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頹、政府補助不斷 熊貓乳品發力奶酪能否破局?

2021-01-18 人民資訊

未來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凌萌)近日,熊貓乳品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因收到與收益相關的900萬元政府補助未及時信披,熊貓乳品及公司3名董事收到證監會浙江監管局下發的警示函。

未來網記者梳理後發現,近年來,熊貓乳品獲得政府補助不斷。有著「煉乳第一股」之稱的熊貓乳品,為何頻頻接受政府補助?巨額資金補助又用在哪裡?上市光芒籠罩下,熊貓乳品實則難掩隱憂,業績頹勢早已初現端倪。此外,面對巨頭搶灘、競爭激烈的奶酪市場,熊貓乳品此番發力能否成功破局?

 上市數月即收監管函,政府補助不斷

2020年10月,依靠「煉乳」這一細分市場,熊貓乳品在乳品賽道上突出重圍,於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被業內稱為「煉乳第一股」。

然而,上市僅數月時間,熊貓乳品就收到了一封來自證監會的監管函。

1月11日,熊貓乳品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2020年10月29日,熊貓乳品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900萬元,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13.51%,但直到11月25日才進行披露,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由於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熊貓乳品及公司3名董事收到證監會浙江監管局下發的警示函。

2020年12月31日,熊貓乳品披露的另一則公告顯示,公司於當日收到政府的財政資金獎勵928.5萬元。

上市短短3個月內,熊貓乳品接受政府補助的次數已達2次。記者梳理後發現,這一問題並非偶然,長期以來,熊貓乳品接受政府補助事件頻頻發生。

同時,這份公告也披露了自2020年以來,熊貓乳品及其子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除2020年11月已披露過的政府補助之外,2020年1月1日至本公告披露日期間,熊貓乳品及全資子公司山東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南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漢洋乳品原料有限公司累計收到政府補助款合計1491.16元人民幣,佔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22.39%,均屬於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其招股書內容也顯示,熊貓乳品2017—2019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908.4萬、576.6萬、553.2萬,分別佔當期淨利潤的10.4%、6.1%、8.3%。

一個存有疑問的點在於,作為行業領軍者,熊貓乳品為何頻頻接受政府的高額補助?

實際上,熊貓乳品的經營業績或早已給出了答案。

招股書截圖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熊貓乳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34億元、6.02億元、6.04億元,2018年及2019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2.73%、0.33%;淨利潤分別為0.88億元、0.96億元、0.68億元,2018年及2019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9.09%、-29.17%。

不難看出,2019年,熊貓乳品的經營業績已難掩下頹之勢。從數據來看,儘管近年來熊貓乳品的營業收入仍呈增長趨勢,但背後卻隱藏著營收增速放緩的問題。2019年,熊貓乳品的淨利潤更是大幅滑落,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對於業績的下滑,熊貓乳品在招股書中給出了解釋,稱主要由於2018年以來,公司陸續推出新產品,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並持續擴大銷售團隊規模,導致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明顯上升。

然而,2020年前三季度,熊貓乳品增收不增利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第三季度末,熊貓乳品營業收入為4.37億元,同比增長6.98%;淨利潤為0.38億元,同比下滑4.73%。

產品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大客戶

即便順利搭乘2020年「IPO末班車」,熊貓乳品的三季報成績依然沒有明顯起色。在招股書上,熊貓乳品就這一問題給出了回應。

熊貓乳品在招股書中坦承,公司主要產品煉乳,奶油、奶酪等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存在產品種類相對單一的風險。而這或為造成其業績增速緩慢的重要因素。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濃縮乳製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7.95%、75.15%以及72.03%,主要為煉乳產品的銷售收入。

熊貓乳品表示,如果未來煉乳產品市場規模萎縮,煉乳產品價格下降或者公司無法維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將會對公司的收入規模產生不利影響。

招股書截圖

事實上,這種風險正在來臨。2017—2019年,熊貓乳品的濃縮乳製品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0.54%、40.00%和 36.04%,整體呈下降趨勢。分品類來看,2017—2019年,熊貓乳品甜煉乳毛利率從43.34%下降至41.11%,淡煉乳毛利率則從31.13%下降至15.27%。

熊貓乳品解釋稱,公司2017—2019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受濃縮乳製品毛利率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業績受諸多因素影響,無法單純以此來判斷後期公司的業績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銷售區域過於集中以及長期對大客戶香飄飄的依賴,也成為熊貓乳品招股書重點提示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在華東和華南地區的銷售收入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70%左右,其他地區的收入佔比均未超過10%。

