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從託嬰所回來頭部嚴重變形,對方卻稱不知情讓媽媽心碎

2020-10-10 奶爸的成長記

導讀:1歲寶寶從託嬰所回來頭部嚴重變形,對方卻稱不知情讓媽媽心碎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從託嬰所回來頭部嚴重變形,對方卻稱不知情讓媽媽心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進行閱讀,每天閱讀育兒文章]
指南:新生嬰兒的身體發育各方面仍然非常脆弱,需要耐心地照顧,因此,許多母親選擇教託兒所專業人員在他們小的時候進行護理。但是,如果遇到不專業的託兒所或護士,事故仍然會發生。


1歲大的嬰兒從幼兒園回來時頭部嚴重畸形,但另一方說他的無知打斷了母親
編輯的好朋友小李,嬰兒出生後不久,由於工作原因,她無法留在家中照顧嬰兒。另外,由於各種原因,在家中的老人不能來幫助。
因此,小李一次又一次地考慮了這個問題,並選擇將孩子白天放在專業的託兒所裡,並由專業的護士照顧,晚上將嬰兒帶回自己身邊。
因此,當孩子快一歲時,小莉把孩子放在了一家值得信賴的託兒所裡,過了一會兒,小莉發現了問題所在。
小李出生時的頭部形狀相當好,沒有過度的不對稱或頭部變形,因此小莉最近仔細觀察了孩子的頭部,發現頭部變形比被送往醫院之前要嚴重得多。苗圃。


現在孩子的頭完全偏離了,小麗當時很生氣,是因為我不專業的照顧才把孩子送到了,現在還好,當我把孩子送進去時,我的頭很想念。
第二天,小莉把孩子直接帶到託兒所,想聽聽他們說的話,但另一方根本不承認這是她自己組織的原因。他只是說那樣,甚至更嚴重。他還說,孩子出生時頭很馬虎,並且會逐漸康復,以為小莉大驚小怪。
小莉一個人面對這麼多人,她感到無助,不得不先把孩子帶回家,但看著孩子扁平的頭,我的心碎了,我一直在自責。
什麼是「頭部傾斜」?
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後左右頭應該對稱,但是由於新生嬰兒的骨骼還比較柔軟,肌肉發育還不完善,因此在動作下很容易改變頭部的形狀外力。
許多嬰兒在分娩時會受到產道的擠壓,出生後的頭部形狀也很奇怪。包括由於不正確的睡眠姿勢,很容易「歪頭」。


轉動頭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除上述以外,當母親分娩時,在擠壓產道後或在醫生配合手術工具和技術(例如空子,真空吸塵器等)配合使用時,嬰兒的頭部形狀可能會發生變化,因為以及通常的睡眠姿勢。重要。
如果嬰兒出生了,左右頭是對稱的,但是由於他們睡覺時總是在一側睡覺,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會轉頭。
最後,還有另一個原因,由於遺傳因素或懷孕期間營養不良等原因,嬰兒出生後也很可能轉頭。
三種可能導致頭部傾斜的常見睡眠姿勢?
1.長期仰臥
許多成年人喜歡以仰臥姿勢睡覺,並認為這種睡眠方式較為適度,這也將使嬰兒背上睡覺。特別是許多老年人,為了給孩子平頭,他們會在嬰兒的頭上放一本書。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方法。嬰兒的頭骨很柔軟並且沒有完全鈣化,這很容易使嬰兒的頭骨變形。
2.長期睡眠
許多父母會模仿仍然在母親腹部的嬰兒的睡眠形狀,讓嬰兒繼續在肚子上睡覺,以使嬰兒感到安全。


但是,如果您長時間在肚子上睡覺,嬰兒的所有體重都會壓在頭上,這仍然會使嬰兒傾斜頭。
3.朝一個方向側身入睡
一些嬰兒喜歡一個方向睡覺,而父母卻沒有注意改變他們的睡眠姿勢。一側長時間睡眠會影響嬰兒頭骨的發育,導致頭部偏斜,還會影響嬰兒面部的發育。


