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方法的研究,國內有很多有識之士一直在作各方面的努力,也有一些較有影響的學習法。這裡介紹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就是其中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逆向英語學習法是鍾道隆教授發明的,其重要特點是重視聽力,提倡以聽力為先,以「聽、寫、說、背、想」五法提高聽力,帶動英語學習水平的全面提高。特別提倡聽美國之音慢速英語Special English,強調要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情況下聽寫出來。鍾教授本人極為刻苦,45歲學英語聽力,學英語三年期間,每天聽寫20頁A4紙,三年時間用壞17部收錄機,英語水平達到翻譯水準。
逆向法的優勢就是抓住了英語學習必須以聽力為主的學習特點,語音過關後,其他項目也就迎刃而解,自逆向法推廣以來,已經有很多人英語採用逆向法學英語獲得成功。是目前比較好的一種英語學習方法。
但逆向法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它主要的對象是英語學過一些年頭,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但是學習遇到瓶頸的成人。但是對於幼兒的起步階段英語學習沒有進行專門的研究,所以不很適合初學者。另外以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目為主要學習材料不見得很科學,不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理,所以這種方式主要適合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但是聽力較差的對象,學會之後聽說讀寫譯能力可全面提高,應試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高。
而且,鍾教授的逆向法也沒有必要照搬,可根據情況分析後採用。比如鍾教授強調英語學習以三個為主:上學為主,課本為主,任課老師為主等,我個人就持有保留意見,認為應當視具體情況而定。
首先是上學為主。鍾教授認為學習英語最好的途徑是上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可以學到系統的英語知識。我個人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我國的英語教育制度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思想,往往把英語教育這種語言技能的訓練過程作為知識的傳授過程,很少教師採用先進的交際教學法,主要是分析法,更多的是落後的翻譯-語法教學法,甚至有些老師根本不研究教學法,也沒有自己的英語教學思想。造成英語學習時間長,效率低的現狀,學生特別容易在錯誤的學習方法指導下,造成對英語的畏難情緒,導致學習障礙。還有就是我國英語教學水平城鄉之間,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之間差距甚大。如果好學校、好老師當然應該好好學,如果學校、老師不夠好還不如按正確的英語學習法自學效果更好。
另外從整個的教學安排來看,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安排和學習方式,整個英語學習階段的時間拉得太長,完全不符合語言的學習規律。從學習語言的角度而言,在小學起步階段需要有大劑量的強化學習,建立良好的基礎,後期逐步淡化,到大學基本可以不開英語課。可是我們的英語教學卻是小學剛開始階段,學習內容過於簡單,課程也不夠多,強度不夠。而過了語言學習的最佳年齡後,本應該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的時候,又必須花大量時間來學習英語,造成了很多負面的效果。大學課堂上經常看見學生抱住英語課本或詞彙死背,還有人戲言全國的大學只有一個專業就是英語,充分說明我國英語教育有嚴重的問題。
實際上,如果採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從起步階段開始,每天花兩三個小時認真學習英語,堅持下來四至五年左右,英語就可以達到大學畢業的水平。還有七歲學英語,九歲就達大學水平的例子。充分說明現有的英語教育體制有缺陷,連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都說:「我國目前外語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問題,亟需研究改進。」
另外,在教材上,我國自行編寫的英語教材的編寫和使用,也有不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現象,實際上嚴重影響英語學習(將在另文中說明)。另外,師資上總體還是比較缺乏,特別是英語學習最重要的階段,小學入門的英語教學,嚴重缺乏水平較高的英語教師(教學法和聽說水平都很好的師資),這直接導致學生一開始就沒有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為今後的學習埋下隱患。所以鍾教授強調上學為主,課本為主,任課老師為主的主張,筆者不能完全贊同,建議學習者根據情況自己確定取捨。
(請參考:鍾道隆教授[逆向法巧學英語],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