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間接費用的核算

2020-12-13 中華第一財稅網

【本百家號隸屬於全國級企業集團——智董集團旗下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本專欄陸續更新,您現在看到的只是本專欄的部分內容。

請記得關注本百家號,不然以後就找不到了哦;如果喜歡,請收藏點讚支持一下,謝謝!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

學習改變命運,是凡人逆襲的真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請立即購買!現在立即購買本專欄的好處:按目前的超划算價格購買比到時大幅上調到正常價格時購買,立即獲得了優惠;想成功的人那麼多,憑什麼是您?全國著名財稅實戰專家,助您搶佔先機,點擊購買,即刻享有!成大事者不糾結!僅僅一頓飯的花費,受益一輩子,早系統、深入學習則早領先與獲益!】

一、間接費用概述

1.間接費用的內容

間接費用是發生在企業生產環節中的耗費,可以說除了直接生產費用外的都歸為間接費用。

企業生產包括了基本生產與輔助生產,基本生產環節耗費在其發生之時絕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確認給具體的受益產品,並體現為獨立的產品成本項目,當然也會有部分耗費在其發生之時被確認為間接費用而通過另外的核算方式記入產品製造成本總帳及其明細項目。從這個角度可以認為除了基本生產環節發生的耗費能夠被劃分為直接費用外,剩餘的生產費用都可以稱為間接費用,在成本核算原理上以「製造費用」來表示。也就是說,間接費用在內容上的第一個層次界定是產品生產直接費用之外的其他全部生產費用,是廣義的製造費用概念。

然而,之所以將企業生產劃分為基本生產與輔助生產,是因為兩者在生產的具體職能上是存在差異的,是一種生產分工的體現,因此,為了反映這種生產分工過程中每個生產環節(職能部門)的效率以及實現企業總生產費用的節約,單獨核算各自的費用水平就十分必要了。廣義製造費用又按照費用發生的生產環節被細分為基本生產環節的製造費用與輔助生產環節的製造費用,這是間接費用在內容上的第二層次界定,是中觀的製造費用概念。

再具體從輔助生產環節來看,它又以提供輔助勞務或輔助產品兩種方式存在,尤其是當以提供輔助產品方式存在時,輔助產品生產費用的歸集也是其製造成本的核算,也要以製造成本明細項目來反映其成本構成,因此必然有製造費用這一具體的製造成本明細項目(當然以提供輔助勞務方式的不存在該問題),為了使各概念間都有自身的明確範疇,反映輔助生產環節生產耗費的製造費用便被界定為輔助生產成本,這是間接費用在內容上的第三層次界定,是具體化的製造費用概念。

經過上述三個層次的細化,間接費用的核算內容便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是基本生產環節的製造費用;其二是輔助生產環節的輔助生產成本。

2.間接費用的特點

間接費用是企業生產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在於費用發生當時無法確認應該歸屬的受益對象或基於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原則而不在受益對象之間進行直接確認,甚至可以說全部生產費用中一旦指定了直接費用內容,則剩餘的費用都是間接費用。間接費用的發生也有助於產品形成,但該類費用要經過較直接費用更為複雜的分配程序才能計入受益產品的製造成本。

3.間接費用歸集與分配的基本原理

既然是間接費用,其記入產品製造成本總帳及明細項目的方式肯定與直接費用的記入方式存在差異,同時製造費用與輔助生產成本又是具有不同核算內容的兩種間接費用,它們之間也需要建立正確的成本核算關係。這兩個方面便構成了間接費用歸集與分配的基本原理。

(1)間接費用的歸集

區別於直接費用發生時就與受益產品的總帳及明細項目建立直接轉帳關係的核算方式,間接費用的核算方式恰恰是在費用發生時先通過在生產環節設置的「製造費用」及「輔助生產成本」等中間帳戶歸集,然後在會計期末或者成本核算期末再分配至受益對象的總帳及明細項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設置用於歸集間接費用的中間帳戶所涵蓋的耗費一定具有特定範圍內的同質性,因為間接費用額體現著匯總性,如果涵蓋範圍過寬,就會使其失去與受益對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由此用於間接費用歸集的總帳通常按照車間設置。