重要提醒:早晚,嬰兒的骨頭會完全鈣化,骨頭會變形並且不會再次改變。如果嬰兒的頭部已經在睡覺並且無法矯正,將來會是這種情況。頭部的形狀會影響孩子的生活。
今天的話題:您是否知道如何正確塑造寶寶的睡眠頭?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慈心園全日制託嬰早教中心 | 1-4歲寶寶另一個溫馨有愛的家
    招募1-4歲寶寶日託  8:00-18:00每日三餐兩點0371--5865300019937627856 慈心園全日制託嬰早教,一個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地方。慈心園全日制託嬰早教中心是慈心園母嬰成長機構旗下子品牌項目,與臺灣著名早教機構老師合作辦學,為1-4歲幼兒提供日託保育、早期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諮詢,早8點至晚18點,10小時超長日託+早教、解決家庭在孩子成長早期階段的看護、養育、早教等方面的難題。
  • 1歲男孩摔下床導致腦出血,頭顱變形後遺症嚴重
    孩子們調皮好動,磕磕碰碰、打打鬧鬧,不是摔破了胳膊,就是扭傷了腳,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頭部重傷,處理不及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有調查數據顯示,每年約有300萬兒童因為摔傷而到醫院接受治療。摔傷是導致兒童意外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造成非致命傷的重要原因。下面這則新聞看了讓人好心疼!
  • 寶寶順產時頭部竟然「變形」寶媽被嚇壞!
    這兩天梁女士一直擔心寶寶產瘤的情況,因為比較擔心,心情不好!還沒滿月呢就和老公大吵了一架!看了下發現是產瘤也被稱胎頭水腫,不是什麼「變形」!什麼是產瘤呢?產瘤是寶媽分娩時,由於子宮進行收縮和產道不斷的擠壓,寶寶的胎頭皮膚,皮下組織血液循環受到阻礙,局部就會出現充血,水腫以及瘀血的情況,嚴重的甚至顱骨也會部分重疊,會使寶寶胎頭暫時拉長出現變形的情況,出現皮下血腫的情況!醫學上稱為產瘤。又被叫胎頭水腫!
  • 寶寶頭型睡偏了還能「圓」回來嗎?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的
    頭型睡偏了還能「圓」回來嗎?寶寶頭睡偏了,在醫學上稱為「扁頭綜合症」,主要是新生兒頭頂和後腦勺有兩處比較柔軟的地方,醫學上叫「囟門」,這兩塊頭骨是軟的,有很強的可塑性。要知道寶寶的骨骼發育是很快的,再加上頸部肌肉尚未完全發育,所以更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
  • 積極響應多樣化照護政策,紐諾教育正式推出1歲以下託嬰服務
    相比之下,針對1歲以下的託嬰服務較為少見,而作為消費者而言,家長們大部分會選擇把寶寶交給長輩,或者請育兒嫂來照顧,有部分媽媽更會選擇暫時放棄工作、申請延長假期來照顧年幼的寶寶。為進一步相應政府號召,滿足低齡段寶寶家庭託育需求,按照衛健委發布的標準及規範設置指導下,全國知名直營託育機構紐諾教育正式推出1歲以下託嬰服務。據了解,紐諾教育率先在廣州祈福園區增設託嬰服務,隨後陸續覆蓋廣州其他園區以及深圳、佛山等直營託育園。
  • 上海首個託嬰中心試運營 全託1個月至少5000元
    父母難捧高價託嬰  滬首個託嬰中心試運營,寶寶全託一月至少5000元  本報訊 (記者 範彥萍) 昨天,記者從某國際家庭服務公司獲悉,滬上首個託嬰中心已開始試運營。與一般的託兒所不同的是,這裡的寶寶都是0~2歲的小嬰兒,需要育嬰師一對一地悉心呵護。
  • 送託記:我為什麼把寶寶送到了託嬰中心?
    近年來,隨著教育意識的增強和教育觀念的更新,針對0-3歲嬰幼兒的潛能開發、教育、養育問題,逐漸成為新生代父母關注的重點問題。然而,房價節節攀升、工作壓力大、生活成本增加,「沒時間照顧孩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的一塊心病。伴隨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託嬰機構逐漸成為剛需。
  • 4個月寶寶被查出「脊柱變形」,只因新手媽媽錯誤帶娃
    寶寶躺在嬰兒車裡正好能看到外面的風景,而媽媽也解放了雙手,所以每天外出遛彎時間母女兩個都很開心。但是很快,小美就發現孩子出現了一點兒不對勁的地方,孩子的頭開始微微地向右偏。本來小美也沒把這個事情當回事,但是很快就連孩子誰教的時候頭都會向左偏。小美覺得不對,立刻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竟然是脊柱變形,而罪魁禍首就是那輛嬰兒車!
  • 我家小寶貝最喜歡的託嬰中心
    今年,託嬰中心被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四川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與政策支持課題研究基地」。所以,把孩子送到託嬰中心,可以讓父母有個比較輕鬆、自由的晚年;可以讓我們安心、專注的工作;可以讓孩子在人生最初重要的前三年得到科學的教育和優質的照護。跟我一樣不想脫離社會,又想把孩子帶好的媽媽,可以放心把孩子託育到這家中心來。
