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歲月太長。生活是公平的,要活出精彩,需要一顆奮進的心。以勤為本,以韌為基,儘自己的全力,求最好的結果,行動成就夢想,奮鬥成就人生。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從天堂墮入地獄,起落無數,磨難不斷。但王陽明卻始終沒有自暴自棄,最終悟出警醒後人的王陽明心學。王陽明因屢遭奸人侵害,被貶謫到龍場,歷經艱辛,卻安然無恙。這都是因為他能夠時刻保持著豁達愉悅的心情。
在王陽明看來,只要修好這顆心,便能百折不撓,在為人處事上便能不為其所累,這是一種心靈境界。那麼怎樣才能擁有這種心境呢?
王陽明的智慧告訴我們:不爭,才是人生大智慧,男人慾成大器,要謹記「三不爭」
不與朋友爭貧富
《論語》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貧富差距無處不在,有時也會出現在你與相處多年的朋友身上。
倘若看到朋友比你富有,有的人內心會不平衡,懷疑朋友賺錢的手段,抱怨社會的不公。但好生活不是爭來的,而是靠自己努力掙錢換來的。你看到的是朋友人前的富貴,卻不知背後付出的艱辛。
活就,要活得清醒,活得明白,活過痛快,屬於自己的,就珍惜,不屬於自己的,就別去爭。很多感情,是你的不用留,不是你的不必留,何必太執著,緣來坦誠相待,緣去坦然對待。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你的生活才會變得容易
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不屬於你的東西,沒必要去強求,放棄,也是一種智慧。你要知道,強扭的瓜不甜,那些本不屬於你的東西,就算暫時來到你的手中,也一定會失去。
不爭人生虛名
「非淡泊無以明志」。不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活出適合自己的樣子,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生活中,往往有人為名利所累,為情所困。看淡了,想透了,也就自然會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爭什麼,爭什麼?爭來爭去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別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炫什麼?你擁有的,別人未必稀罕。
生活是讓自己快樂的,不是曬給別人看的。多取悅自己,不為虛名所累,才能擁抱命運的更多饋贈。永遠不要讓自己迷失在虛名的負累中。
不爭口舌之快
以前的我,愛逞口舌之快,不懂得什麼是得饒人處且饒人。現在的我明白了,說話有分寸,不是看不透,而是不想拆穿。
真正成熟的人不爭不辨,不動聲色。嘴狠,贏一時,心寬,贏一世,嘴上吃虧又何妨,讓他三分又怎樣。與其爭吵,不如留點空閒,去賞一朵花,望一片雲,品一杯清茗,讓自己的心變得開闊。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步不是認慫,而是用自己充滿善意的妥協去積極地維護彼此間的關係,這也是每一次幸福時刻的開端。懂得讓步,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相反,不肯讓步,往往是一種愚昧的堅持。
王陽明說命裡一尺,難求一丈。到了一定年齡,終於領悟到這句話的真諦。生活中的紛擾,可歸結為一個字——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都源自爭。人生漫漫路途,當你嘗過了所有的苦,你終將學會不爭不吵不炫耀。因為,不爭,才是人生至境。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推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點擊下方圖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