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航失聯事件 來看社交媒體傳播的利與弊

2020-12-17 donews

DoNews 3月10日消息(記者 安宏)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與地面失聯迄今已超58小時。

在本次航班失聯事件中,社交媒體以其迅速傳播、共享互動的特殊屬性成為人們獲取實時信息的重要新聞來源。而另一方面,大量未經核實的相關信息也通過各社交媒體平臺灌注社會,社交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劣勢在此次空難中均體現無餘。

正方觀點:社交媒體成正能量傳播中心

3月8日上午9時10分,央視新聞發布了第一條「馬航飛機失聯」微博,並發起相關微話題直播,至此,社交媒體的祈禱正式開始。截止目前,該話題已有510餘萬條評論。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航空失聯事件已持續三日位居新浪微博熱搜榜第一位。

「乖,別調皮了,回家吧!」,「祈禱!保佑!」——一條條追蹤評論的背後承載了人們對失蹤同胞的熱切關注。而此時,微信的朋友圈內與事件相關的時事新聞也在不斷刷新,一盞盞為空難中與家人失聯乘客祈祝平安的燭光閃爍依然。

社交媒體滿足了人們對實時信息獲取的渴望,反應迅速且具備新聞真實性的社交媒體在此次空難事件中則得到了更多的肯定與尊重。由此可以看出,透明化、多角度的信息推送決定了社交媒體在社會性事件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也是其在新聞報導中的重要價值體現。

反方觀點:不實新聞誤導民眾

雖然各方都在就客機失聯原因做各種推測分析,但截至目前都是碎片化的信息。與此同時,大量一時無法辨別真偽的新聞報導在網絡上一度被爭相轉發,如潮湧般進入人們的視線。

相比於官方給與的「尚不知情」,人們從情感上似乎更願意相信未經核實的網傳消息,即使在轉發前可能就已察覺,那並不是事件的真實信息。社交媒體環境中,新聞消費速度明顯地快於新聞產出速度,對真實有效信息的需求缺口被放大,但滿足這種社交環境饑渴的,正是這些謠言。

馬航失聯事件發生的50餘個小時讓媒體變得焦慮而無奈,大量隨手可得的信息時刻考驗著記者的專業與辨偽能力。社交媒體急於發布最全面實時新聞的心態也恰恰促使成為其淪為不實資訊的傳遞手。

3月9日,成都晚報發布一條未經核實的消息稱,原定於13:30召開的發布會,在超過原定時間50多分鐘後終於開始。馬航總經理現場講話,航班已證實在越南Naming(音譯)地區降落。隨後多家媒體記者發回報導否認。

正是各種宣稱來自各處消息在網絡上構成了假消息的主流,一家外媒記者表示,他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核實越南的報導,而越南和馬來西亞方面始終沒有建立明確的溝通渠道,只能通過私人關係。而通過私人關係來核實,需要做很多交叉驗證。「這非常浪費時間。」他表示。

NBC指出,這次有關馬航客機事件的反應,再次證明了這樣一種現象:在國家災難發生時,猜測、謠言很快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大肆傳播。如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的爆炸案之後,社交新聞網站Reddit的用戶就發布謠言稱,警方已經鎖定了一些爆炸案主謀,事後Reddit被迫道歉。

面對網絡上依然肆虐不休的種種傳言,筆者也呼籲將公共事件中自己的每一次轉發和評論負責。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乘客生還的希望越發渺茫,但人們依然在祈禱奇蹟的發生,等待MH370歸途的指示燈亮起。(完)