(2)間接費用的分配

間接費用分配標準的選擇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因為間接費用本身是由一系列不同經濟內容的明細費用項目匯總而形成的,一旦分配標準比較單一或偏重於某些間接費用的明細費用項目,就會導致費用分配的不公平,也就脫離了「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另外,間接費用的分配還包括了「製造費用」帳戶與「輔助生產成本」帳戶間的轉帳關係。按照上述間接費用內容的層次劃分,基本生產環節的製造費用與該環節的直接費用同屬於一個大類,可以這樣認為,生產職能通常是由不同的生產環節來實現,同一生產環節內的生產活動都被認為是同類或類似,由此兩類間接費用之間的轉帳關係是輔助生產成本分配計入製造費用而與產品製造成本相聯結。

當然,同為間接費用的製造費用與輔助生產成本在具體的歸集與分配上並不完全相同,還有著各自的具體要求。

二、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

1.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核算

工業企業的輔助生產,是指為基本生產和經營管理服務而進行的產品生產和勞務供應。其中有的只生產一種產品或提供一種勞務,如供電、供水、供氣、供風、運輸等輔助生產;有的則生產多種產品或提供多種勞務,如從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備件的製造,以及機器設備的修理等輔助生產。輔助生產提供的產品和勞務,有時也對外銷售,但這不是輔助生產的主要任務。

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所耗費的各種生產費用之和,構成這些產品和勞務的成本。但是,對於耗用這些產品或勞務的基本生產產品和各車間、部門來說,這些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的成本又是基本生產產品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中的一種費用。

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的高低,對於基本生產產品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的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只有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確定以後才能計算基本生產的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因此,正確、及時地組織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對於節約費用、降低成本,以及正確及時地計算企業的產品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都有重要的意義。

(1)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程序

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是通過「輔助生產成本」科目進行的。該科目同「基本生產成本」科目一樣,一般應按車間以及產品和勞務設立明細帳,帳中按照成本項目設立專欄或專行進行明細核算。輔助生產發生的各項費用,應記入該科目的借方進行歸集。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程序有兩種。兩者的區別在於輔助生產製造費用歸集的程序上。

在一般情況下,輔助生產的製造費用應該與基本生產的製造費用一樣,先通過「製造費用」科目進行單獨歸集,然後轉入「輔助生產成本」科目,計入輔助生產產品或勞務的成本。在輔助生產車間規模很小、製造費用很少,而且輔助生產不對外提供商品產品,因而不需要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計算產品成本、編制產品生產成本報表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核算工作,輔助生產的製造費用也可以不通過「製造費用」科目單獨歸集,而直接記入「輔助生產成本」科目,計入輔助生產產品或勞務的成本。

(2)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帳務處理

在輔助生產的製造費用通過「製造費用」科目進行單獨歸集的企業中,發生輔助生產費用時,專設成本項目的直接計入費用,應單獨地直接記入「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和所屬有關明細帳的借方;專設成本項目的間接計入費用,應單獨地分配記入「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和所屬有關明細帳的借方。輔助生產發生的製造費用,應先記入「製造費用」總帳科目和所屬輔助生產製造費用明細帳的借方進行歸集,然後再從其貸方直接轉入或分配轉入「輔助生產成本」總帳科目和所屬明細帳的借方。

在輔助生產的製造費用不通過「製造費用」科目、不進行單獨歸集的企業中,在計算輔助生產成本時,可以將產品(或勞務)的成本項目與製造費用的費用項目結合起來,設立簡化的成本或費用項目,並在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中設立專欄或專行,歸集費用、計算成本。在這些企業中,發生的輔助生產費用均單獨地直接記入或分配記入「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和所屬有關的明細帳的借方(在明細帳中記入產品成本項目與製造費用項目結合設立的有關項目)。

