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市場硝煙四起,國產品牌能否趕超國貨?

2020-12-19 品牌新內參

奶酪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再一次發生變化。

1993年成立的伊利和1999年成立的蒙牛,經過20多年的穩紮穩打,在液態牛奶市場可謂是毫無對手。

但在乳業的細分品類——奶酪市場,在長期被進口品牌主導的情況下,兩位巨頭發展的卻並不順利。

早在2006年就進軍奶酪市場的蒙牛,2017年前一直都未能盈利。

在2018年,兩位巨頭紛紛又再次加大資源投入,市場上更是活躍著妙可藍多、吉士汀等新後起之秀。

這意味著,國產奶酪與進口奶酪必有一場大戰。

01

被譽為「奶黃金」的奶酪

是一塊偌大的肥肉

奶酪又名芝士,因其營養價值高、附加值高等特點而被譽為「奶黃金」,據相關介紹,生產1公斤奶酪大約需要10公斤牛奶,其高度濃縮了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鈣、不飽和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品種風味豐富、食用方法多樣。

但與西方有著食用奶酪傳統的國家和區域相比,由於飲食習慣、消費水平等原因,我國奶酪產業起步晚、規模小。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奶酪消費量約為10萬噸,人均奶酪消費量0.1公斤;而在全球奶酪消費最高的歐盟,人均消費量達到18.7公斤。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和韓國奶酪人均消費量已經分別達到了2.4公斤和3.1公斤。

低消費量的背後,是巨大的增長空間。

近年來由於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進口品牌對市場的教育,消費多元化趨勢愈加明顯、青少年和兒童對奶酪這一品類認可度高等原因,中國奶酪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零售奶酪終端市場規模約65.5億元,2010-2019年複合增速達到22%,預計2024年將達到112億元,預計2020-2024年年均複合增速12%。

毋庸置疑,奶酪會成為乳品行業最具潛力的一個細分品類,無疑也會成為國產老品牌下一個增長點或者新品牌迅速崛起的機會點。

這麼大塊肥肉,誰看了不想咬上一口。

02

進口品牌呼風喚雨的時代

已經過去了

1997 年,法國奶酪巨頭保健然集團出資在天津成立奶酪廠,百吉福成為國內第一個外商獨資的生產奶酪產品的品牌,並開始建立銷售渠道,至此,開啟了攻城拔寨之路。

在歐美被視為日常食物的奶酪,對當時的中國消費者來說,認知度和接受度都不高,人們一度認為奶酪是國外的,認為進口品牌的品質更好。

更關鍵的是,當時的中國企業生產奶酪的技術並不成熟,加之對市場的不夠重視,主要的資源和精力都放在了液態奶業務上,這就給了進口品牌佔據國內市場的良好機會。

於是,百吉福憑藉著產品優勢、技術優勢以及對中國消費者口味的把握,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成了奶酪細分品類的領導者。

之後,2007年進入中國的樂芝牛、2013年進入中國的安佳,都瓜分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一時間,奶酪市場成了進口品牌的天下,國產品牌只能分得一杯很小的羹。

但是,今天的市場環境早已發生了變化。

隨著進口奶酪品牌對中國市場多年的教育,消費者的接受度正在提高;消費水平的提高,更為奶酪的增長提供了保證;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使得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信任不斷劇增。

今天的消費者,在同時面對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時,選擇國產品牌的機率不會比進口品牌的低,這是民族給予他們的自信。

時代賦予的力量正在從進口品牌轉移到國產品牌。

03

國產品牌紛紛發力

進口品牌岌岌可危

2018年,國產乳業巨頭紛紛發力,蒙牛設立了奶酪事業部發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飲奶酪三大業務;伊利則在同年增加了健康飲品及奶酪事業部,推出「妙手」奶酪。

蒙牛伊利深耕乳品行業20多年,因為在奶酪市場上沒有絕對的聚焦資源,所以難以有在液態牛奶市場那樣傲人的成績,但其不可撼動的渠道能力依然不容小覷。

但是新銳品牌妙可藍多和吉士汀卻紛紛聚焦資源全力搶佔奶酪市場,有著不在奶酪市場搶食一口肉就誓不罷休的決心和魄力。畢竟,對它們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成立於2014年的吉士汀建立了一流的奶酪研發設備,試圖在兒童奶酪和佐餐奶酪的基礎上撕開另一個口子,開創奶酪零食新的細分市場。