同時,熊貓乳品在招股書中指出,2017—2019年,香飄飄分別以5875.4萬元、7421.51萬元、5387.31萬元的採購總額成為公司的第一大客戶,佔其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1.00%、12.34%和8.92%。

顯然,香飄飄對於熊貓乳品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香飄飄在2019年的採購金額較2018年出現大幅下降,降幅達到27.41%。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熊貓乳品太依託香飄飄的業績,後續風險很高,一旦香飄飄髮展不利,將直接影響熊貓乳品的表現。」

熊貓乳品也在招股書中指出,如果未來香飄飄自身經營情況發生不利變化或者香飄飄選擇其他煉乳產品供應商,導致其向公司的採購金額減少,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而對於香飄飄削減採購金額的緣由,熊貓乳品並未在招股書中展開解釋。

另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熊貓乳品近年來接受的高額資金補助都用在哪些方面?

招股書截圖

從招股書中披露的報告期內費用構成,記者發現了端倪。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熊貓乳品費用分別為6451.04萬元、8573.37萬元、9831.16萬元。從費用構成情況來看,2017—2019年,熊貓乳品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578.51萬元、4404.59萬元、5371.5萬元,佔各期費用的比重分別為40.1%、51.38%、54.64%,佔比高達一半。

而據熊貓乳品的回應,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的提升主要系營銷團隊規模的擴大、銷售人員人數的增加,導致差旅費、廣告宣傳費、業務招待費等費用的提升所致。

巨頭搶灘,熊貓乳品發力奶酪能否破局?

自1996年成立以來,熊貓乳品在「煉乳」行業已深耕近25個年頭。作為一家「老字號」品牌,熊貓乳品主要從事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等。也許是意識到了產品品類過於單一的短板,熊貓乳品開始向奶酪市場發力。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熊貓乳品的奶酪銷售收入分別為171.35萬元、585.59萬元、2268.17萬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0.47%、1.3%、5.24%。

不難看出,2018—2019年,熊貓乳品的奶酪銷售收入取得高速增長。2018年及2019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41.75%、287.33%。

實際上,熊貓乳品正式布局奶酪市場,要從2018年說起。這一年,熊貓乳品成立奶酪事業部,負責奶酪等新產品在各個應用領域的推廣與銷售。此外,其位於山東的生產基地也開始投入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熊貓乳品,國內乳業巨頭也紛紛加碼奶酪事業。2018年,伊利成立奶酪事業部,推出「妙芝」手撕奶酪;同年,蒙牛成立奶酪事業部,業績全年增速達66%;2020年3月,蒙牛還擬3.15億元認購「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8.81%的股份。巨頭在奶酪賽道上的加碼布局,均給熊貓乳品在擴充產品品類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對於奶酪賽道激烈的品牌競爭,熊貓乳品則表示,未來3年,公司將以煉乳、奶酪、稀奶油等特色乳品為核心業務,以植物基食品和營養保健食品為相關多元化業務,並通過打造優秀人才團隊、有節奏進行資本運作、機制與管理創新、開拓新零售渠道,實現預期目標。

巨頭搶灘,熊貓乳品發力奶酪究竟能否破局?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熊貓乳品主營的煉乳業務長期針對B端客戶,當轉型嘗試C端奶酪和煉乳業務時,將面臨巨大的市場投入,如果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則業績「必有一劫。」

「從供應鏈上看,由於國內不具備上遊產業鏈,因此奶酪生產成本較高。從宏觀環境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恐影響熊貓乳品新品的擴展速度。」宋亮表示。

至於熊貓乳品的後續發展問題,宋亮則建議還是要聚焦細分市場領域。「不要考慮橫向擴張,因為熊貓乳品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中國市場目前已經同質化,做細分對於企業來說還是有價值的,專業做好To B業務,可能的話去做一些資源布局。」