不論採用哪一種程序歸集輔助生產費用,輔助生產完工的產品或勞務成本,均應從「輔助生產成本」總帳科目和所屬明細帳的貸方轉出。該科目的餘額在借方,為輔助生產的在產品成本,也就是輔助生產過程中佔用的資金。

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的計算法,與基本生產一樣,應該按照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確定。根據輔助生產的成本計算資料,即可分析和考核輔助生產產品和勞務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

2.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核算

(1)輔助生產及其類型

工業企業的生產按照生產職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基本生產與輔助生產。基本生產是指企業主要商品產品的生產活動,如紡織廠的紡紗織布,汽車廠的汽車製造,鋼鐵企業的煉鐵、煉鋼和軋鋼等。為基本生產而發生的耗費稱為基本生產費用,其中在其發生之時就能夠直接確認給受益產品的稱為基本生產成本,反之則稱為製造費用。輔助生產是指為保證企業商品產品生產正常進行而向基本生產提供服務或產品的生產,如為基本生產提供修理、運輸、供水、供電、供氣等服務,或是為基本生產提供刀具、刃具、模具、夾具的生產。為輔助生產而發生的耗費稱為輔助生產費用。輔助生產是因基本生產的存在而存在的,另外,輔助生產主要是為基本生產服務,但並不排除企業內部其他職能部門受益的情況,而且該種情況在實踐中恰恰具有普遍性。另外,輔助生產也可能存在對外銷售和提供服務的情況。

工業企業中生產車間通常是按照生產環節設置的,由此基本生產就對應著基本生產車間,輔助生產就對應著輔助生產車間,間接費用是按照費用發生的地點來歸集的。在成本核算原理上,輔助生產類型就等同於輔助生產車間類型。企業通常設兩類輔助生產車間:一種是只提供一種勞務或只進行同一性質作業的輔助生產車間,如供電車間、供水車間、供氣車間;一種是生產多種產品的輔助生產車間,如機械製造廠的工夾模具車間,為基本生產提供各種工具、刃具、模具和夾具等。輔助生產車間類型的劃分決定了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總帳及明細帳的設置方式。

(2)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

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包括兩個層次,即總帳帳戶的設置及明細帳戶的設置。

1)「輔助生產成本」總帳帳戶設置

從一般意義上看,企業生產活動可以「生產成本」帳戶總括反映;若從企業總體生產環節來看,企業生產又具體包括基本生產與輔助生產兩大類,與此對應可將「生產成本」帳戶細分為「基本生產成本」與「輔助生產成本」帳戶,並將二者提升為總帳帳戶。

2)「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戶設置

按照輔助生產的具體環節(也就是輔助生產車間)來設置明細帳戶,明細帳戶結構則取決於輔助生產車間類型:

①只提供一種勞務或只進行同一性質作業的輔助生產車間,按輔助生產費用的經濟內容設置明細帳,其具體參考格式見表4-21。

表4-21 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

車間: 勞務或作業: 單位:元

②生產一種或多種輔助產品的輔助生產車間,按輔助生產.費用的經濟用途設置明細帳,其具體參考格式見表4-22。

表4-22 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

車間: 輔助產品: 單位:元

③生產多種輔助產品的輔助生產車間,為了準確確認與計量每種輔助產品的製造成本,對於它們共同耗用的費用,也可以設置一個中間帳戶「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或「製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進行歸集,然後通過分配記入各受益輔助產品生產成本明細帳,其具體參考格式同表4-22,只是需要在表頭的「車間:」處標明「××共同費用」即可。

3)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內容

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

①輔助車間自身發生的各項費用,如材料費用、工資費用等,這通常被稱為輔助生產原始費用。 ②從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分配計入的費用

有時也將這兩部分費用內容合計稱為輔助生產實際費用。另外,由於輔助生產是因基本生產及其他職能部門而存在的,因此一般不負擔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以外的受益費用,比如基本生產的製造費用,但如果輔助生產還為企業外部或對企業內部職工福利部門等提供勞務、作業等,為了正確歸集這些勞務、作業的真實成本,則輔助生產也應該承擔相應的受益費用。實踐中,輔助生產外部受益費用通常指的是基本生產為之提供的製造費用,該項費用是通過「製造費用分配表」轉帳記入的。

