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2020-07-27 洪姨育兒

現如今的很多年輕父母們,多數都忙於工作,掙錢養家,很多時候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全天候帶娃,因此,很多時候都只能請家裡的老人們幫忙帶著。

按理說老人們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齡,本該安享晚年,臨老了還要幫子女帶娃,子女們也應心存感激才是,但由於兩代人在育兒方式和養育觀念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往往在實際帶娃的過程中,老人們和年輕一輩的父母們總少不了要爆發一些矛盾。

最近在網上也是看到了一個網友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有些話哪怕你說了幾十遍,老人家就是聽不進去!

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有的媽媽說:跟老人說了不要餵飯,孩子餓了自己就會想吃的!還是不聽…忍不住追著喂!

有的媽媽說:說了很多次了這麼熱的天,娃不穿娃就不要給娃娃穿,婆婆卻說:「趕緊給寶寶穿襪子,不穿襪子,會涼著的。」

有的媽媽說:不要給孩子綁腿綁手,這樣對孩子不好的,會傷害孩子,可是老人家就是不聽!

有的媽媽說:跟婆婆說了不要親孩子,不要嘴對嘴餵飯!!!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T T

然而老人回復往往卻是:「人家吃了一輩子,也活的好好的。」人家按照這樣方式也過的好好的!這樣久而久之就有了婆媳關係緊張矛盾!

其實,換個方式想想,不論是老人們還是年輕的父母,我們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為了孩子。

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只是在實際的帶娃過程中,由於各自觀念的不同,又缺少溝通,才爆發了如此多的矛盾。因此,我們年輕一代的父母們不妨靜下心來,以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老人幫忙帶娃這件事,再配合一些切實有效的溝通技巧,相信情況會得到改善的。

1、多表達謝意,表揚大於指責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養育寶寶是年輕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老人只是「搭把手」,根本沒有一定要帶娃的義務。雙方角色定位清楚了,老人的壓力自然就小了,而小爸媽們的心態也就能平和許多。

「我們樓下有一個幫忙帶娃的阿姨,提起兒媳婦總是讚不絕口,既尊重又體貼,每次要跟她說什麼之前,都會先開口把「媽」叫得甜蜜又親切,每天都把「媽您辛苦了」掛嘴邊,有時候還會在送她很喜歡的禮物之後,再輕描淡寫地說些關於教育孩子的意見,以至於這位婆婆每次都不太好意思反駁,覺得這些小事兒和兒媳婦的孝順、甜蜜比起來,並不算什麼,是很容易接受和改善的。」

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所以對待老人和對待孩子一樣,越誇越好。簡單粗暴的指責,不僅傷害老人的情感,讓家庭氣氛變得緊張,也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年輕爸媽一定要對能幫助自己帶孩子的老人心存感激,接下來的一切都會好辦許多。

2、借別人的「嘴」來說

「關於新生兒可以光腳走路問題,婆婆就覺得很不能理解,在她的觀念裡,覺得孩子不穿就會著涼感冒,怎麼可以不穿呢呢?

即便老公一再和她說「您兒媳婦育兒知識學了一肚子啦」,可老人家壓根不放在眼裡。後來,我發現家裡的網絡機頂盒裡有不少育兒科普片和專家講座,趁孩子睡了,我就拉著婆婆一起看看,還真被我猜中了,電視裡的一句話能頂我十句!

老人嘛,仗著自己帶大過一堆孩子,難免會把之前的一些老經驗搬出來,不但自己親力親為認真「貫徹」,更恨不得能把大家也一起洗腦了。

所以不要和老人頂嘴,要慢慢想辦法巧妙溝通!

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3、學會讓娃自己說

有時老人堅持的某些事,不要馬上反駁,不妨先順著老人意思,等「商量」一番後,讓孩子親自來說。

我女兒小的時候,我婆婆不願意給孩子吃蔬菜,怕孩子嚼不碎噎著。

我就開始講「蔬菜」故事。講小白兔啃蘿蔔所以跑得特別快,小山羊吃嫩青草所以爬山爬得特別高,大力水手吃菠菜特別有力氣……這樣不露聲色地「商量」之後,孩子總是主動要求奶奶給她吃「菜菜」。孩子一要求,奶奶就「投降」了,我想說的話她也就算是「聽」了。

俗話講「老小孩」,父母老了,他們打拼了大半輩子,本可以安度晚年的時候,為了兒女的事業重新當起了「孩奴」,這一點就足夠讓我們收起對他們的偏見,心存感激。在孩子問題上不要傷了和氣,平靜下來慢慢溝通!

畢竟,我們都有老的一天,不是嗎?