相關焦點

  • 巴黎襲擊事件凸顯社交媒體的利與弊_外言社專題_鳳凰網
    2015.11.16 《福布斯》雜誌網絡版發表分析文章稱,法國巴黎上周五發生的恐怖襲擊凸顯出了社交媒體的利與弊。一方面,人們利用Facebook、Twitter向親人報平安,提供營救措施,表達對於巴黎人民的支持;但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也成為了虛假信息和仇恨言論的發布平臺。極端組織還利用社交媒體對襲擊大肆慶祝。
  • 美國民意調查:科技對經濟利大於弊,但社交媒體太糟糕
    據美國NBC News報導,根據NBC News/華爾街日報最新的的民意調查,美國公眾對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巨頭態度消極。大部分受訪者表示,這些網站不但沒有團結美國人民,反而起到了分裂國家的作用;不是在傳播新聞,而是在散布謠言。
  • 王亞男:馬航失聯客機的黑匣子到哪去了
    人民網北京4月8日電(實習生 李京陽)在今天晚上舉行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中,《航空知識》副主編王亞男在談到馬航失聯客機MH370定位和打撈時說,就目前對失聯飛機的搜救而言,如何搜索到黑匣子信號是關鍵。
  • 馬航客機失聯事件:從麗都到國都 兩天的「接機」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從麗都到國都:兩天的「接機」  作者 彭大偉  離馬航MH370失聯48小時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兩天來,記者穿梭於首都機場和馬航在北京安置乘客家屬、開發布會的麗都、國都等酒店,經歷了最漫長、最揪心的「接機」歷程。
  • 馬航客機「失聯時間」已出現五種說法
    新華社發晨報訊(記者 吳婷婷)昨天下午,在吉隆坡馬航失聯航班新聞發布會上,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敦·海珊表示,馬來西亞沒有任何隱瞞,並否認了此前有媒體報導飛機失聯後繼續飛行4小時一事。18時許,在北京麗都酒店馬航家屬見面會上,馬航首席商務官Hugh dunleavy通報稱,MH370航班最後傳回信號的時間為3月8日凌晨1時07分。
  • AirFlight航班追蹤軟體: 避免馬航MH370失聯事件重演
    原標題:AirFlight航班追蹤軟體: 避免馬航MH370失聯事件重演   http://www.jxnews.com.cn2015-06-18 15:46:51編輯:jxnews作者:楊鐵虎、賈姍  【字體:大 中 小】 【進入論壇】   訂江西手機報
  • 馬航客機失聯:泰國通緝使用假護照購票中間人
    泰國媒體說,科爾穆罕經常造訪泰國,在過去3年間,他時常通過芭堤雅一家名為「大地平線」的旅行社訂購機票。現階段,他涉嫌參與護照倒賣造假以及人口販賣活動。  400餘條不實消息被處理  晨報訊(記者 劉洋)昨天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透露,新浪微博共處理「馬航事件」中的不實信息400餘條,其中包括「越南通訊社宣稱失聯飛機已找到」等。  社區管理部門還依照《新浪微博社區公約》對惡意造謠、傳謠的用戶予以處罰。
  • 吉隆坡馬航總部見聞:算命師上門遭拒
    中新社吉隆坡3月11日電 題:吉隆坡馬航總部見聞:算命師上門遭拒  中新社記者 符永康 刁海洋  至11日,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已失聯超過三天,中新社記者當天探訪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馬航公司總部,獲悉該公司許多高層和員工均已投入失聯事件處置,門口往來不斷的車輛打破了吉隆坡郊區的平靜
  • 馬航失聯事件航空安全專家最新分析:不能排除恐怖襲擊
    馬航班機空中失聯事件示意圖(原圖來自:《東方早報》 製圖:張澤紅)九死一生的「失去聯絡」飛行中的航班與地面的聯絡客機上甚高頻天線和高頻天線的布置位置然而就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MH370航班幾乎是在一瞬間失去了所有的聯絡,沒有通話,也沒有緊急呼救,包括自動下行數據的ACARS系統也停止了發送。
  • 媒體刊文九問馬航:飛機到底去哪了?
    截至今天,馬航MH370客機失聯已達6天,雖然搜尋工作仍在繼續,但連日來馬航發布的一系列混亂消息,不禁讓人生疑。此外,馬軍方稱,曾在客機失聯後不久,在馬六甲海峽附近監測到不明飛行物,這也讓很多人懷疑該不明飛行物就是失聯客機。因此,京華時報記者將馬方發布的消息和馬媒體報導內容進行整合,基於此,對馬方提出九點質疑。
  • 馬來西亞航空一飛機失聯事件最新消息全紀錄(持續更新)
    「馬來西亞航空一飛機失聯」事件牽動國人心。根據現有公開報導,觀察者網以時間順序,為您整理了自首條航機失聯信息發布至9日凌晨的事件進展。最新消息:馬航稱仍未確定MH370航班下落,未獲飛機失事證據。【置頂】關於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目前的事實:一、航班仍然失聯,不知道在哪裡,無關於飛機失事或墜毀的確切消息。二、飛機上有227名乘客(其中中國大陸153人,中國臺灣1人),機組人員12名。
