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鄉村振興成都「主幹」力量,中國天府農博園打響川魚金字招牌

2020-12-25 金融投資報

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以來,按照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要求,規劃建設農博小鎮、漁博小鎮、文博小鎮,大力發展新鄉村產業,打造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產城綜合體」、展示四川農業金字招牌的「博覽平臺」、領略天府農耕文明的「時代窗口」、展現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呈現「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

▲中國天府農博園

4月1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作明調研中國天府農博園,實地參觀調研了天府農博創新中心、通威(成都)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等點位,詳細了解了川魚產業發展情況。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春林,新津縣委書記唐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英元,縣委副書記丁鈺等領導參加調研。

目前,四川已將川魚產業振興納入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打造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新津川魚產業有什麼創新探索和發展特色?

新津圍繞全省「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依託中國天府農博園,大力發展稻漁、糧油、蔬菜等特色產業,形成以標準化池塘園區、工廠化養殖園區、規範化稻漁園區、休閒漁業園區為主的川魚產業。2019 年,全縣水產品總產量達 12600噸,漁業產值2.0億,水產業總產值6.3 億,漁業佔大農業比重為5.4%,人均水產品佔有32公斤,農民人均水產收入1185元。先後獲評「全省三農工作先進縣」「成都市三農工作先進縣」,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規劃試點縣」

▲新津千畝魚塘

1

● 強化園區規劃建設

結合新津養殖水域灘涂規劃,把水產產業納入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統籌布局和建設,打造產業綠色高端、產品生態安全、鏈條協同完善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 推進產業科技創新

探索出池塘內循環養殖、玻璃鋼循環水養殖、魚菜共生養殖、稻田底排汙循環養殖、無抗養殖等健康養殖模式,加強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及成果轉化。

● 打響川魚金字招牌

圍繞「新津黃辣丁」地理標誌產品發展特色漁業,全縣名特優養殖佔全縣總面積的35%左右,接待遊客1000萬人次以上,帶動旅遊綜合收入20多億元以上,黃辣丁品牌已享譽全國。

●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打造安西漁博小鎮,突出發展「漁業+」產業,串聯水產養殖、休閒垂釣、休閒旅遊,培育具有新津特色的水產產業鏈。

▲「新津黃辣丁」地理標誌產品

漁米坊農科總部及產業園項目

結合稻田綜合種養、魚菜共生、人工溼地等進行生態處理,探索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的現代稻漁綜合種養新模式、新業態。

▲新津漁米坊現代水產產業園項目意向圖

漁耕田循環農業魚菜共生項目

結合種植加養殖的方式,由此實現水中養魚、水上種菜,魚的排洩廢物成為植物的生產養料,植物生長則為魚類提供食物,真正做到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

▲漁耕田種養循環基地

中倫稻蝦共作生態種養項目

中倫農業「稻蝦共養」技術,可以讓水稻生長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小龍蝦的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餌料,同時,小龍蝦的排洩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從而有效控制了化肥農藥的使用。

