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參看中國,中國人參看萬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萬良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參交易市場。公開數據顯示,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人參交易份額佔全國80%,佔世界70%,人參年交易額達150多億元,居全國中藥材市場交易額排名第五位,單品種交易額排名第一位。
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發起人之一、長春新宇製藥公司董事長楊新宇表示,正通過新建擴建、升級改造、技術引進、規範運營,打造以長白山人參為主、其他長白山山珍產品為輔的全國性產銷平臺。預計到2020年,該市場總投資將達到100億元。同時,積極打造人參產業千億產值,爭取實現毛利100億元。
產量大產值低 我國人參「豐產不豐收」
人參因具有神奇的藥用和保健功效,素有「百草之王」「東方神草」之稱。據史料記載,我國人參應用歷史已有4000多年,人參栽培歷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人參藥食兩用,藥用價值高,除大量用於配方藥外,也進入保健品、化妝品、食品、飲料、禮品、參煙、參酒、參糖、參茶等多個領域。
全球人參主要產自韓國、朝鮮、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日本和中國七個國家。中國長白山是世界人參主產區,佔全球70%以上的產量。
不過,我國雖有人參大國之名,卻無人參強國之實。資料顯示,以2014年為例,全球人參產業的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我國不足300億元。而韓國,其從「五小龍」時代起,人參產業一直是國家支柱型產業,實行人參「專賣」制,人參產業總產值是我國的5倍,美國、加拿大是我國的3倍。長期以來,韓國客商到東北進口人參原料,運回國加工成人參食品後,搖身變為高麗參,價格飆升數倍。韓國人參產業結構完善,國家有相關法律保障,以確保韓國人參產業的健康發展。韓國官方成立專門機構負責人參發展、產品開發。
在楊新宇看來,作為原產地和主產區,中國人參產量、人參藥食單體含量均為世界之首,並擁有其他國家沒有的大規模的林下參種植資源和成熟的種植技術。但在人參價格起伏不定、風險難控的情況下,產業鏈各環節的從業人員和參農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挑戰,卻又一盤散沙,沒有驅動產業標準、質量、信息等的統一整合和共享機制。
多方力破難題 目標直指千億市場
為解決人參行業存在的問題,近年來,從中央農業部等部委到吉林省政府、白山市政府、撫松縣地方政府,再到人參交易市場都做出了積極努力。2013年9月,撫松萬良長白山人參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實現了人參產品電子交易。同年10月,商務部、財政部批准以萬良人參市場為主體,實施中藥材流通可追溯體系項目建設。2014年3月,萬良人參市場成立「吉林宇順中藥材流通服務中心」。
2015年11月11日,農業部下發《農業部關於支持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建設的意見》(農市函【2015】9號),決定同意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依託萬良人參市場共同建設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商務部辦公廳(商辦建函【2016】129號)《關於建立百家百億市場信息直報制度(試行)的通知》,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建立百家百億市場聯繫制度的通知》(商辦建函【2015】152號)要求,商務部建立百家百億市場信息直報制度(試行),並經徵求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意見,確認了信息直報百家百億市場名單。
2015年底,農業部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依託萬良人參市場建設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提出通過新建擴建、升級改造、技術引進,重點規劃建設高標準、多功能的價格形成中心、產業信息中心、科技交流中心、會展貿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等「五大中心」,形成以長白山人參為主、其他長白山山珍產品為輔的專業性集散交易平臺,打造我國人參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和產業航母、區域惠民富民的旗幟標杆和產城融合的示範樣板。
2016年9月6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國際會展中心,農業部與吉林省政府的籤約儀式舉行,部省聯手打造國家級人參市場——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
楊新宇表示,目前,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已經打造完成國家級人參產品價格形成中心、產業信息中心、科技交流中心、會展貿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等五大中心兩大平臺建設;實現由傳統經營向現代營銷模式轉變。通過品牌定位、培育塑造、營銷推介、品牌保護等運作模式,提升長白山人參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我國人參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我們建立完備的人參質量檢測、追溯和標準化生產能力,能夠實現人參從種植到流通、加工等各個環節統一標準、統一包裝,遏制高農殘、有毒人參流入市場;嚴格執行《吉林省人參產業條例》,建立人參種植、交易、倉儲和加工檔案,對進入市場交易人參質量檢測,嚴把人參質量關,打造長白山人參的品牌和信譽,保障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地域經濟發展的良好口碑。建立起穩定的消費群體和營銷渠道,形成以品牌育市場、以市場託品牌的良性發展格局。」楊新宇稱,預計到2020年,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總投資將達到100億元。同時,積極打造人參產業千億產值,爭取實現毛利100億元。
產融結合 80億產業基金成立
記者獲悉,為了加快中國人參產業發展,由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牽頭,會同多家資金公司和人參產業主體成立「中國人參產業發展基金」。中國人參產業發展基金的發起人為吉林省財政引導基金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建投嘉浩盈華基金公司,產業主體為吉林森工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撫松長白山人參市場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
「中國人參產業發展基金服務於人參全產業鏈條,打造一個閉合的、低風險高估值的,全產業鏈條。」楊新宇表示,通過對產業進行規模化投資,政策性引導,中國人參產業基金作為中國人參產業的整合平臺,進行產融結合;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實施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人參產業發展基金首期為8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3年後達200億元基金規模。該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就是長白山中藥材物流基地項目。根據規劃,到2020年,初步形成採收、產地加工、包裝、倉儲和運輸一體化的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基本滿足中藥材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交易的物流需求,基本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需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楊新宇還瞄準了野山參市場。他表示,發展林下野山參,符合我國發展林下經濟的政策導向,有利於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與森工集團合作基礎良好,發展長白山野山參,投入小、見效快,產值、附加值高,同時,社會效益也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