4)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總帳核算

輔助生產作為企業生產活動的一個環節,其在提供勞務或輔助產品過程中應承擔的費用也是由各要素費用分配表或匯總錶轉帳記入的,比如輔助生產的材料費用是由「材料費用分配表」轉帳記入的,而其「工資費用」是由「工資費用分配表」轉帳記入的,當然,還可能有因自身耗用而編制的業務憑證轉帳記入的,如直接辦公費用的支出。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總帳核算的帳戶流程如圖4-8所示。

圖4-8 輔助生產費用歸集的總帳核算的帳戶流程

(3)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工業企業輔助生產部門為生產部門提供勞務和產品而發生的費用,應當參照生產成本項目歸集,並按照合理的分配標準分配後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生產成本。輔助生產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勞務、作業成本,應當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交互分配。相互提供勞務、作業不多的,可以不進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部門以外的受益單位。理論上,輔助生產是因基本生產及其他職能部門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作為中間帳戶的「輔助生產成本」本身並不承擔費用,而是在會計期末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出去,分配後,輔助生產明細帳期末餘額為零。在手工操作的成本會計實踐中,常見的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順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與計劃價格分配法。

1)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基本思路

由於輔助生產包含了以輔助產品和勞務的提供兩種方式,因此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也就存在不同思路。對於提供輔助產品的方式,輔助產品的提供過程就是輔助產品的製造過程,也就是其製造成本的歸集過程,並且輔助產品即便完工也不是直接投入基本生產環節,而一般需要通過倉庫的收發核算,同時,在會計期末,輔助生產車間可能會有未完工產品(在產品)。從這個角度看,輔助產品生產可以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產品製造過程,其核算程序同企業商品產品製造的核算程序。

對於提供勞務的方式,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又有三種思路:

a.完全直接為某種具體產品生產服務,直接由產品製造成本承擔,記入受益產品明細帳中「直接材料」或「燃料及動力」等成本項目。 b.完全是為基本生產服務,則記入「製造費用總帳」及受益車間「製造費用明細帳」,期末選擇具體分配方法分配記入各受益產品「產品成本明細帳」中的「製造費用」成本項目欄。 c.全企業範圍內都受益,應使用相應的分配方法分配記入各受益對象的總帳及明細帳中。

2)輔助生產費用的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將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上所歸集的原始費用額以受益量為標準分配給輔助生產車間以外各受益對象承擔的一種方法。這裡的原始費用是指輔助生產車間當期日常發生的費用項目金額,而不包括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勞務而進行交互分配的期末帳項調整金額。計算公式如下:

【例4-13】智董工廠2017年6月份機修車間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歸集費用額為26789.2元,對外提供的機修工時總量為4000小時。該企業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採用直接分配法,向各受益單位提供勞務量的資料如下:M產品1200小時,N產品850小時,基本生產車間一般耗用1000小時,企業管理部門550小時,在建工程400小時。智董工廠2017年6月份機修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參考格式見表4-23。

表4-23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2017年6月 金額單位:元

根據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編制的轉帳憑證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M產品 8036.76

—N產品 5692.71

製造費用 6697.30

管理費用 3683.52

在建工程 2678.91

貸:輔助生產成本—機修 26789.20

可以看出,採用直接分配法能夠將輔助生產費用一次全部分配計入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對象的成本或費用中,因此核算工作較為簡便,然而,使用該種方法的條件是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不相互提供服務,或者雖然相互提供服務,但在各自輔助勞務中所佔比例較小。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各輔助生產車間分配率的準確,因為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的本質含義還在於它是輔助生產單位成本,代表了輔助生產車間的成本水平。如果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勞務量較大還採用直接分配法,這無疑是通過提高輔助生產車間的單位成本水平而將輔助生產費用分配出去。這種成本轉嫁方式不利於輔助生產的成本考核與控制。

