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一首詩有抄襲之嫌,牽出了歐陽修的一個錯誤

2020-12-19 老沙侃文化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同僚兼好友章楶,經常與蘇軾進行詩詞答和,有一次,章楶寫了一首詠楊花的《水龍吟》,蘇軾隨之和了一首,就是那首著名的《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索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顯然蘇軾的水平要比章楶高許多,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都熟知蘇軾的這首和詞,卻鮮有人了解章楶的原詞。對於這一點,章楶也心知肚明,所以,他非常佩服蘇軾。

章楶家中有一位善談琵琶的樂師,彈奏水平很高,章楶非常喜歡他,於是求蘇軾為他寫一首關於彈琵琶的詞。蘇軾因故一直未寫。

一天,歐陽修問蘇軾:「寫聽彈琴的詩哪首最好?」蘇軾回答:「當然是唐代詩人韓愈寫的《聽穎師彈琴》。」歐陽修說:「韓愈這首詩雖然很奇麗,但不是聽琴詩,而是聽彈琵琶的。」蘇軾聽後,深信不疑。同時想起章楶託付給他的事,於是就將韓愈的《聽穎師彈琴》這首詩略加隱括,使之符合聲律後,親筆書寫給那位琵琶彈奏者。

水調歌頭

宋 蘇軾

暱暱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裡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裡,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那麼,韓愈的那首《聽穎師彈琴》是怎樣的,它究竟是不是寫聽彈琵琶的,蘇軾又從中借鑑了多少,我們看一下韓愈的原作就知道了。

聽穎師彈琴

唐 韓愈

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風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詩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溼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這首詩的題目是《聽穎師彈琴》,可知彈的是「琴」,而不是「琵琶」。另外與韓愈同時代的的詩人李賀,也寫過一首《聽穎師彈琴歌》,寫到的是同一個人,也證明穎師是個琴師而非琵琶手,所以,《聽穎師彈琴》寫的是聽彈琴而不是聽彈琵琶。