我是你的藥師朋友洪姨,寫文不易,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讚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關注後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俞敏洪鼓勵多生娃,小的可以穿舊衣,她說:我是老二,從小就自卑
    近日,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其實,把孩子帶大的話,成本並不是那麼高,我要有四五個孩子會更好,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所以我鼓勵多生孩子。這個?我想很多人想說的是:我們缺的是舊衣服嗎?當然不是。
  • 生娃太爽了!我還能再生十個!
    我想著這麼長時間麻藥該發揮藥效了吧,就問麻醉師是不是麻醉的管子掉了,怎麼越來越疼,感覺無痛一點兒用都沒有。麻醉師檢查了一下,說管子沒掉,如果麻藥沒發揮藥效,我會疼到跳起來的。不過麻醉師終於給我調高了劑量,後面就一直像三指的疼痛,感覺緩解了好多,可以忍受。助產士讓我好好休息,待會兒生娃要使出這輩子都沒使過的力氣。我睡得迷迷糊糊,疼的神志不清。
  • 範瑋琪當媽5個月了,她是怎麼過來的?順便扒一扒範範都用什麼帶娃神器~
    5個月了。當一個娃的媽都不容易,而範範卻要帶兩個娃,這可怎麼帶?大小熊貓從不足月出生到如今長成已經破7公斤的大胖寶寶,當媽的這些日子,範範她是怎麼過來的?生一個娃,正常家庭需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集體出動,那範範家裡兩個娃,而且不足月出生的大小熊貓還長成了大胖寶寶,她是不是暗藏什麼帶娃神器?小編扒遍了範範和黑人的微博,終於發現了秘密!
  • 別人生娃都有大紅包,今年我生孩子,婆婆的「表示」讓我心態崩了
    因為第一次見面,婆婆就非常熱情客氣,還說以後如果我和老公有了孩子,她就幫我們帶,畢竟都是獨生子女,老人的心都是放在孩子身上的。去年,和我一個辦公室的兩個同事前後腳生娃。其中一個同事婆家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兒媳生完孩子後,婆婆還是包了個一萬零一的大紅包,說代表孫子是萬裡挑一的。
  • 帶娃旅遊回來的家長都瘋了|我寧願天天加班,也不想回家帶娃
    那種覺得帶娃輕鬆的都是閒著沒事撩孩子、逗孩子玩兩下的。只要節假日跟娃一起出門玩一趟,待上12個小時,瞬間有種把孩子扔在外地不要了的衝動。作為家裡唯一的司機、奶媽,每次出門我都身負重任。五一這兩天,全家暴走上海,回去的路上一個個累得神經衰弱。本來還安穩睡覺的兒子突然醒了,爆哭!扯著喉嚨哭!不哭啞不罷休!已經坐滿5個成年人的車裡瞬間烏雲密布,四位家長輪著抱輪著哄都不行。
  • 說服自己好好帶娃的10個理由
    第八條【修煉情緒】第九條【假裝閱讀使我快樂】我不想帶娃,我想躺到自然醒針對這種情況,有娃的寶媽,所以該清醒了,如果你已經做到了這些請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當媽不易,我們要給自己加油,說服自己好好帶娃吧!感謝你能看完這篇文章,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爸媽,也沒有人一開始就懂得為人父母。我們要懂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在未來我的女兒也會做媽媽,到那時,我會告訴她,養兒不易,煙火人間,平凡是真。
  • 「不伺候月子,你照樣給我養老」多年後,說這話的老人打臉了
    我一個朋友,當初坐月子時,想請婆婆幫忙。但是,婆婆在她面前拿架子,非得讓請三四次才來。後來,朋友一個人帶娃吃不好睡不好,難免有情緒,就對婆婆說:「我們是一家人,你也早晚有用到我的時候。」結果,婆婆說:「不伺候月子,你照樣給我養老。」之後,婆婆當真不來伺候月子了。沒辦法,我朋友狠狠心,找了一個月嫂,勉強把月子坐完。
  • 準媽媽去醫院是「生娃」,而不是「搬家」,過來人告訴你都該帶啥
    ,什麼有用的、沒用的都拿了一堆。我看到以後,還調侃表妹:「說她來醫院是生娃來了,而不是搬家!」,一旁的表妹夫露出憨笑,說第一次生娃不懂,就怕缺東西,都帶著,到時候肯定不會落埋怨。那準媽媽去醫院待產都該帶些啥呢?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原來表妹生下孩子後,婆婆照顧表妹坐完月子就回老家了,說身體不適。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帶到上個月正好滿一年,表妹覺得自己媽出了不少力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老公能給她一些錢表示表示。結果表妹夫不肯,說別人家孩子奶奶帶娃都是義務勞動,為啥孩子外婆帶娃就得給錢?說話聲音太大,讓在另一房間的嶽母聽到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有一些寶媽生完二胎後,徹底捆在家庭上,根本抽不出身忙工作,壓力真的很大,自己生病沒時間看醫生,因為沒人照顧孩子。有的老人在老家居住,不能長期待在城市裡帶孩子,抽個空閒還想回家看看,表示不能適應鄰居如陌生人的生活,整天困在家裡太難受了,小區裡又不認為幾個人,出小區容易找不回家而迷失,這確實是個安全問題。