企業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勞務是客觀存在的,因為企業內部職能部門的安排遵循的就是分工基礎上的合作,由此為了準確計算各輔助生產車間自身的成本水平進而使對外分配也較為精確,交互分配方法便被逐步採用,這其中較為常見的是順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及計劃成本分配法四種。這四種交互分配法之間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對交互的看法及相應的分配方法上。

C.輔助生產費用的順序分配法

順序分配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直接分配法的不足。該方法承認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相互提供勞務的現實,只是該方法中的交互關係是單向的。所謂順序分配法,亦稱階梯分配法,是指按照各輔助生產車間的貢獻程度來決定分配次序進而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一種方法。這裡的貢獻程度是輔助生產車間之間比較的結果。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交互的過程中,任一輔助生產車間都面臨著轉入與轉出問題,轉入意味著該輔助生產車間受益,而轉出則是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受益(或稱該輔助生產車間施益),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轉出輔助生產費用額與轉入輔助生產費用額之比越大則表明該輔助生產車間對其他輔助生產車間的貢獻較大,每一輔助生產車間都可以計算出這一比例值並按從高到低排序。

一旦次序排定,則排在第一位的輔助生產費用被視為待分配費用,該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所有受益單位都以其受益量為標準參與分配,換言之,第一位的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分配用的是直接分配法,這時排在第二位的輔助生產車間相對於第一位的輔助生產車間而言也是「以外」的受益對象。當排在第一位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完後,按照既定的次序進行第二位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個輔助生產費用。排位在前的輔助生產費用不再參與排位在後的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否則會形成循環分配,使問題變得複雜。

【例4-14】智董公司設有供電、供水、機修和運輸四個輔助生產車間,2017年10月份各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勞務、作業和發生的輔助生產費用見表4-24。

表4-24 各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勞務、作業和發生的輔助生產費用表

2017年10月 金額單位:元

根據表4-24的數據,四個輔助生產車間的排序計算過程如下:

1)交互分配前。

供電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12000÷208000=0.058(元/千瓦小時)

供水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5600÷404000=0.014(元/立方米)

機修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13000-2380=5.462(元/小時)

運輸部門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9000÷7500=1.2(元/千米)

2)交互分配

供電車間轉入輔助生產費用額=65000×0.014+180×5.462+180×1.2

=2109.16(元)

供電車間轉出輔助生產費用額=25000×0.058+6000×0.058=1798(元)

供水車間轉入輔助生產費用額=25000×0.058+200×5.462=2542.4(元)

供水車間轉出輔助生產費用額=65000×0.014=910(元)

機修車間轉入輔助生產費用額=6000×0.058+120×1.2=492(元)

機修車間轉出輔助生產費用額=180×5.462+200×5.462=2075.56(元)

運輸部門轉入輔助生產費用額=0

運輸部門轉出輔助生產費用額=180×l.2+120×l.2=360(元)

供電車間轉出轉入比=1798÷2109.16=0.85

供水車間轉出轉入比=910-2542.4=0.36

機修車間轉出轉入比=2075.56÷492=4.22

運輸部門轉出轉入比=無限大

顯然,輔助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次序是運輸部門、機修車間、供電車間與供水車間。根據相關資料,按照順序分配法編制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見表4-25。

表4-25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順序分配法)

2017年10月 金額單位:元

註:機修車間待分配費用=13000+144=13144(元)

機修車間勞務供應量=180+200+900+800+300=2380(小時)

供電車間待分配費用=12000+216+993.6=13209.6(元)

供電車間勞務供應量=25000+85000+80000+6000+6000=202000(千瓦小時)

供水車間待分配費用=5600+1104+1625=8329(元)

供水車間勞務供應量=135000+150000+10000+44000=339000(立方米)

行政管理費用=43682.6-144-1209.6-2729-17468-17686-2210=2236(元)

行政管理水費=2236-1656-390=190(元)