早在2008年就有過奶酪經驗的妙可藍多,在奶酪市場的這盤棋上,更是全力以赴,妙可藍多在2017年開啟奶酪零售戰略,全力聚焦奶酪市場,完成主營業務向以奶酪為核心的乳製品業務的轉型。

二者在產品創新和品牌營銷上,也可謂是另闢蹊徑。

妙可藍多目前已建有4家工廠,覆蓋中國南北地區,除此之外,公司還在繼續投入建設奶酪產能,若全部產能達產,產能可達約9萬噸,規模顯著。在產品上,打造出了馬蘇裡拉和奶酪棒等多款明星產品;在渠道上,快速布局全國市場,終端數量已發展至20萬家。

而吉士汀也在努力追趕,花3億元在廈門建立集奶酪研發、生產、文化體驗為一體的一流現代化奶酪工廠,聘請全球著名的奶酪研發專家擔任研發總監,採用紐西蘭最優質的奶源。

在推廣上,二者都意識到了目前在消費者心智中,還沒有奶酪第一品牌或者強勢品牌,線上雖然能帶來一些即時的銷量,但卻無法構建品牌的長期優勢,無法短時間內迅速提升知名度。

於是紛紛選擇與能夠覆蓋3億城市主流人口的電梯媒體分眾傳媒合作,通過分眾中心化引爆,並持續的飽和攻擊,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創建了強勢的品牌認知,拉高了品牌勢能。

事實證明,在產品渠道和品牌上的打法是非常正確的,在2019年,據相關數據顯示,妙可藍多在奶酪零售市場的佔有率成為國產品牌之最,吉士汀也正在強勢崛起

一時間,在奶酪市場上,形成了以妙可藍多為主導,蒙牛伊利吉士汀等品牌緊跟其後,互補共強的國產奶酪陣營。

反觀百吉福、安佳、樂芝牛等進口品牌,在這個消費者選擇極為廣泛、需求不斷變化的時代,在品牌營銷上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依靠的還是之前打下的江山。

江山易打卻難守,不努力就要落後,這是鐵律。在2019年的「618」、「雙十一」電商購物節的活動中,妙可藍多更是超過行業其他品牌,一舉拿下天貓、京東同類目銷量雙冠王的優異成績,增長勢頭十分強勁。

當然,今天的國產奶酪與進口奶酪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對產品的不斷創新、對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洞察、對渠道的不斷深耕、對品牌的不斷積累,國產奶酪趕超進口奶酪大有可能。

