雖說女人心海底針,但只要女人這樣發問你,八成是愛你到骨子裡了,但是直男們往往讀不懂這些小暗示,女人也只能氣的直跺腳。所以為什麼總有人抱怨自己一直是單身呢,一定要腦子開竅一點。女人這樣對你「發問」,八成是對你「芳心暗許」了!
  • 紅樓夢裡把賈寶玉罵得一無是處的兩首詞,我們差點被曹雪芹愚弄了
    賈寶玉明明是紅樓夢第一男主,為什麼剛出場,曹雪芹就這麼迫不及待地要批他呢,且從兩首詞來看,簡直是把寶玉批的一無是處。第一首詞說他「草莽」「愚頑」「偏僻」「乖張」,第二首詞又說他「無能」「不肖」,這些詞用來形容一個人,顯然都是貶義,曹公真的這麼厭惡賈寶玉嗎?顯然不是。
  • 說到底,林黛玉又何嘗不是曹雪芹的性格脾性呢?
    寶玉黛玉們,憎惡、反感和不適應的,並不是「仕途經濟」本身,而是在這些為了「仕途經濟」的單一人生目標和色彩人的身上,許多表現的許多反人性的,假、惡、醜的那些生活、做人的方式,他們也許看不很清楚這種目標和現象的區別,所以他們只好認為自己是憎恨的是這個目標,是這個目標造成了這樣的「人」,所以這個目標是可憎的,所以反感「仕途經濟」。
  • 還有學生問你問題嗎?
    記得上學的時候,時不時有學不懂的內容,需要請教同學,同學解決不了,就要去請教老師。那個時候,不大敢問老師,害怕老師責怪自己:講過的知識,你怎麼還不會?或者,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 學生不再問問題,是不是學生沒問題了,全學會了?呵呵,我只能幹笑兩聲。只要隨意抽查學生知識,不懂的問題很多,他們就是不問,或者說不學習了,不願意自覺去學習了。
  • 學生:欲將輕騎逐的「騎」怎麼讀?專家:別問,我也糾結呢
    現在的學生有多難輔導,做家長的都是深有體會。一方面,循循善誘、苦口婆心、乃至聲嘶力竭也要把孩子教會;另一方面,很多知識點又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甚至還會遇到孩子的挑戰。現在的老師沒水平尤其是古詩方面。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有一篇課文,其中一首詩是盧綸的《塞下曲》。
  • 紅樓夢:薛寶釵新婚的尷尬,曹雪芹友人以詩記述,直白羞澀又屈辱
    程本此續寶黛釵三人命運走向,是符合曹雪芹原意的。只是程偉元高鶚續作班子要麼為了小說能順利刊印不被查禁,要麼是為了給符合社會主流要求的薛寶釵一個不錯的結局,他們讓寶釵懷孕並生下兒子賈桂,最後賈府還來了一個蘭桂齊芳,如此,賈寶玉出嫁不出家的,似乎薛寶釵的命運也還是能讓人接受了。
  • 搭錯車 讀課文 怎麼問歲數
    搭錯車 讀課文 怎麼問歲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7日 23:12 來源: 來源:法制晚報坐車被忽悠 母親督促兒子 年輕人不會說話 我們偷聽——搭錯車 讀課文 怎麼問歲數搭錯車時間:6月21日上午地點:興豐家園門口情景:年輕女子甲和男士乙邊走邊聊乙:前些日子,我可被×××路(公交)車給忽悠了!甲:怎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