宋亮補充道,資源布局主要體現在奶源上,濃縮乳企業應加大海外資源布局,利用海外奶源價格便宜,奶源質量好,組織做進口貿易;另外可以加大跨境購銷售,針對家庭烘焙業務。

相關焦點

  • 熊貓乳品引入知名品牌營銷機構發力奶酪市場 奶酪品牌國產化提速
    來源:壹財信經過兩年多積累沉澱,濃縮乳製品龍頭企業熊貓乳品在奶酪板塊的布局已悄然進入加速階段。而進軍奶酪市場也意味著公司從To B領域切入To C市場的開端,在新零售風口下,老字號品牌能否在奶酪領域續寫傳奇也給市場帶來諸多期待。有消息稱,熊貓乳品引入知名品牌營銷策劃機構上海卓樸營銷策劃團隊,將就熊貓乳品奶酪產品品牌營銷策劃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 上市在即, 「煉乳老二」熊貓乳品能逆襲嗎?
    歷經重重波折,熊貓乳品終於將如願上市。10月16日,熊貓乳品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這家以煉乳、奶酪、稀奶油等產品為主的乳製品企業,在國內的煉乳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熊貓乳品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登上黑榜。這也讓業內有所擔憂,登陸資本市場的熊貓乳品能否經得住市場檢驗?
  • 熊貓乳品IPO診斷報告:國內第二煉乳品牌 產能利用率走低
    熊貓乳品所屬乳製品製造業,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甜煉乳、淡煉乳、奶酪和植物蛋白飲料。 3月6日,因「經營發展戰略需要」宣布終止IPO的一年後,熊貓乳品再次向A股市場發起衝擊,擬在創業板上市。在國內乳製品行業銷量走低的背景下,熊貓乳品仍大規模擴產,而其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卻不斷走低。
  • 研究| 熊貓乳品:乳品貿易縮水近3億元 煉乳開倒車跨界植物飲料大虧
    而自詡「國內煉乳領域的領軍企業」的熊貓乳品,此番上市能否乘風破浪?  而近幾年,熊貓乳品營收增速放緩,2019年淨利潤陷入負增長。在這背後,熊貓乳品曾歷經「改弦易轍」,昔日第一大業務如今營收縮水近3億元,變「輔助業務」。值得注意的是,其目前主要產品煉乳行業或面臨市場規模狹小僅30億元的「窘境」。「雪上加霜」的是,其近兩年新推產品市場份額已由國際品牌盤踞,其未來如何開拓市場?
  • 2分鐘讀財報|熊貓乳品IPO:產能利用率連降 募資5.5億擴產存疑
    不久前,「乳品大王」熊貓乳品再次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衝刺A股。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集5.5億元資金用於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製品生產項目、濟陽二期年產2萬噸濃縮乳製品項目和營銷中心項目。公司稱,項目投產後預計新增煉乳產能1.6萬噸、奶酪產能5000噸、奶油5000噸,從目前的產能利用率來看,募資新增產能能否被消化存疑。
  • 熊貓乳品創業板發行上市獲受理:系國產第二煉乳品牌 香飄飄為主要...
    挖貝網 6月30日消息,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熊貓乳品」)創業板發行上市獲得受理。熊貓乳品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100.00萬股,佔公司發行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低於25.00%。
  • 老字號煉乳熊貓乳品二度IPO 香飄飄是其最大客戶
    原標題:老字號煉乳熊貓乳品二度IPO,香飄飄是其最大客戶國內煉乳企業熊貓乳品,準備再度進軍深交所創業板。熊貓乳品成立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熊貓」牌系列調製甜煉乳、全脂甜煉乳等。根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公司煉乳產品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是國內第二大煉乳品牌。而熊貓乳品的資本之路幾經波折。
  • 三元和雅士利等多乳企患政府補助依賴症 該如何斷奶?
    有趣的是,三元在財報中的一番說辭,似乎也表現了其對政府補助的依賴。  在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中,三元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即2016年中期報告)的累計淨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重大變動。  「上期子公司河北三元收到1億元河北省乳粉企業發展補貼,本期無此項政府補助,利潤同比下降。」對於原因之一,三元坦言。
  • 熊貓乳品A股上市:致力打造國內一流煉乳領域企業
    &nbsp&nbsp&nbsp&nbsp熊貓乳品成立於1996年,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熊貓」牌系列調製甜煉乳、全脂甜煉乳、調製淡煉乳、全脂淡煉乳、甜奶醬、馬蘇裡拉奶酪、奶酪棒、稀奶油等,廣泛應用於餐飲、烘焙、飲品、食品加工和家庭消費等領域。
  • 熊貓乳品——專注煉奶20年
    來源:吳國平財經主營: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熊貓」牌系列調製甜煉乳、全脂甜煉乳、調製淡煉乳、全脂淡煉乳、甜奶醬、馬蘇裡拉奶酪、奶酪棒、稀奶油等,廣泛應用於餐飲、烘焙、飲品、食品加工和家庭消費等領域。
