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
這24個字就是王陽明提出的12種2字「心學」。「心學」是王陽明的聖人之學,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修煉好「心學」這兩字,能少走不少彎路。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修煉好」心學「這兩個字呢?以下就以陽明心學為本,告訴世間男人們此生要學會這十二句真理。
1、修心:內心強大的男人,才會大有作為
修心即為放平心態,不與自己慪氣,也不與他人爭鬥,是一個自然平和的狀態。世間萬千誘惑,內心雜念多變,這是好事!
雜念多就猶如將熱水和冷水一起放入冰箱中,熱水反而製冷率更快,勇猛精進,勢不可擋。
做人要中庸。喜怒哀樂保持平衡,才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買多少保養品,都不如保持一顆平和安樂的心。
2、誠心:堅守一顆純粹心,做至誠之人
做事先做人,男人慾成大器,必要先會做人。至誠勝於至巧,態度誠懇,簡單純粹,永遠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會給人帶來永不言敗的精神意念,你想要的的自然就會有了。
虔誠心是對正念的把握,是對信念的秉持,這樣的心,力量才是最大的。
3、良心:知行合一,知良知才知善與惡
世間凡事皆有善惡,所有的是非善惡都是按照你的良知指引。比如打人不對,但是為了救人而進行的「防衛自救」就是可以的。
「人之初,性本善」,但世間誘惑太多,會使得人們為了利益逐漸偏離自己的良知軌道。王陽明心學講究「致良知」,男人成大器,需要找回良知,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4、寬心:心若寬厚得大道,心若淡定無煩惱
世上最寬闊的是什麼?有人說是沙漠,有人說是大海。其實都不是,而是人心。世上最幸福的不是有錢人,更不是掌權人,而是凡事都想得開的人。
心胸狹隘之人會把自己局限起來,眼界就小了。凡事順其自然,方可實現真正的豁達。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很多東西化繁為簡,人生才得以通達。
5、靜心:靜坐察己過,少管他人是與非
「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這句話告誡人們凡事從自己身上反思找原因,檢討自己的過失;別人的是非少談論。
是非本就是極其無聊的談資,背後討論別人是小人的作為,君子講究光明磊落,做人做事坦坦蕩蕩,只會搬弄是非的人,註定被人看不起。
6、動心:心外無物,少動心,但要多用心
王陽明提出「心既是理」,在你的心外,應該無一物。心不宜多動,動得多了煩惱就來了。
當然,少動心不等於不動心,而是不要動不該動的心。將心用在成大事的正道上,專注如一,知行合一。
7、用心:心不能空,要勤思考
男人不能心空,一旦心空,便會被各種欲望、貪念填滿。
無數的先賢和榜樣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不灑下汗水怎麼能收穫成功,沒有付出何來的回報。這個世界看似荒誕無稽,實則有無法更改的規律,沒有直徑也沒有小路,勤奮就是男人成大器不可作假的規律。
8、治心:外圓內方,是處世大智慧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其中的道理,在於方圓內外。為人處世不能沒有方的原則,但要有圓的手段。
外圓內方,表面隨和,內心嚴正,表面上給他人留足情面,內心則依舊堅持原則,做事公道正派。
9、小心:君子當慎獨,處處謹慎就是「聖算」
男人慾成大器,當謹言慎行,不能違背原則,不能離經叛道。
在行事做人中做到自律,更要克制住自己內心的慾念,做到心不可有邪念。
10、孝心:百善孝為先,成大事者不可不守孝道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看似和男人成大器無關聯,其實聯繫緊密。如果失去了孝心,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臟,失去了原本的內心價值,那又談何成大器,立事業呢?
11、真心:實事求是,真用功就不要做無用功
所謂「實事求是」,求的就是真理。男人追求名利沒有錯,但一味只追求名利,那就走歪了。
方向大於努力,方向正確,盡心盡責多用功,自然能夠馬到成功。
12、善心:至善而心止,放下私心,學會利人
男人慾成大器,何謂大器?必是利人,後則利己,如此,何不一開始就保持一顆善心,少些私心甚或放下私心,一開始就學會利人,從利人做起呢?
看著王陽明的十二字心學,不免打開了心中的視野、格局,領悟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真理。
王陽明的人物故事充滿了哲理啟發,就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可以指明我們工作、生活的方向。王陽明語錄已經成了很多創業者前進的指明燈,成了很多迷茫者的救贖。
都說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是唯一,但王陽明告訴大家在人生低谷什麼都不順的時候,修煉這十二個兩字心學,只有這樣,註定是人上人,早晚能成大器。
王陽明一生傳奇,從一個叛逆少年成長為一代聖賢,他的心學被後來的人奉為圭臬。
《王陽明全集》影響了無數人,都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很多成功人士枕頭邊都備有這樣一套書,讀書才能更好的上進。
就連南懷瑾、郭沫若、餘秋雨等人也稱讚王陽明是最了不起,看王陽明可以受益匪淺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亦或是步入社會的青年、創業路上的草根、功成名就的老闆,都值得去認真閱讀。
如果你還身處困境、迷茫,不妨看看王陽明,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難,都能在裡面找到應對之法。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