根據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144

—供電車間 1209.6

—供水車間 2729

製造費用—第一基本生產車間 17468

—第二基本生產車間 17686

管理費用 2236

在建工程 2210

貸:輔助生產成本—運輸部門 9000

—機修車間 13144

—供電車間 13209.6

—供水車間 8329

順序分配法顯然關注了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勞務的交互提供,是對直接分配法存在的不足的一種改進,並且分配方法簡便。但由於該種方法要先對輔助生產車間進行排序,排列在前的向排列其後的所有受益單位進行直接分配,而排列其後的不能向其分配費用,即使該輔助生產車間是受益單位,這種單向交互不能全面反映出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交互關係,交互分配不充分,從而影響了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準確性。另外,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排序也是比較困難的,有一定的主觀性,導致該種方法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彌補單向交互不足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便是一次交互分配法。

D.輔助生產費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通過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相互分配費用,將每個輔助生產車間明細帳上的原始費用調整為實際輔助生產費用,然後按照受益量標準將實際輔助生產費用再對外分配(直接分配)。採用這種方法,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要經過兩個步驟:

①將輔助生產原始費用額調整為輔助生產實際費用額

這裡的原始費用是指輔助生產車間明細帳中日常核算所歸集的費用,實際費用是指期末將輔助生產車間的原始費用經過轉入輔助生產費用與轉出輔助生產費用調整後的金額。計算公式是:

②將輔助生產實際費用對外分配(直接分配)

這裡的對外分配是指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按照受益勞務量標準進行的分配

根據表4-25的數據,一次交互分配法的核算內容如下:

A.交互分配前分配率(單位成本)計算

供電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12000÷208000=0.058(元/千瓦小時)

供水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5600÷404000=0.014(元/立方米)

機修車間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13000÷2380=5.462(元/小時)

運輸部門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9000÷7500=1.2(元/千米)

B.交互分配輔助生產費用以確定實際輔助生產費用

供電車間實際輔助生產費用=12000+65000×0.014+180×5.462+180×1.2

-25000×0.058-6000×0.058=12311.16(元)

供水車間實際輔助生產費用=5600+25000×0.058+200×5.462

-65000×0.014=7232.4(元)

機修車間實際輔助生產費用=13000+6000×0.058+120×1.2-180×5.462

-200×5.462=11416.44(元)

運輸部門實際輔助生產費用=9000-180×1.2-120×1.2=8640(元)

C.對外分配分配率(單位成本)的計算

供電車間實際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12311.16÷177000=0.07(元/千瓦小時)

供水車間實際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7232.4÷339000=0.021(元/立方米)

機修車間實際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11416.44÷2000=5.708(元/小時)

運輸部門實際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8640÷7200=1.2(元/千米)

D.實際輔助生產費用的對外分配

第一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電費=85000×0.07=5950(元)

第一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水費=135000×0.021=2835(元)

第一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機修費用=900×5.708=5137.2(元)

第一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運輸費用=3000×1.2=3600(元)

第二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電費=80000×0.07=5600(元)

第二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水費=150000×0.021=3150(元)

第二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機修費用=800×5.708=4566.4(元)

第二基本生產車間應承擔運輸費用=3600×1.2=4320(元)

企業管理部門應承擔電費=6000×0.07=420(元)

企業管理部門應承擔水費=10000×0.021=210(元)

企業管理部門應承擔機修費用=300×5.708=1712.4(元)

在建工程應承擔電費=6000×0.07=420(元)

在建工程應承擔水費=44000×0.021=924(元)

在建工程應承擔運輸費用=600×1.2=720(元)

上述一次交互分配法的核算內容實際上都是在「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中進行的,見表4-26。

表4-26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

2017年10月

根據該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編制的轉帳憑證如下:

