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最近單位體檢發現甲狀腺功能指標中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諮詢醫生後建議做進一步檢查。檢查報告出來,小王更是大吃一驚,除了TSH升高外,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更是高達正常值的幾百倍,於是急忙到醫院就診。接診醫生仔細看過小王的檢測報告後,明確告訴他:患上的是橋本甲狀腺炎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
如何認識橋本甲狀腺炎
橋本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1912年日本橋本策首先報導的,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漫長,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甲狀腺自身抗體TPOAb和TGAb升高為其重要的血清學特徵,病理表現為甲狀腺組織淋巴細胞瀰漫性浸潤。橋本甲狀腺炎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臨床症狀不典型,可無明顯症狀,或有甲狀腺瀰漫性腫大,可伴有咽部不適或輕度吞咽困難等局部壓迫症狀;當病程日久或甲狀腺出現嚴重病變時,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破壞,甲狀腺功能障礙而出現甲減,表現為乏力、怕冷、心動過緩、煩躁、便秘甚至黏液性水腫等。橋本甲狀腺炎也被認為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腎三髒,病機關鍵在於肝鬱氣滯,脾失健運,脾腎陽虛,氣血瘀滯,痰瘀互結。
橋本甲狀腺炎的特徵
橋本甲狀腺炎多見於30歲至50歲的婦女,男女比例為1:(6-10),但近年來兒童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率逐年提高。95%以上的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的血清中TPOAb陽性,50%至80%的患者TGAb為陽性,且其滴度較高,臨床上可將TPOAb和TGAb升高尤其是TPOAb的升高作為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依據。
橋本甲狀腺炎的治療
橋本甲狀腺炎目前尚並無特效藥物,西醫治療僅處於對症治療階段。一般輕度瀰漫性甲狀腺腫不伴有甲狀腺功能異常者無須特殊治療,可隨診觀察;隨著病情進展,患者發展到甲減時可用甲狀腺片或左甲狀腺素鈉片(優甲樂)治療,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至維持劑量,使血TSH維持在正常範圍。服用硒酵母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用量需謹慎,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中醫認為橋本甲狀腺炎的發病與情志、水土、飲食、先天稟賦有關。臨床辨證分型中,早期多為肝鬱氣滯,中期表現為痰凝血瘀,後期發展為脾腎陽虛證。因此,通常需要針對不同時期的病機進行辨證施治,分別以疏肝解鬱,行氣化痰,活血化瘀,溫補脾腎之方藥對證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上海中醫藥大學973計劃灸法項目團隊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研究,採用隔藥餅灸治療橋本甲狀腺炎,起到化瘀行氣、溫補脾腎的功效,不僅能改善患者的症狀,還能降低患者甲狀腺抗體濃度,在治療橋本甲狀腺上有很大的優勢。
甲狀腺功能減退或可逆轉
橋本甲狀腺炎一般無自然緩解,大多數患者經過一段的穩定期或不知不覺中發展為甲減,以往認為橋本甲狀腺炎所致甲減是終身的,近來有證據表明,有些橋本甲狀腺炎所致甲減也可以是暫時性的。有大約20%的橋本甲狀腺炎在使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期間,甲狀腺功能自然恢復。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