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身體還好吧?我來看看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6月2日下午,在蘭山街道後十社區東片區高著池老人的家,社區網格員周寶麗熱情地問候老人。「周寶麗工作認真、服務周到,我們居民都說她好!」高著池對周寶麗直豎大拇指。
2011年,周寶麗進入後十社區工作,她從基層幹起,如今是社區19網格的網格員。19網格共有540餘戶、1020人,主要包括水岸華庭小區等。水岸華庭小區外來人口尤其是外省人口較多,這給周寶麗的工作和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和壓力。
「網格員的一項工作就是入戶登記信息,但是很多居民尤其是外來人員對我們的工作不了解、不配合,所以入戶較難。」小區外來租房、買房的較多,白天一般在外工作,所以周寶麗將入戶時間選擇在晚上6點以後。
「有的是明明有人在家,但就是不開門;有的是防備心強,開了門但不讓進門;有的甚至是冷言相對。」對此周寶麗沒有氣餒,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甚至10次以上。通過耐心的解釋和細緻入微的關心交流,居民們的態度慢慢發生了轉變。
一位70歲的老太太是外省人,周寶麗屢次入戶登記信息,但總是進不了門。「大姨,你不要有什麼顧慮,我是社區的網格員,登記信息是我的工作。」但老太太總是不配合。有一次,周寶麗在小區遇到了老太太,她正在提純淨水。
看到純淨水較重,周寶麗主動上前幫忙,幫她送水上樓。有時見老太太抱著孩子買菜,周寶麗就熱心地去幫忙抱下孩子。老太太逐漸被周寶麗感動,後來再入戶登記信息時,老人家把周寶麗邀請進屋,積極配合信息登記工作。
來自東北的租房戶趙女士起初也不願意配合入戶登記信息的工作。她的孩子上一年級後,中午沒人照顧,她聯繫上了周寶麗,尋求幫助。周寶麗通過朋友,為她找到了學屋,對此趙女士很滿意。通過此事,趙女士對入戶登記信息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如今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始了,除了服務好居民外,周寶麗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創城工作中。私搭亂建、佔用樓道消防通道、小區衛生……每天數次巡查,能自行清理的,周寶麗現場打掃;不能處理的,周寶麗馬上協調上報物業。
「網格員是最基層的工作者,很普通但又很重要,必不可少。」周寶麗說,「雖然工作辛苦,但即使忙點累點都不要緊,我最希望的是得到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一起把家園建設好、維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