1)交互分配。

借: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 2109.16

—供水車間 2542.4

—機修車間 492

貸: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 1798

—供水車間 910

—機修車間 2075.56

—運輸部門 360

2)對外分配

借:製造費用—第一基本生產車間 17522.2

—第二基本生產車間 17636.4

管理費用 2377.4

在建工程 2064

貸:輔助生產成本—供電車間 12311.16

—供水車間 7232.4

—機修車間 11416.44

—運輸部門 8640

採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基本上克服了直接分配法與順序分配法的不足,基本上反映了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交互提供勞務的關係,同時該種方法也易於理解與操作。但該種分配方法之所以稱為「一次」交互分配法,是因為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交互分配還是囿於「兩兩」間關係,以上述資料為例,供電、供水、機修與運輸四個輔助生產車間都需要通過交互方式計算各自的實際輔助生產費用,比如供電車間在計算實際輔助生產費用時,是將自己與另外三個輔助生產車間劃分開而體現了「本方」與「對方」關係,然後進行「兩方」的交互,供水、機修與運輸在計算各自的實際輔助生產費用時也是這種思路,都體現著這種「兩兩」性,也就意味著每個輔助生產車間的交互分配只進行了一次。既然輔助生產車間之間存在著廣泛的互為勞務提供的關係,同時確定每一輔助生產車間的分配率及分配金額就使得分配結果更為精確了,代數分配法便由此而被設計出來。

E.輔助生產費用的代數分配法

代數分配法是應用初等代數中解多元一次方程組的原理,計算各輔助生產車間勞務的分配率(單位成本),然後根據受益部門的受益量來確定其應負擔的輔助生產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在建立方程組時,為每一輔助生產車間設立的多元一次方程式要體現出該輔助車間輔助生產勞務的歸集與分配的過程。從輔助生產成本明細帳戶的結構看,其借方是歸集輔助勞務形成過程中發生的全部耗費,包括兩部分內容:其一是該輔助生產車間日常核算形成的原始費用額;其二是該輔助生產車間期末交互分配(帳項調整)轉入的費用額。