  • 4歲寶寶腳丫變形,只因媽媽太過「節儉」,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導讀:4歲寶寶腳丫變形,只因媽媽太過「節儉」,害了孩子還不自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歲寶寶腳丫變形,只因媽媽太過「節儉」,害了孩子還不自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4月臺灣深度學習第二站丨新北市私立育圃託嬰中心
    在育圃的一天,我們震撼於育圃寶寶的專注、有序,感嘆育圃老師的平和從容、專業水準,這些品質和能力不是短時內能成就的,而是建立在對嬰幼兒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之上,根據實踐需要不斷調整課程架構的基礎上。 2000年,幾個媽媽合作成立了錢媽媽嬰幼兒成長園,以託嬰保姆的形式面向市場提供託嬰服務,這便是育圃託嬰中心的前身。
  • 華杉託嬰中心
    劍聲幼教機構是一間有著93年歷史的教育機構,於1923年由熊恢先生所創立,1974年由么女熊明月女士成立第一間幼兒園於臺灣臺北,而後陸續設立校區於臺灣各地。2006年,因臺灣社會的需求,開始成立「劍聲託嬰中心」,服務零到三歲的寶貝,使雙薪家庭能夠託付孩子。劍聲幼教機構至今於臺灣已擁有六間蒙特梭利幼兒園丶四所託嬰中心及兩個少年宮。
  • 【華少力推】每一個安全的託嬰中心都要為寶寶準備一張智能安全監護嬰兒床
    隨著國家託育政策的逐漸落地,新生代媽媽和祖輩更獨立的科學育兒觀念推動下,專業的機構託育逐漸被大家認可和接受。很多的早教中心,幼兒園,母嬰服務機構紛紛轉型入局,開闢託育市場,從科學育兒和安全照護方面給寶寶提供無微不至的專業照護… 相對而言大多數機構都還集中在1.5-3歲這個階段的服務為主。
  • 淺析共享寶媽居家式託嬰模式的好與壞
    有一次和姐姐閒聊的時候,突然想到嬰幼兒共享媽媽的問題。寶媽反正要帶孩子,帶一個是帶,帶兩個也是帶,要不要一個人帶上3個孩子,讓另外兩個人出去工作,那兩個人每人給這個幫帶孩子的每月1000塊錢,這種簡單的模式,也是一種不錯的雙贏的寶媽生意。
  • 寶寶三種錯誤睡姿,建議半歲前戒掉,以免孩子頭骨變形、脊柱受損
    而醫生表示,孩子用不恰當的姿勢入睡,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尤其是有三種睡姿,長時間易導致寶寶頭骨變形,半歲前就該戒掉。有些寶寶入睡困難,需要寶媽將其抱在懷中哄睡,而不少媽媽為了防止寶寶放下時驚醒,就長時間將其抱在懷中,保持這一姿勢睡覺。寶媽的這一行為看似讓寶寶睡好了,但其實對寶寶的頭骨發育沒有任何好處。
  • 臺中託嬰中心傳虐兒 母哭求真相
    1歲2個月大的陳小弟媽媽指出,孩子1年前送到太平區合法立案的託嬰中心,但6月6日發現孩子的左小腿肚有一條紅紫痕跡,透過警方看到監視器畫面,兒子被帶到廁所裡,老師手上還疑似拿著棍子,媽媽泣訴已提告,她只希望求得真相,施虐的拖嬰中心不應再續繼營業。
  • 0-3歲日託踐行者,匯美國際託嬰中心引領潮流
    「老人帶不了,保姆不放心」,從產假結束,到3歲上幼兒園,這段時間寶寶交給誰來帶,成了不少職場媽媽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尤其在當前全面放開二胎的大環境下,很多家庭在希望迎接第二個寶寶的同時,又陷入孩子誰來帶的糾結。  在這種情況下,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將幼兒交給託育機構是主流模式。
  • 尷尬的託嬰市場
    這裡面提到,國家大力倡導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下沉去做2-3歲的託班。那麼,如果大批幼兒園去做了2-3歲的託班,社會上商業託育機構咋辦?還怎麼活呢?為什麼國務院文件要規定幼兒園做託班招收年齡是2-3歲?是不是說幼兒園不能招收2歲以前的嬰幼兒呢?2歲以前和2歲以後到底有什麼差異?為何界線如此鮮明?
  • 英法研究:專業託嬰vs親友照顧,前者讓寶寶人際、情緒發展較佳
    英法最近的研究,比較「專業託嬰」和「非專業託嬰」當中的寶寶,發現專業託嬰人員對於嬰幼兒發展有益,寶寶長大入學後,人際、情緒發展表現更佳。第二,在沒有專業託嬰的情況下,養育嬰幼兒的責任主要由母親承擔,但專業託嬰讓父母均可安心投入勞動力市場,有助職場性別平等。 本研究也發現,與沒有受過託嬰專業訓練的親友長輩相比,專業託嬰人員照顧之下的嬰幼兒,3歲以後的社交技能較好、行為問題較少。另一方面,3歲以前由「非專業託嬰」照顧超過一年以上的幼兒,多數入學後社交技能較為落後。
  • 2歲以內的寶寶根本不需要枕頭,90%的媽媽都做錯了!
    (▲媽媽可參照上圖,給寶寶用適合的枕頭)●  嬰兒的頭部幾乎比他的身子還大,而且頸部也比較短,如果給小寶寶墊了枕頭,會讓寶寶的頸部彎曲,影響呼吸和吞咽,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  小寶寶的胃部呈水平狀,喝奶會吸進一些空氣,所以胃部的氣體要排出,枕枕頭有可能會造成寶寶經常溢奶,溢出的奶水若是回嗆會使呼吸道阻塞,狀況嚴重的會引發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