如果過去十年,中國奶酪市場是進口品牌的天下,那麼未來十年,國產品牌有望奪回江山。

相關焦點

  • 國貨浪潮之下,國產香水品牌能否成功崛起?
    隨著國貨崛起,在香水領域,國產品牌能夠成功突圍嗎?生產鏈條上的困難香水市場裡,歐美品牌佔據了極為強勢的地位。儘管中國香水市場有不少新興品牌,但定位和定價都集中於中低端,難以撬動歐美集團穩固的護城河。很長一段時間裡,消費者眼中的國產香水品牌,幾乎是「抄襲」、「廉價」的代名詞。
  • 熊貓乳品引入知名品牌營銷機構發力奶酪市場 奶酪品牌國產化提速
    來源:壹財信經過兩年多積累沉澱,濃縮乳製品龍頭企業熊貓乳品在奶酪板塊的布局已悄然進入加速階段。而進軍奶酪市場也意味著公司從To B領域切入To C市場的開端,在新零售風口下,老字號品牌能否在奶酪領域續寫傳奇也給市場帶來諸多期待。有消息稱,熊貓乳品引入知名品牌營銷策劃機構上海卓樸營銷策劃團隊,將就熊貓乳品奶酪產品品牌營銷策劃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 這兩個品牌的牙膏,很多人以為是國貨,其實是外國品牌!
    而說到牙膏的品牌,大家最熟悉的無外乎雲南白藥、黑人、佳潔士、高露潔幾種。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幾個品牌的牙膏在市面上最常見,所以留給消費者的印象比較深。但是很多消費者卻不知道,有許多自己以為是國產品牌的牙膏,其實都是外國品牌。
  • 外來資本入侵中國市場,那些被誤認為是國貨的洋品牌,你知道嗎?
    而有的人會說我只支持國貨,比如咖啡要喝雀巢的,冰激凌要吃八喜的,牙膏要用中華的。但事實這些通通不是中國的品牌。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民族品牌的商品其實已經變成了洋品牌。 首先來看看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耳熟能詳的國貨品牌已經淪為洋品牌。
  • 國貨牙膏反攻洋品牌,雲南白藥立下首功
    提及國貨品牌牙膏,很多中國牙膏企業都心中有痛。此前,外資品牌強勢殺入中國市場,如入無人之境,國貨品牌節節潰退,日漸沒落。目前牙膏市場進入紅海期,高露潔、佳潔士、黑人、中華等外資品牌佔據七成左右市場份額,而雲南白藥等本土品牌僅擁有三成左右。可喜的是,雲南白藥帶領國貨開始反攻洋品牌,用14年幫國貨一雪恥辱,先後戰勝佳潔士、黑人,重新奪回了中國市場第一。
  • 銷量曾趕超可口可樂,真正的國貨之光,卻只有這代中國人喝過它
    一說起飲料,各位腦子裡首先蹦出的是哪一種品牌的飲料呢?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這樣的碳酸飲料還是脈動、紅牛這樣的功能性飲料?說來可笑,這些飲料品牌都是外國品牌,沒有一個真正咱們中國人自己的品牌。可是,誰能想到,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有一種國產飲料在中國市場上叱吒風雲,腳踢可口可樂,拳打百事可樂,為中國人掙足了面子,可謂是真正的國貨之光!1984年8月,美國洛杉磯將舉辦第23屆奧運會,而這時的國家體委還沒有決定中國代表團的指定飲料是什麼,聰明的李經緯看到了巨大的產品宣傳機會。
  •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來源:九度視頻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擁有14億超大消費市場,中國市場逐漸成為各國企業的「香餑餑」。而有些外國企業,更是早早看中了中國的發展,趕在幾十年前就「紮根」中國,甚至年輕一代的人,都以為他們是國貨品牌。
  • 國產快消品在品質和用戶好評兩個維度超越洋品牌
    生活用品選國貨:品質趕超國際大牌,成為消費者心頭好近年來,「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幾乎成為了「國潮青年」的日常。而「國貨當自強」也蔓延到了各個領域。市場上品質精益求精的優質國產品牌不斷湧現,消費者的信任度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極大提高,綜合京東超市2018年度排行榜來看,國產品牌都有著強勁表現。
  • 這些國產原創化妝品牌人氣超過雅詩蘭黛,還不知道的恐怕已淪為「老...
    從1996年中國引進第一隻美寶蓮口紅開始,歐美、日韓的美妝護膚品牌風捲殘雲般瓜分國內市場,國貨品牌近20年幾乎沒有立錐之地。加之長期以來,國內化妝品產業以低端的代加工服務業態為主,相應的市場監管又滯後,國內消費者對國貨化妝品牌的「信任危機」催生了一味追求「洋貨」的購物心理和實踐。
  • 國產快消品在品質和消費者好評兩個維度超越國外品牌
    生活用品選國貨:品質趕超國際大牌,成為消費者心頭好近年來,「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幾乎成為了「國潮青年」的日常。而「國貨當自強」也蔓延到了各個領域。市場上品質精益求精的優質國產品牌不斷湧現,消費者的信任度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極大提高,綜合京東超市2018年度排行榜來看,國產品牌都有著強勁表現。
  • 央視CCTV2走訪國產紙尿褲市場:國產品牌前景看好,倍康為中國製造正名
    可期的市場前景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粗略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大概有近2000多個紙尿褲品牌,並且每天都不斷有新的品牌進入。 國產紙尿褲市場現狀如何?90後新生代父母對待國產與進口品牌的態度都有哪些變化?國產紙尿褲品牌與進口紙尿褲品牌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國產紙尿褲要怎麼做,才能進行趕超?