  • 債臺高築股價下跌32%,新希望乳業如何破局?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淨利潤中,政府補助佔了30%,且近幾年這一比例在節節攀升。在半年報中,新乳業稱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共運輸受阻,消費者出行意願降低,學校延遲開學,對乳製品的消費造成了較大衝擊,因此造成業績下滑。然而通過分析近年來新乳業的經營狀況,即使剔除了疫情因素,新乳業的情況仍不樂觀。
  • 妙可藍多陷業績泥潭,奶酪第一股打臉,柴琇迴避什麼?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優化乳品結構,發展奶酪等幹乳製品。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也表示,要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同時發力,加快推動奶酪發展上臺階,實現中國奶業的全面振興。在穩定發展液態奶同時,把奶酪培育成乳製品新的消費增長點,讓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酪」轉變。
  • 奶酪市場硝煙四起,國產品牌能否趕超國貨?
    毋庸置疑,奶酪會成為乳品行業最具潛力的一個細分品類,無疑也會成為國產老品牌下一個增長點或者新品牌迅速崛起的機會點。這麼大塊肥肉,誰看了不想咬上一口。隨著進口奶酪品牌對中國市場多年的教育,消費者的接受度正在提高;消費水平的提高,更為奶酪的增長提供了保證;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使得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信任不斷劇增。今天的消費者,在同時面對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時,選擇國產品牌的機率不會比進口品牌的低,這是民族給予他們的自信。
  • 熊貓乳品:實控人現身毒奶粉公司 自建奶源基地折戟產品質量存隱憂
    此外,而熊貓乳品與曾「毒奶粉」被立案的公司關係或「不一般」,而熊貓乳品「撇清」關係背後,其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一、上海熊貓售「毒奶粉」,熊貓乳品忙「撇清」關係  2009年,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熊貓」)因售賣三聚氰胺超標產品被立案調查,熊貓乳品緊急「撇清」關係。
  • 蒙牛終究還是吃下了這塊「奶酪」
    此外,蒙牛還以現金4.58億元對妙可藍多的奶酪業務主體吉林廣澤乳品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認購了該公司42.88%的股權。按照當時的約定,蒙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將這部分股權轉換為妙可藍多的股權。到了3月份,蒙牛又迎來了繼續增資的機會,根據當時的預案,蒙牛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妙可藍多的定增,認購2078萬股,交易完成後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8.8%。
  • 深度 ∣ 睿農研究:2019年第一季度乳品行業市場分析
    在乳品的細分類別中,嬰幼兒奶粉和奶酪是的增長值得關注,飛鶴是國產嬰幼兒奶粉中第一個超百億的品牌;而奶酪行業的快速增長,已經吸引了包括本土乳企和外資品牌的積極市場運作,未來可期。行業增長率已經連續多年5%以下的個位數增長,整個乳品行業總量封頂效應已經初步顯現。2019年,如何在相對穩定的存量市場中取得增長和持續發展,考驗著每一個乳品企業。
  • 經濟日報:奶業振興不妨「動動」奶酪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優化乳品結構,發展奶酪等幹乳製品。」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論壇上表示,要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同時發力,加快推動奶酪發展上臺階,實現中國奶業的全面振興。在穩定發展液態奶同時,把奶酪培育成乳製品新的消費增長點,讓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酪」轉變。
  • 農副產品概念股中的「熊貓」即將形成金叉
    而農副產品概念股中的「熊貓乳品」即將形成金叉。熊貓乳品主營濃縮乳製品,近端次新股,股性活躍,近期無股份減持壓力,量能有效放大,即將形成金叉,後市看漲。熊貓乳品(300898):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
  • 「路演」熊貓乳品:產品已在主要線下奶茶店品牌中廣泛使用
    來源:全景網全景網9月28日訊 熊貓乳品(300898)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一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中信證券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總監、保薦代表人丁旭東介紹,目前公司產品已在主要線下奶茶店品牌中廣泛使用。
  • 奶酪需求增長迅速 奶粉企業加大布局力度
    如今,奶酪正成為乳品行業的新寵,不少品牌都想從中分一杯羹。2018年,伊利增加健康飲品及奶酪事業部,蒙牛設立奶酪事業部發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飲奶酪三大業務。不久前,光明也推出了新品兒童奶酪棒。除了需求上的增長,國家在政策上也促進奶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