▲中倫稻蝦

新津將深入踐行

「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

圍繞全省「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依託中國天府農博園

推動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

帶動輻射全川乃至全國

相關焦點

  • 新津:天府農博園打響川魚金字招牌
    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以來,按照「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要求,規劃建設農博小鎮、漁博小鎮、文博小鎮,大力發展新鄉村產業,打造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產城綜合體」、展示四川農業金字招牌的「博覽平臺」、領略天府農耕文明的「時代窗口」、展現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呈現「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
  • 聚焦特色稻漁產業 成都新津依託天府農博園打響川魚金字招牌
    中國天府農博園 供圖 新津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許藝丹):自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成都市新津縣以來,按照四川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要求,規劃建設農博小鎮、漁博小鎮、文博小鎮,大力發展新鄉村產業
  • 天府農博園 耕一塊鄉村振興「試驗田」
    這裡,是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以下簡稱「天府農博園」)管委會所在地。千畝向日葵,是建設中的天府農博園「農博島」的一部分。  去年8月,天府農博園落戶。兩年後,以張河村為核心區域、佔地129平方公裡的天府農博園將最終落成。屆時,這裡將成為四川農業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被打造為「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
  • 天府農博園「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獲市場和資本認可
    近期,定位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途遠公司獲得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交子遠洋(新津)新鄉村產業發展基金。這是鄉村振興解決方案提供商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的體現,也展現了成都新津「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 獲1億A輪融資 天府農博園「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獲市場和資本認可
    這是鄉村振興解決方案提供商獲得市場和資本認可的體現,也展現了新津「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天府農博園張河果園子共享農莊鄉村振興模式共享農莊激活「空心村」2018年,中國天府農博園落戶新津。
  • 藍城首入成都 以田園度假啟幕鄉村振興大美畫卷
    中國天府農博園 供圖 新津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劉世光):2019年,藍城集團攜手新津縣文旅投資集團打造的首個田園度假村——藍城·沐春風正式落子中國天府農博園核心區。作為一個產業內容多元化的農商文旅融合項目,藍城·沐春風項目總體規劃佔地面積約550畝,投資總額約3億元,規劃建設以農業為基礎、以川西林盤為載體的一站式鄉村度假田園綜合體。  該項目所在的中國天府農博園核心區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著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國天府農博園正積極推進13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建設。
  • 為什麼說成都新津探索出了一種「鄉村振興模式」?
    「中國很大,不過這個很大的國家,可以說只有兩塊地方:一塊是城市,另外一塊是鄉村。」這是《城鄉中國》開篇中的一段話。在實現了溫飽、實現了全面小康以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性、緊迫性無疑比以往更甚。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期各地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均把「鄉村振興」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 連江鄉村金字招牌!
    如今,駐村幹部已經成為連江一塊金字招牌。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洶洶來襲,「無須動員令,沒有請戰書」,全縣50名駐村幹部主動取消休假,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地奔赴各駐村點。一語成讖,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兩天後發布了關於防控疫情安全旅遊的倡議。
  • 2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來了!
    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省慶豐收活動在位於成都市新津區的天府農博園農博島主會場正式拉開帷幕2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發布1、成都市:沙渠悅來休閒農業黃金路線成都市區→沙渠街道稻鄉漁歌農業公園→安仁南岸美村→格林莊園→悅來向陽花農場→天府花溪谷→經懷遠、崇州回成都。
  • 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結果出爐
    ,反映了鄉村振興為老百姓生活所帶來的變化。伴著「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鼓點,9月22日下午,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新津天府農博園舉行。  「十大鄉村周末旅遊目的地」頒獎  花海賞景、綠道漫步、田間採摘、農事體驗、鄉村夜宿……創意農業與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成都拓寬農民創收的重要渠道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力量
  • 自貢大安區:提速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 卯足幹勁鑄造金字招牌
    人民網成都10月28日電 10月24日,自貢市大安區召開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百日攻堅」動員會,向全區幹部群眾吹響集結號,發出總攻令。號召大家下足背水一戰的決心,拿出攻堅拔寨的行動,逗硬軍令如山的鐵律,卯足幹勁,奮力拿下「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
  • 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途遠作共享農莊典型案例分享
    12月5日,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區)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研討會在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召開。途遠大客戶總經理劉仲剛在會上就途遠共享農莊案例作典型交流,「兩途一趣」鄉村振興模式引起與會者的關注。
  • 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亮相上海,又有多個展會落地成都
    推介會上,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與英富曼中國籤約,天府世界美容抗衰老大會計劃在2021年10月落地西博城,規模預計1萬平方米;與英富曼中國籤約,落地天府Go時尚生活節,計劃2020年11月27—29日落地西博城,規模預計5萬平方米。
  • 推進城鄉融合 實現鄉村振興丨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探討交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戰略目標、任務、路徑和縣域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為全國鄉村振興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構建現代農業生態圈,創新城鄉社區治理,走出了一條具有成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鄉村振興的中國模式——成都和盛田園東方綜合體
     那麼,目前核心的問題是鄉村要振興,但鄉村振興一定得是「城鄉協同」,這是我的導師跟我反覆討論以後我們用的一個詞,就是因為現在都在叫鄉村振興,城鄉融合,我覺得這一定是有區位和地段概念的,我們習慣用「協同」這個詞。
  • 12大類獎項揭曉 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頒獎
    四川在線記者 陳昊 楊樹 張紅霞9月22日下午,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新津天府農博園舉行。從2018年至今,成都市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屆。成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潘斌介紹,舉辦評選活動,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成都市的鄉村振興工作,尋找好案例、樹立好榜樣、講述好故事、推廣好經驗、提煉好模式、傳播好方法,探索鄉村振興的成都路徑。今年首次設置了「十大農村手工藝大師」「十佳返鄉創業女帶頭人」「十大人居環境優美村」獎項的評選,獎項設置擴大了鄉村振興外延,涉及整個農業農村領域,更全面地展示了鄉村振興成果。
  • 「共享農莊」助力脫貧攻堅 成都新津在中央黨校分享扶貧奔康經驗
    天府農博主展館效果圖  天府農博園  打造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  2018年6月,四川省委決定在新津創辦中國天府農博園,作為四川農博會永久舉辦地,打造「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新津縣提出「生態打底、綠道串聯,博覽創新、建築點睛,科技引領、人才支撐,產業發展、村社復興」發展策略。
  • 加快民宿產業發展 助推鄉村嬗變振興
    近年來,碧峰峽鎮以「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帶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為藍圖,通過整村推進,實施民宿提升項目,實現民宿差異化發展,在豐富景區遊客住宿體驗和選擇的同時,拉動經濟增長。  2018年初,當地黨委政府實施民宿提升、打造特色旅遊項目,結合熊貓文化、傳統歷史、鄉村田園等本地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建成別具風格、特色突出的主題民宿。
  • 感受大美公園城市 巴西青年大V追訪成都
    峰會前夕,為推動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鑑,讓文化交流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的友誼橋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升成都的國際傳播影響力,「世界熊貓青年記者追成都」系列活動正式啟動。10餘名巴西青年大V代表團,正是首批「世界熊貓青年記者」。
  • 成都天府農博島音樂節來了,去稻浪中「搖擺」起來!
    爵士、藍調、搖滾、嘻哈、說唱……但在今天多了一份自然風光,多了一道田園美景,2020首屆中國新鄉村天府農博島音樂節活動正式開啟。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不僅有知名樂隊和音樂人登場,音樂節也採用高級別、高水準的舞臺效果,震撼的音響、絢麗的舞檯燈光動人心魄的音樂、炫酷十足的燈光和舞美,讓位於新津的天府農業博覽園活力十足,現場熱浪翻天。在昨天的首場演出,除了強大的演出嘉賓陣容極具現代藝術感的現場,那些參加音樂節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現場觀眾揮舞著手中的國旗,與樂隊們一起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