相關焦點

  • 從零開始學成本核算:直接費用(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的核算
    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學習改變命運,是凡人逆襲的真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請立即購買!
  • 房地產開發間接費用的會計核算與稅務處理
    一、房地產開發間接費用的組成    房地產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屬於存貨範疇,並且房地產企業開發商品房要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一般都要經過一年以上時間,所以,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為開發商品房而發生的借款費用一般應當予以資本化。根據相關性原則,對於多個成本核算對象發生的借款費用,還應當按照一定的標準在不同成本核算對象中進行分攤。
  • 從零開始學成本核算,製造企業的產品成本核算項目和範圍這樣確定
    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按照生產費用的經濟用途,製造企業產品成本核算項目可劃分為:一、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設備配件、外購半成品、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 工程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期間費用核算的內容
    A.建造合同 B.期間費用  C.間接費用 D.成本核算對象  21.下列各項中,屬於施工企業成本核算基礎工作的是( )。  A.加強費用開支的審核 B.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成本開支範圍  C.建立健全原始記錄製度 D.劃清各種費用界線  22.下列各項中,屬於工程成本核算對象確定方法的是( )。
  • 預提費用裡的「項目間接費用或管理費」怎麼用?
    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按規定從科研項目收入中提取的項目間接費用或管理費,要求財務會計通過「預提費用」會計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 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間接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區別
    一、開發間接費用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獨立核算單位為開發產品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福利、折舊費用、修理費用、辦公費、水電費、勞動保護費用、周轉房攤銷等。二、管理費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總部)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
  • 北京市出租汽車企業成本費用核算管理辦法
    第十節 稅金的核算  第十一節 其他費用的核算  第六章 輔助營運費用的核算  第七章 營運間接費用的核算  第八章 期間費用的核算  第一節 管理費用的核算  第二節 財務費用的核算  第九章 成本費用報表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北京市出租汽車企業成本、費用管理,
  • 跟專家學成本會計,為您講解施工企業間接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在施工企業中,應在「工程施工」帳戶下面設置「間接費用」明細帳以進行有關費用的核算。為了詳細地反映間接費用的發生情況,通常還應設立多欄式的「間接費用明細帳」,按各費用項目分設專欄進行登記。【例5-133】 設第二工程處本月發生了下列各項管理費用:以銀行存款購入辦公用品5 500元;分配工作人員工資5 000元;計提職工福利費700元;計提行政部門用固定資產折舊6 800元;支付固定資產修理費450元;報銷差旅費5 000元;用銀行存款購買防暑飲料550元。
  • 從零開始學成本核算,專家為您講解期間費用與產品成本的區別
    期間費用是指不能直接歸屬於某個特定產品成本的費用。它是隨著時間推移發生的費用,與當期產品的管理和產品銷售相關,而與產品的產量和製造過程無直接關係。期間費用的特點是:容易確定其發生的期間,而難以判別所應歸屬的產品,因而不能列入產品製造成本,而只能在發生當期從損益中扣除。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 從零開始學成本管理—產品成本計算的定額法
    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學習改變命運,是凡人逆襲的真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請立即購買!
  • 從零開始學成本管理: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方法的設計
    對於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方法的設計,凡可參照產品成本計算制度內容的,均可只作提示或原則說明。而對於輔助生產費用歸集與分配的特殊情況,如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設計、輔助生產成本計算程序的設計,再作具體規定。
  • 工程成本應當包括()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
    工程成本應當包括()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 工程成本應當包括(  )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 商業企業大類商品費用的核算方法
    為了改善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核算,詳細考核各大類商品的經營成果,凡具備條件的商業批發企業,均應實行大類商品核算。  根據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商業企業的各項費用都列入期間費用,實行大類商品核算的商業企業,除「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和「庫存商品」等帳戶要按商品大類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外,期間費用中的「經營費用」也應按商品大類分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以便計算各大類商品的經營成果,為考核和分析大類商品的經營情況提供完備的資料。
  • 長期待攤費用的會計核算
    一、帳戶設置  「長期待攤費用」帳戶用於核算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
  • 房企計入開發間接費用的工資人員有哪些部門?
    問:房企計入開發間接費用的工資人員有哪些,工程人員、招採人員、維修人員、開發人員是否屬於?如何判斷人員是否符合計入發開間接費用裡的人員工資?
  • 跟專家學成本會計,「開發間接費用」與「管理費用」的正確劃分
    在會計實務中,必須注意「開發間接費用」與「管理費用」的正確劃分,一般說來,以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設立現場的管理機構作為劃分標準,若在工程的現場設有直接為開發項目服務的管理機構,其發生的各項費用計入「開發間接費用」帳戶;如果企業沒有設立現場的管理機構,而是由公司直接定期派員到開發現場進行監督工作
  • 比較與應用三種成本核算方法
    一般說來,製造成本法下,無論是哪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其核算過程都應該是類似的。生產費用可以分為為直接計入的生產費用和間接計入的生產費用兩種。在成本項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項費用的發生是專屬於某一個成本計算對象,那麼這項費用即屬於直接計入該成本計算對象的生產費用;反之,則是間接計入的生產費用,需要採用相應的分配方法分配計入產品生產成本中。
  • 工程施工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工程施工過程所發生的直接成本費用通過「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該科目根據施工項目確定成本核算對象,進行輔助核算,按照成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一般以獨立的工程合同所確定的項目為成本核算對象;在同一施工現場、同一項目部管理、工程開、竣工時間相差不大的條件下,也可將兩個或多個工程項目合併確定為成本核算對象。
  • 關於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討
    關於營運成本法,提出了「品種法下的定單法」的物流成本核算對象確定思路,將物流成本項目確定為運輸費、倉儲費、裝卸費、增值作業費和營運間接費用等五項,通過設置「物流成本」、相關物流作業共同費用與「營運間接費用」等會計科目,設計了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程序;關於作業成本法,探索了物流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框架,通過業務憑證、會計科目、成本帳簿設置設計了物流企業作業成本法的核算程序;關於物流企業對這兩種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
  • 成本核算常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財務人員常用的核算成本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