可見,大文豪歐陽修也有認知錯誤的時候,而就是他的這一錯誤,也讓蘇軾借鑑這首聽彈琴的詩寫了一首聽彈琵琶的詞,好在音樂都是相通的,否則蘇軾的這首詞就會貽笑大方了。當然,從詞的內容看,蘇軾只是借鑑一些,還算不上抄襲。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導語: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誰說打油詩不是詩。蘇軾雖然仕途不順,但他生性豁達,所以很多時候,他並不像一些愛抱怨詩人一樣,碰到不順的事情就寫詩詞發牢騷。而蘇軾的詩詞中很多既經典,又好玩有趣的作品。比如蘇軾所作的幾首迴文詩詞,就很有趣一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是一樣的。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三個地名,開頭兩句嚇死人
    提起蘇軾,人們眼前總會浮現一個豁達的身影。仿佛碰到任何困難,蘇軾都是積極向上的。可是,是人就有脆弱的時候。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古代的愛情詩可謂是多之又多,其中離別、相思的悲情詩詞更是佔到了多數。無論是誰都會有遇到自己喜歡、動心的人,但是愛情如同人生一樣,總有悲歡離合,總會留下遺憾,當遺憾來臨之時,我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由於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彼此之間要分別,從而帶來了彼此深刻的相思之苦。
  • 蘇軾最經典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
    蘇軾,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方面都有極大的成就,其中詩的成就極為突出。劉克莊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蘇軾在詩中一面稱許了董傳的志向,同時預祝他黃榜得中。全詩巧於用典,蘊藉含蓄。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廣為傳誦,膾炙人口。《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這是一首寫景詩,也是一首哲理詩。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只是因為「身在此山中」,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緻、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讚之情。全詩春意濃鬱、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興象實為深妙!」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即便是文學大家蘇軾,在模仿這方面也是有翻車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因為他的模仿走進了世人的視線。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
  • 史上被抄襲最多次的一首唐詩,不僅唐人抄,蘇軾也抄出一首名篇!
    然而在唐詩史上卻存在著這樣一個意象:它算不上很美的東西,其特徵也相當明顯,但卻被後世作者抄襲了無數遍!由於原作者把這個意象寫得太美,將這份意境提升得太高,才引得後來者無不紛紛引用,甚至直接整句整句的嵌進自己的詩!這首詩不算特別有名,但也是山水詩詞中的佼佼者,曾被錄入過中學語文教材。
  • 蘇軾最為令人感傷的一首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歐陽修的這種猜測,多少還是有一些傲氣,畢竟那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而自己也是傾囊相授,以自己的學識,以及文採,所教授出來的弟子,那也自然是不會差到哪裡去,他有這樣的自信,也有明白學生有這樣的能力。於是他為了避嫌,所以把第一名判為了第二句,也正是他的這一舉動,也使得蘇軾錯失了第一名,最終只能是屈居第二。
  • 歐陽修很經典的一首離別詞,暗含人生哲理,中間14字如今家喻戶曉
    自歐陽修傳到蘇軾,基本可以稱為北宋文壇的鼎盛時期。歐陽修在詩、文、詞上都有著不小的文學成就,並且對後輩起到了引導和榜樣的作用,其中以古文的成就最為突出,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又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見後人對他文章的稱頌。
  •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公卿」還是要當的,只是希望「無災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核。蘇軾此願,實在是有感而發,絕非無病呻吟。
  • 北宋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四位大師的恩怨情仇
    當時歐陽修判秘閣、秘書省、權知開封府。歐陽修是司馬光的直接領導,兩人此時才相識,兩人上下級關係有兩年時間。 兩人在京城共同為官有十年之久,卻沒有直接的詩書交往。 2、歐陽修和王安石 歐陽修和王安石關係比較複雜,難以說清,這裡面有一樁歷史公案。 王安石早年的成名與歐陽修有莫大關係,王安石在歐陽修的提攜下入京城為官。歐陽修既然對王安石有提攜之恩,兩人的關係應該是友好的。但歷來學術界認為王安石「忘恩負義」,導致兩人不和。
  • 蘇軾來到舊地,想起恩師歐陽修,不禁賦詩一首,感悟人生
    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幾個對自己一生有很大影響的老師,在我國古代韓愈便曾經說過:「古代的學者必有師傅,作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當今社會,老師的職責也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更重要的也是孩童時代人生的導師。
  • 蘇軾送別朋友,寫了一首經典詩,開頭第一句很俗,第二句卻很雅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一生點點滴滴,都充斥著豪爽曠達,不落窠臼的心性與遠大抱負。如果將其一生劃分,不免有幾個人生階段可劃分為大框架,並將其貼上相應的標籤,大致為青年肆意,中年滌蕩,晚年蕭索。蘇軾可不是可簡單論及之人,是年二十二歲隨其父蘇洵進京參考。所作文章策論引起主考,著名文人歐陽修及閱判梅堯臣的注意,嗟嘆其文章思論卓絕,立意獨到,據典生僻,感慨有加,便給了他第二名的成績。
  • 蘇軾的臨終絕筆,一改豪放、婉約之風,詩中暗含人生的3重境界
    相信大家對於蘇軾都很熟悉,在大家的印象中,蘇東坡是一個格外有趣的豪放派。他可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奇才,甚至超過李白、杜甫、陶淵明。據說在一次嚴肅的公務員考試中,蘇軾寫了一篇霸氣的文章,叫《刑賞忠厚之至論》,當時的閱卷人梅聖俞看到後大為驚嘆,於是便將此文推薦給了主考官歐陽修。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揚州太守例能文」,說的就是歐陽修在揚州留下的的佳話,這與蘇軾在杭州留下的「杭州太守例能詩」一樣的為人津津樂道。這兩句話交相輝映,成為鑲嵌在這兩座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五彩斑斕的篇章 。由此可見,歐陽修修建的平山堂,是他工作之餘休閒兼娛樂的一個場所。歐陽修與朋友在這裡吟詩作賦,度過工作之餘的閒暇時光,既放鬆身心,又陶冶情操,可見他在揚州的詩酒之樂。自歐陽修之後,其後又有北宋著名史學家的劉敞於1056年知揚州,之後大文豪蘇軾於1092年出知揚州。這段時間揚州文壇風景瑰麗多彩,熱鬧非凡,璀璨的文化為美麗的揚州錦上添花。
  • 歐陽修流傳最廣的宋詞作品,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帶給蘇軾靈感
    歐陽修的宋詞雖然大多數歸於婉約詞之列,但是在其中透露著豪放詞的因子。所以也才能夠啟發學生蘇軾,並最終在蘇軾的手中完成了豪放詞的蛻變。仔細來看,歐陽修的宋詞作品內容風格也比較有限,大多數不脫離傷春悲秋,離別相思。
  • 蘇軾在經歷風雨後,留下了這樣一首詩作,教會人們逆境生存!
    蘇軾在經歷風雨後,留下了這樣一首詩作,教會人們逆境生存!文|執筆淺畫清秋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展現出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但是很多時候,亮麗的背後,卻是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從古至今,但凡是有輝煌成就的人,背後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宋朝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蘇軾,他的優秀作品被後世所弘揚,但是他的背後,也曾經歷了太多的事情。蘇軾在經歷風雨後,留下了這樣一首詩作,教會人們逆境生存!這首詩是蘇軾當年和友人一起出去玩耍,忽然碰到颳風下雨,不巧的是,拿著雨具的人都已經走了。
  • 白居易一首28字小詩,是「桃李滿天下」最早的詩歌出處
    今天我們形容老師教的學生有出息就會用到一個詞,叫做「桃李滿天下」。雖然今天的社會對於這個教師這個群體並不都是正面評價的印象,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這個古老的職業永遠都不會消失。而且每個人都必須參與到教育的進程當中,不管角色如何,都必須經歷這一段歷程。
  • 蘇軾流傳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
    蘇軾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真絕了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詩:春宵一刻值千金。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都是一對新婚夫婦,在交拜完天地後,司儀就會飽含深意地說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 蘇軾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最雅的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讀一讀蘇軾的詩詞吧!畢竟在安慰人這件事上,蘇東坡是認真的。《水調歌頭》中,他把酒問青天,終於想出了最強勸慰語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浣溪沙》中,他遊清泉寺,寫出了最濃雞湯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