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南京決定開展非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治理行動,強調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禁令發布後,南京培訓市場幼小銜接班情況如何?孩子們到底在學什麼?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培訓班藏在小區內 只接待熟人孩子
記者來到南京市灕江路聚福園小區內的一家託教中心,十幾名孩子在上課,大多是即將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其餘是下半年上大班的孩子。「我們課本有學拼音的內容。」一位學生告訴記者。
工作人員介紹,暑期幼小銜接課程已經上了8次,如果想要報名,要等到8月份,她向記者推薦他們正在使用的幼小銜接教材,裡面包含拼音、寫字規範等內容。「拼音主要教拼讀,學的東西到小學要是用不上的話,我就不教了,我要忽悠你很好忽悠,但沒有必要,因為我們這邊是學校老師的孩子。 」
記者在裡面轉了一圈,並未看到張貼教師資格證和公示辦學許可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到她這上課的幾乎都是熟人的孩子。「教育局三令五申說不要開這樣的課程,懂了吧。我一直是教小學高年級的老師,幼小銜接在我這邊學了以後效果非常好,不是老師的孩子我不接。在班上基本上都是尖子生 第一第二的。」工作人員說。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她家孩子大班就在這裡學習。「我們家小孩現在只要給他一本書 他就能讀起來了。好像是在職老師,銀城小學的。」
平房隔成多個教室 拼音數學樣樣教
南京頤和路這家培訓機構,長方形的平房被隔成四五間教室,每間教室僅前後門相通,一旦發生危險,後果不堪設想。在最裡面一間教室,七八名即將上大班的孩子正在學習拼音。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的課程包括數學、識字、拼音等。「如果學過之後上小學,很輕鬆。但是我們不會教得太深,不然孩子很難接受。」
這家培訓機構,記者同樣沒在顯著位置看到張貼教師資格證和公示辦學許可證。但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有辦學許可證的。
記者走訪了南京多家幼兒培訓機構,大多設有幼小銜接班,學習內容幾乎清一色的是拼音、數學、書法以及注意力訓練這幾項課程。 在五臺山某工作室,直接將幼小銜接培訓內容印在宣傳單頁上。另一家機構則表示,他們會根據孩子基礎開設不同的幼小銜接課程。「拼音、識字肯定會多一點,數學的加減法會多一點 。」
2018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就發布關於展開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社會培訓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和幼小銜接等名義教授小學內容。最近,南京啟動非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治理,將"嚴禁幼小銜接教小學內容"列為整治重點。從記者調查走訪情況看,南京校外培訓市場幼小銜接班的違規辦學、超前教學不是個案,規範治理非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任重道遠。(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建華 王健安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