  • 馬航失聯第五年:一場說不出悲痛的離別.
    馬航MH370,在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失聯,客機上的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成員,全部與外界失去了聯繫。幾乎全世界的搜救隊伍,都參與了這場堪稱史詩級別的搜救行動當中,從搜尋漂浮物開始,到定位黑匣子,再到派出水下機器人,能用上的搜救手段幾乎都用上了。
  • 馬航MH370事件全程回顧
    最新消息,29日在印度洋附近的法屬留尼旺島海邊發現疑似馬航MH370飛機殘骸,這架失蹤1年多的航班再度引發廣泛關注。去年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突然失聯,多方搜索未果後,馬來西亞宣布飛機失事。自從飛機失聯後,重重謎團讓外界的猜疑日益加重。然而隨著搜尋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擴大,一些未解謎團的答案也不斷浮現。  客機高空突然失聯,真相是什麼?  在搜索工作進行的同時,國際輿論對馬航飛機失聯真相的猜測從未停止。馬來西亞官員在客機失聯17分鐘後,才發現班機從雷達上消失。這一消失謎團重重。是因為機械故障導致飛機墜毀?
  • 不滿馬航MH370報告結果,法國決定「插手」調查
    馬航MH370 視覺中國資料圖海外網8月7日電 7月30日,馬來西亞政府公布了一份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的調查報告,不過這本長達449頁的報告卻引發法國方面的質疑。法國政府決定將對該報告進行調查。據英國《每日快報》報導,近日,法國航空運輸監管機構批判了馬航MH370的調查報告,並認為該報告抹去了飛機有可能受損、飛行員在某種程度上應對飛機失聯負責的部分「流行論調」。就報告中的「不排除第三方非法幹預導致飛機墜毀」這一內容,法國方面認為此部分缺乏進一步闡述,並決定對報告中涉及的技術數據展開相關調查。
  • 瀋陽35歲小夥與馬航失聯航班擦肩而過
    原標題:瀋陽35歲小夥與馬航失聯航班擦肩而過   擔心北京早高峰的擁堵  計劃乘坐8日凌晨MH370航班的他,執意改籤  講經歷:同事姐夫在失聯飛機上  家人絕望開始準備葬禮  再乘機:情侶全程手挽著手  飛機落地機艙傳來歡呼聲  盼奇蹟:我回家了
  • 馬航乘客失聯後QQ曾上線電話可接通 但均無應答
    9日,邊亮偉給其哥哥打電話,前一晚還關機的手機當天已能接通供圖/cnsphoto   截至昨天21點,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下稱「馬航」)MH370次航班已失聯超過40個小時。昨天中午,有乘客家屬打通了此前曾處於關機狀態的失聯乘客的電話,但該電話一直無人接聽,且響鈴三聲後即被掛斷。馬航商務總裁證實該電話號碼確實可以打通,但無人接聽,這也是目前失聯飛機上唯一能接通的電話,目前馬航正與馬來西亞政府聯繫,以便儘快確認該電話的具體位置。
  • 港媒:內地網民越發依賴社交媒體 九成受訪者稱其利大於弊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7日報導,它們可能只是「社交媒體症候群」的表現——即生活越來越依賴於網絡互動。最新調查發現,在中國的7億多網民中,越來越多的人承認,長時間使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對他們的健康可能造成影響。然而,研究顯示,中國內地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成癮者並沒有停止使用社交媒體的打算。
  • 【反思媒體】馬航報導中翻譯錯誤導致的刷屏效應
    [摘要]馬航事件最初的翻譯錯誤是可原諒的,而之後暴露出的這種抄得理所應當的媒體作風才是大問題,它暴露當下媒體專業能力欠缺以及新聞倫理的模糊。我們需呼喚「具有獨立思考精神和能力的新聞人」。馬航MH370客機失聯已逾一月,現已進入搜尋黑匣子階段。筆者從本身專業角度出發,談談這次事件報導中幾個關鍵性的翻譯失準導致的傳統媒體和社交網絡中的「刷屏效應」。本次事件報導中,中國媒體的「被動轉發」態勢遭遇了民眾的普遍吐槽,當然一些主流媒體也都分別以「不掌握信息源」、「難以接近核心機密」、「報導地點」、「行業體制」等為理據進行過不是很有力的回應。
  • 社交媒體中情緒傳播與事實傳播的關係
    本文以該事件為例,分析在新浪微博這一社交媒體平臺上,情緒傳播與事實傳播之間的關係,並由此得出應對策略,即強化個體公共輿論意識、重塑網絡場域意見領袖及建立官方審核機制。 二、社交媒體對情緒傳播的影響 1.
  • 墜毀馬航MH17客機與3月失聯MH370屬同一機型
    新京報訊(記者 楊鋒)根據專業航空網站FlightAware和Airfleets等網站資料顯示,此次墜毀的馬航MH17客機機型為波音777-200ER,註冊號9M-MRD,於1997年7月交付馬航,與今年3月失聯的MH370為同一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