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聰明人有三不問、三不爭,早參透,早受益

2020-12-16 星落澤洋

世界之大,總有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人世紛雜,也總會有氣不過、看不順眼的人出現。但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太執著於這些人和事,無需尋根究底,也無需非要一較高下。

古語云:「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明代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也對這個觀點非常贊同,還曾更具體地提出聰明人該有哪「三不問」,又有哪「三不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王陽明的教誨,早些悟透,早些受益。

三不問

一不問結果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只要你在過程中盡了全力,那無論結果如何,至少你可以對瀟灑地自己說:「我奮鬥過,我沒有遺憾!」而且就算是失敗了,你每一次的努力都絕不是做無用功,而是在為最終的勝利積攢力量。

正如那句老話:盡人事,聽天命。各種外界因素我們不可控,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究竟該以怎樣的姿態面對困難與挑戰。你要做的,就是抓住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做拼搏。既已奮鬥過,結果就不必強求,得到是意外之喜,失去則是時機尚未來臨,僅此而已。

二不問過往將來

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確實,過往已過,即使再如何追究不放也無法改變,只會徒增煩惱,讓自己深陷泥沼不可自拔;而將來尚未到來,杞人憂天不僅不能改變明天,還會讓你的今天過得一團糟。

所以過往將來都不必放在心上,皆作雲煙散罷。

三不問人心

王陽明說:「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就深刻寫道:「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直視太陽,容易被強光刺傷眼睛;直面人心,容易讓痛苦絕望席捲內心。

隔著肚皮的人心最是難測。社會複雜,人心亦是,也許前一秒的友人還對你言笑晏晏,後一秒就厭惡鄙嫌。你捉摸不透,就不要想著去探究人心,因為你可能承受不了它背後巨大的惡意。

三不爭

一不爭口舌

王陽明:「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翁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在我們情緒激動之時,若還能克制自己,閉口不言,這種是非大智大勇者不可做到。

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通常內心有什麼不滿不快,情緒激動時便會直接通過言語表達出來。但這個時候說出的言語往往缺乏思考,漏洞百出,只是為了洩憤、逞一時之快而說出的,這樣只會將自己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

二不爭功利俗名

王陽明:「名與實相對。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若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一絲求名的心。如果務實的心猶如飢而求食,渴而求飲,還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好名?

名利心越重,越難腳踏實地做事,為爭虛名勞心費神,到頭來,名利反而會成為捆綁自己的枷鎖。相反只有那些把虛名看成浮雲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富貴名利最終只會隨你一同入黃土,只有真正踏實地做學問,有大智慧的人,才可流芳百世,受萬人敬仰。

三不爭面子

王陽明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久久自然有得力處。

真正的尊嚴面子不是靠與旁人爭來的,而是要靠自己去掙來。只有自己有出息,旁人才不敢怠慢你。只有堅定自己的內心,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我們才能有一個大格局去成大事。