  • 借鑑日本百年奶酪品牌,本土奶酪零售市場如何取得新突破?
    本土品牌佔據口味和下沉市場優勢,未來崛起可期國內奶酪市場進口依賴度較高,目前外資品牌佔據主導地位。從生產端看,2000年以前國內的大型乳製品廠商中僅有三元食品涉足奶酪生產。國內借鑑:奶酪行業品牌先發優勢作用顯著,亟待本土品牌崛起先發優勢顯著、龍頭品牌強者恆強,本土品牌憑藉本土化優勢將最終主導市場。縱觀雪印乳業百年發展歷史可以看到,雖然雪印在發展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多次的重組合併和分拆,但其在奶酪行業中品牌先發優勢一旦確立後龍頭地位一直穩固。
  • 小小奶酪棒,撬動奶酪千億市場需求
    同時由於奶酪需要低溫儲存運輸,目前以一二線城市的成熟銷售渠道為主。隨著奶酪棒等普適品種的放量以及奶酪常溫化和消費習慣的逐步養成,市場渠道將快速下沉。國內廠商正憑藉對國人消費偏好的理解以及對下沉渠道開拓的優勢快速崛起,有望實現對外資品牌的趕超。
  • 國貨美妝品牌後來居上: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據騰訊發布的《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妝品牌已佔56%的市場份額;從消費者購買意願來看,42%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國貨美妝品牌,九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再次購買國貨美妝。根據聚划算發布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彩妝消費趨勢報告》數據,在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國產平價彩妝的消費者滲透率超過九成,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唇膏、口紅銷量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60%。國貨美妝品牌後來居上的背後,中國化妝品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
  • 吉士汀奶酪逆風翻盤的背後,究竟做對了什麼?
    近年來,中國乳品消費正在快速步入奶酪時代,而中國奶酪市場卻長期由進口奶酪品牌佔據主導地位。自2018年起,國產奶酪品牌也開始全面發力,與進口品牌形成正面交鋒態勢。2018年,伊利和蒙牛皆成立奶酪事業部;2019年,妙可藍多狂砸廣告;2019年底,國產奶酪黑馬吉士汀橫空出世……2020年,讓整個市場叫衰的新冠疫情,卻成為了國產奶酪品牌的助推器。
  • 國產滑雪板品牌9010開啟中國滑雪界的國貨逆襲模式
    中國第一個國產單板滑雪板品牌9010在2016年9月10日迎來10周年慶,該品牌於2003年正式註冊成立,2006年出品中國第一部滑雪大電影「由來已久」並正式成為國產雪板第一品牌至今,走過了10個年頭,並在2022年冬奧會帶來的冰雪運動大發展的契機下,重新換發光彩。
  • 電商數據:品牌差異下國貨美妝的秘密武器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美妝市場被如L'OREAL PARIS、LANCOME、EsteeLauder等國際品牌主導,但是這一切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至2019年末,騰訊出品的《2019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已佔中國美妝市場56%。國產美妝品牌的成功,到底做對了什麼?
  • 貝特佳羊奶粉蓓諾臻打造國貨奶粉IP,現已加入「國貨品牌計劃」
    本網12月2日訊 國貨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也見證著一個時代的發展,隨著多方因素的影響,國貨漸漸走向復興之路,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海外品牌影響力逐漸消退,對於一些發展領域來說,國產品牌慢慢佔領消費者心智,國貨的「黃金時代」也悄然來臨。
  • 尼爾森:國產品牌迎來春天
    本報記者 唐福勇68%的中國消費者偏好國產品牌,即使有62%的消費者會購買國外品牌,但國產品牌仍是首選。Justin Sargent認為,情懷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是國貨崛起的主要核心驅動力,國產品牌更清晰堅定的品牌態度贏得了消費者的好感。尼爾森研究發現,男性和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受情感驅動更明顯。34%的消費者因為更願意支持國貨而購買國產品牌,其中,男性消費者的佔比為36%,而女性則為34%;同時,一二線城市佔比為52%,四線及農村僅為29%。
  • 芭芭多全產業鏈優勢站穩高端市場,演繹國貨蘆薈美妝的強勢崛起!
    摘要:國貨美妝再出實力王牌,芭芭多全產業鏈布局高端蘆薈美膚行業,王者進擊正當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女性對於肌膚護理保養意識也隨之提高。近幾年國內護膚市場繁榮發展,湧現出一批優秀的護膚品牌,比如面部護理頭部品牌樊文花和蘆薈護膚頭部品牌芭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