  • 生了孩子就得帶?為什麼說有條件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你都不陪我,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最後,即使像我姐她閨蜜那樣,在孩子6歲入學的年齡把他接回來帶在自己身邊,以為時間長了就好了,畢竟孩子是自己生的有血緣關係。那就錯了。6年他的成長你沒有參與,你不了解他。對於他來說,你跟他剛上學認識的老師、同學沒什麼差別。要說有什麼過多的愛?不存在的!
  • 入職5年,生2個娃,沒耽誤升職加薪,我總結了3段經驗
    生二胎後不夠住,今年置換一套大房子。跟那些成功人士比起來,也許這些都不算什麼,但是作為普通人,從外地來上海打拼,沒有家世背景,靠自己在這座大城市紮下根,工作晉升,家庭美滿,我覺得非常了不起。回顧和梳理這5年的工作經歷,她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側重點不同,希望對職場上的小夥伴特別是職場寶媽有所幫助。
  • 中西方帶娃的區別 可借鑑的地方 我總結出這兩點 大家都很意外
    「我跟老公一起帶啊!」我邊回答邊心想:「我是個寡婦麼,為什麼沒有婆婆幫忙帶娃,大家都覺得就是當媽媽的一個人帶娃呢?難道這娃是我跟婆婆生的麼?」奶奶聽了,看了看我,又看看我老公,不敢相信似的:「峰峰會帶娃?他會做飯會給寶寶穿衣服換衣服?他會換尿布?」
  • 「你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帶娃天經地義」丈夫的話,刺痛了妻子
    他出錢,做妻子的帶娃天經地義一樣,剛開始七八個月的時候,爸爸會幫忙奶娃帶娃,但是娃會走了以後,他就不帶了。我兒七八個月都是抱著睡的,放下醒抱著睡,搞不定,脾氣大。現在也是睡不好。半夜哭鬧1、2小時不睡也是常事,白天睡個半小時左右頂天了。大家都說帶他一個比人家二個更累,大起來更加難搞。成天不回家,雖然只有一周多,就開始不高興發脾氣滿地打滾。
  • 自從生了娃後,我的生活居然變成這樣了?
    都說女人是「一個月的公主,十個月的皇后,一輩子的操勞」,懷孕生娃後才明白過來是上了「賊船」,從此開始了漫漫帶娃路——春眠不覺曉,醒來帶孩子。舉頭望明月,低頭帶孩子。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天到晚帶孩子。日日思君不見君,還得埋頭帶孩子。親朋好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帶孩子。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帶孩子。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帶娃我出錢出力,你生幾個孩子我做主」婆婆的話讓寶媽無言以為
    因為,之前婆婆一直催生二胎,現在二胎才剛滿3個月,她又開始催三胎了,簡直把自己當成了「生育機器」。我就對她說:「自己的肚皮自己做主,願意生就生,不願意生直接拒接。」但是,寶媽說,婆婆告訴她:「帶娃我出錢出力,你生幾個孩子我做主。」
  • 為什麼婆婆帶娃是義務,娘家媽帶娃就得給錢?四個理由很有道理
    有人卻認為,婆婆帶娃是義務,為什么娘家媽帶娃就得給錢?這4個原因讓人服氣。 無奈之下,小惠只好讓老公出馬,去勸說婆婆,沒想到老公直接說,「孩子你媽不是帶得好好的麼?為什麼一定要堅持讓我媽來帶?」 小惠很生氣地反駁,「我媽這麼辛苦,把我養大,這一輩子她已經夠辛苦了,都沒有享過清福,現在又幫我們帶了幾個月的孩子。難道你媽不能來幫忙帶孩子嗎?」
  • 「我媽在,我才敢生二胎」,姥姥帶娃成潮流,原因現實又無奈
    &34;都說生娃容易帶娃難,這也不是不無道理的小劉是一歲寶寶的媽媽,二胎的預產期將近,從孩子出生以來,母親就一直陪在身邊照顧自己和孩子。對於二胎的到來,小劉比懷一胎時更有信心,因為自己媽媽陪在身邊,所以對於生二孩的壓力沒那麼大。
  • 「兒子學習一塌糊塗,氣得我辭職帶娃」事後寶媽直呼後悔,太心酸
    昨天,朋友找我聊天,她說:「兒子學習一塌糊塗,氣得我辭職帶娃,可是辭職半年後,我發現孩子成績沒一點長進,我自己倒崩潰了。」所以,她現在直呼後悔,真不應該貿然辭職。因為辭職後她一心撲在孩子身上,每天都很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