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良好的睡眠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尤為重要,但是不少寶媽都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入睡時間、睡眠時長上,反而忽視了孩子的睡姿。
而醫生表示,孩子用不恰當的姿勢入睡,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尤其是有三種睡姿,長時間易導致寶寶頭骨變形,半歲前就該戒掉。
1、枕著胳膊睡
這種情況主要在寶媽哄睡中存在。有些寶寶入睡困難,需要寶媽將其抱在懷中哄睡,而不少媽媽為了防止寶寶放下時驚醒,就長時間將其抱在懷中,保持這一姿勢睡覺。
寶媽的這一行為看似讓寶寶睡好了,但其實對寶寶的頭骨發育沒有任何好處。
兒科專家崔玉濤表示,新生兒頭骨並未定型,如若在其定型發育期,長時間枕著胳膊或其它硬物睡覺的話,寶寶的頭骨發育會受到影響,進而嚴重可導致變形。
注意:半歲以前寶寶顱骨較軟,還有可塑空間,超過半歲,顱骨逐漸變硬,一旦睡姿不對,可能就會導致頭骨變形。
因此,寶媽可以讓寶寶適當枕著胳膊哄睡,但是在其入睡之後需要將其放下,避免長時間保持這一睡姿。
2、長時間仰臥
我國民間一直都有睡扁頭的習俗,尤其在北方更為流行,認為這種頭型的人有福氣,所以,通常會讓寶寶枕在硬物上,採取仰臥的睡姿,使其腦袋的重量都壓在後腦勺上,從而睡出理想中的扁頭型。
但是現如今,主流審美早已經發生了變化,扁頭型已經成為了公認難看的頭型了,就連演員喬欣都曾坦言,自己願意花大價錢改掉自己的扁頭。
3、長時間側臥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寶寶如果在嬰兒時期長時間一邊側睡,易影響頭骨的正常發育,且一旦鈣化定型,後續幾乎難以糾正。
通常,小時候長時間單側側臥的孩子,長大後多出現頭骨大小不一、左右不對稱,甚至大小臉的情況,嚴重拖顏值的後腿。
專家表示,孩子長期採用不當睡姿,除了易導致頭骨變形之外,還可能對身體帶來其它的隱患。
1、影響脊柱發育
從寶寶的身體發育進程來看,在10個月之前,他們的生理性彎曲還未形成,如果長期採用不良睡姿,如趴著睡、蜷縮睡等,易影響脊柱的發育,導致出現脊柱側彎、變形,高低肩等情況,不僅影響健康,不影響形體美觀。
2、改變呼吸習慣
正常情況下,人體是用鼻子呼吸的,但是長時間側臥、蒙著頭睡覺的時候,孩子會不自覺地頻繁用嘴呼吸。
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採用鼻子和嘴巴的不同呼吸方式,對人體面部骨骼的發育影響也有所差異。
如果長期用嘴呼吸,面部下半部的骨骼受壓力影響易發生前凸,進而改變面部形狀,出現地包天、齙牙等現象,嚴重影響顏值。
3、影響大腦供氧
尤其是採用蜷縮、蒙頭等睡姿的時候,寶寶的正常呼吸會受到抑制,導致氧氣吸入不足,進而易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從而影響大寶發育,甚至是造成腦損傷。
1、當影響已經產生時
固定頭部:當孩子已經出現了頭骨左右不對稱情況時,可以在孩子頭邊設置障礙物,避免他們習慣性地朝一方側睡,進而到達糾正的目的。
改變睡姿:當寶寶後腦勺有扁平傾向時,寶媽可以讓寶寶保持左側睡姿睡一段時間,再改為右側睡姿睡一會兒,以便儘可能糾正頭型。
2、預防可以這樣做
避免頭部受到硬物壓迫:不可給寶寶使用過硬的枕頭,不可讓寶寶長時間枕著胳膊睡,最好選擇稍微柔軟的枕頭,給予頭骨一定的緩衝空間。
父母陪伴左右: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避免其出現蜷縮等缺乏安全感 的睡姿,此外,當寶寶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或出現不良睡姿時,父母在一旁可以隨之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