王陽明一生傳奇,從一個叛逆少年成長為一代聖賢,他的心學智慧更是被學者奉為圭臬。王陽明的思想也是影響了無數後人,就連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革都是都是以王陽明心學思想為嚮導的。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如果你也想學習更多的王陽明心學升華自己的內心,那就可以來看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書中從「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以及「致良知」的修養學說,這三部分探討了人生哲學,相信憑藉對前人思想精華的學習,不斷追尋內心的強大力量,相信我們終有一天也能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真正的聰明人,他一輩子「3不問,4不爭」!積福積德
    比如曾國藩,王明陽,他們就是真正的聰明人,他們一生遇到很多事情,走過低谷,上過高山,最後成為了聖人,而讓他們能做到這一步的秘訣,靠的就是一輩子的3不問,4不爭。那麼這3不問4不爭到底是什麼?不問未來的結果《增廣賢文》中有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泰戈爾曾說:「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江水奔騰,不因一去不返而抗拒東流。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
    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問:不問過去,不問結果,不問人心。不問過去|活在當下在上高中之後,有些學生好於面子,雖然考砸好幾科,但和同學吹噓過去初中多少科滿分,年級前幾名。現在考的這麼差,說是學校不好吧;或者自己在普通班,說老師教得不好,卻從沒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職場中,領導喜歡的不是聰明人,是有這3個特徵的人,早知早受益 在現在的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把長輩說的「會說話,要討領導喜歡」看成是自己的職場標本,但是在很多時候確實這句話相反的。很多時候這些事情在職場中反而不受人待見,對於有些領導來說甚至是非常反感。
  • 王陽明:真正有福氣的人,會做到「2不管,3不問」,福氣自然到
    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生則生,當死則死王陽明的一生都在詮釋這句話。聰明之人,必須做到3不問不問過去「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成功不能代表任何東西,反而會讓人驕傲自滿,失去自我。不問結果王陽明認為:過程比結果要重要得多,既然決定了要做什麼,便只顧風雨兼程。不問天意不問天意,不畏命運,天意猜不透,命運更是千變萬化。一個人是否,天意固然是一個因素,但是個人的努力才決定最終結果。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有3不問,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
    心裡有賊就看大家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最困難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片「浮雲」,王陽明,也是如此,他把「修心」當作自己一生的摯愛。王陽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這輩子別問了,別等到40歲才知道!」第一,不要問過去王陽明:「思考過去有什麼好處?你放心吧。」想過去的事,不放手有什麼意義?這樣的胡思隨意的想法只會導致純潔而清晰的心靈的喪失。人活在當下,只需要做以前的事,念念不忘過去的大多是對現實不滿的人。
  • 夜讀丨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人活一世,值得追求的東西有很多,而需要看淡的也不少,聰明人,懂得一輩子三不問:1不問過往看過一個哲理故事,一位青年背著個大包裹,一路跋山涉水終於找到了當時一個知名禪師,於是向禪師抱怨說:「為什麼我總是感到孤獨痛苦
  •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王陽明有言:「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不僅要注意初心內在還應注意方式方法。而說這句話的人,正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中僅有的兩個半聖人中的其中一位,王陽明先生,和他同為聖人的是孔子先生,還另外半個曾國藩,這個比較有爭議,我們暫且不提他。但王陽明是實至名歸的聖人,他的「陽明心學」正是被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所追捧的思想。
  • 農村俗話「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說的是什麼意思?
    「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這句俗語,相信不少朋友聽過,這句話所包含的真正意思,現在來看,也有一定的意義。「五十望人三不爭」前半句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人到了50歲之後,看到一些人或事,要學會放棄爭論,三爭,三可以代表一個量詞,也可以代表具體的三件事,比如不爭強好勝,不爭權奪利,不爭權地位,通俗一點來說,不爭金錢、名利或地位。
  • 掌握這三個技巧,早知道早受益
    掌握這三個技巧,早知道早受益。1.簡單的交流幾句話當每個人都遇到領導者時,如果沒有話題可以談論,可以問領導者是否有時間。如果領導者沒有時間,只需說幾句話就可以離開。如果領導者有空閒時間,每個人都可以報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無論困難是否解決,只要告訴領導者,就有機會在上級與下級之間進行交流。
  • 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一般到了五、六十歲的年齡段,大都是有了孫子、外甥的人,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輩分的,這些人人經歷的大半輩子,懂得俗語也是比較多的,也很喜歡念叨些俗語,像鄰居奶奶每次和別人鬧不愉快是,都會念叨「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只是這句話具體是說什麼呢?
  • 孕婦養胎,這三個習慣對胎兒發育很不好,早改早受益
    導讀:孕婦養胎,這三個習慣對胎兒發育很不好,早改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婦養胎,這三個習慣對胎兒發育很不好,早改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職場上,要是老闆對你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看重你,早知道早受益
    職場上,要是老闆對你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看重你,早知道早受益職場上,往往是不會平靜的,很多時候看起來簡單的事情,也會藏著很大的深意,要是沒有細心去發現,很可能就會錯過重要的機會。要是在職場上,發現老闆對你有這3種表現,就說明他看重你,早知道早受益。1、會開始頻繁地找你聊天這一點就是很明顯的一種表示,相信只要不是智商有問題,應該都能夠理解到其中的意思。
  • 這些「套路」早了解早受益
    隨著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地學校都已經有了開學資格,就連大學都已經陸陸續續返校和開學。對於大一新生來說,這次開學可是意義深刻,畢竟在之前那麼努力不就是為了迎接快樂自由的大學生活麼。在以前很多學生上大學後就像是被放飛的「小鳥」一樣到處亂飛,對於學習再也沒有興趣,反而是一心投入到瀟灑生活中。
  • 王陽明:真正智慧的人,要學會3不問,別等到中年以後才知道!
    你心中有賊,那看眾人都是賊,你若心中無賊,那天下皆為好人。所以,人除了「心」是難治的事情外,其他的都不重要,就連半個聖人的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的一生將修心作為一生的伴侶。在王陽明心學中他曾經提出:「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問」,那麼究竟是哪 「三不問」?
  • 面試被問辭職原因,這三個理由不能說,早知道早受益
    我相信你周圍有很多朋友,辭職的原因歸結於公司,有很多朋友選擇在面試官面前抱怨,但是對於那些錯誤回答了這個問題的人來說,獲得工作的機會是不可能的。即使你無法逃脫這個問題,也不能隨便回答面試官,了解到當面試官問這個問題時,他並不是真的想看看你離開的原因,而是想知道你與公司之間的關係。可以判斷求職者的工作需求,面試官可以知道求職者是否可以迅速適應新公司。
  • 孕婦午睡對胎兒的這三點好處,別偷懶,做媽媽的早知道早受益
    導讀:孕婦午睡對胎兒的這三點好處,別偷懶,做媽媽的早知道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婦午睡對胎兒的這三點好處,別偷懶,做媽媽的早知道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男人早懂早受益
    有這樣一句民間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啥意思?古人為何如此說?男人不妨一看,早懂早受益精足不思淫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的精力十分旺盛的話,那麼他便不會將過多的心思放在男女之事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精力十分旺盛、精神抖擻的人,這些人往往都是事業有成的形象代言人。他們精力十足,但是並不會將精力放到男女之事上,而是將滿滿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和事業上,因為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特別的盡心盡力,所以工作和事業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相反那些看上去有精力,卻缺乏精力的人,將精力全部用在了男女之事上,每天紙醉金迷,看著很年輕不僅一事無成不說,身心健康也變得一團糟。
  • 升職加薪不是靠運氣,要做好這三件事,早知道早受益
    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這並非易事,工作場所有很多情況,許多人努力工作了很多年。他們仍然處於基層,沒有絲毫進展的跡象,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不錯。即使你沒有晉升,也不能怪自己不走運,你應該考慮領導者不重視你的原因。在工作場所努力工作,獲得晉升不僅是艱苦的工作,至少應該沒有相關的負面信息,尤其是那些激怒領導者的東西。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道德經」,再點擊「關注」,這樣就可以每天與您分享正能量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