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夜晚,你是否會覺得疲憊,覺得沒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我們總是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時間如流水匆匆,卻除了年齡的增加,其他的幾乎沒有留下痕跡。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跑哪去了,那麼就能更精進自己,把時間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貓叔說,每天問自己5個問題,並認真回答,久而久之,我們就能感知時間,精進自己。
第一、今天做了什麼事?
今天你做了什麼?不妨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記錄。像我今天早上五點半被鳥叫醒,起來看了15頁《曾國藩傳》,之後一邊聽新聞,一邊做早餐,洗漱。吃早餐時看看公眾號裡的優秀文章,想想他是怎麼寫出來的。然後就是上班。開車路上把昨天水清亦有魚老師的寫作課程又聽了一遍。這些是我早上醒來到上班前所做的事情。
然後是上班時間,直到中午。午休一個半小時,除了吃飯,還有一個小時,平時,我會拿出中午的時間錄一個三分鐘的演講視頻,朗誦一篇文章,再散散步。還要小睡15分鐘。今天中午吃完飯就和同事聊天,不過是有目的的聊天。現在疫情嚴重,工作比較閒,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幹點什麼。
上完一天班,回家做飯吃飯,之後就是現在的時間,碼字。每天要寫1000字以上,這是我給自己定的最低要求。因為寫作、演講、教人,三個技能是必備的。
我會一個周時間表,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會列在上面,做了的打勾,一天下來,就知道哪些沒做,趕緊補上。
你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也仔細想一想。
第二、所做的事分別有什麼產出?
你做的事,對你有意義嗎?有產出嗎?
同樣是煲劇,有的人看完樂完就完了,而有的人煲完劇去思考,寫成一篇文章。同樣是聚餐,有的人吃吃吃喝喝喝,打兩個飽嗝猜幾回拳,回家倒頭就睡,除了給肝增加點兒負擔其他啥都沒增加;而有的人和朋友聊天,拓寬人脈,學到不少東西。同樣是上班,有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有的人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成為公司骨幹。
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可能大同小異,得到的結果卻大相逕庭。如果你說,這樣太累了,每件事都要有產出,太痛苦了。其實,產出不一定是總繃著弦。如果你今天和閨蜜一起出去玩,心情特別放鬆,這種好的心情,也是產出。只要是正向的能量,都是產出。
第三、做這些事分別花了多長時間?
前兩天我把閨女罵哭了。現在上網課,自己有了手機,每天都會玩一會兒手機。現在,玩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在做一件事時,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這件事上。看書十分鐘吃雞一小時,和看書一小時吃雞十分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生活中,我們是否為了完成任務而馬馬虎虎做事?我今天要打5個卡,隨便聽聽隨便說說就打一個,趕來趕去把自己搞得很忙,每個打卡時間可能只有可憐的幾分鐘。這樣的打卡有意義嗎?
事情都有二八法則,20%重要的事,80%不重要的事,如果把80%的時間用在20%重要事情上,你會學得更好做的更多。
第四、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
每天做那麼多事,真的都是必要的嗎?朋友約出去吃飯,這頓對我來說有意義嗎?有必要嗎?今天和同事吵架,到底是誰的問題?吵架是應該的嗎?有其他解決方法嗎?在家太無聊,想著煲半小時的劇,結果一下沒控制住,煲過火了,到了下半夜,睡覺都耽誤了,就是應該做的嗎?
每天多想想,今天所做的事情是應該做的還是不應該做的,做了對我有什麼好處,不做對我有什麼影響。每一天,把每一條細細想清楚,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該做的事會越來越少。
第五、在時間花費上,還有哪些需要改進?
每天的時間安排及分配都瞭然於心,接著,就要思考一下,在時間花費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比如我今天煲劇煲過火了,下次我要怎樣去控制時間?是定個鬧鐘?還是超時罰款,或者沒超時獎勵自己一塊香噴噴的蛋糕?
比如今天上班工作沒完成,是什麼原因?是工作量太大,還是沒有安排好時間?如果是沒安排好時間,要如何去安排時間,才能讓工作更高效?
比如今天和老公吵了一架,心情糟透了,什麼都幹不下去。吵架5分鐘,鬱悶5小時,誰都不想。這時,要反思一下,要和老公如何溝通,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只有勤於思考,積極改進,才會越變越好。
這5個問題,概括了我們一天的生活狀況。如果我們每天都問自己這5個問題,並認真實踐,認真改進,我們就是成為時間的主人,讓時間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淡墨染清秋,職業經理人,專注職場解惑,個人成長,人生思考。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