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北叔
主播:鍾陽
蘇軾在一首詩中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即,生命的旅途,你我都是匆匆過客,面對一路的平坦或泥濘,順境或逆境,可以保持從容樂觀的本色,才最難能可貴。
人活一世,值得追求的東西有很多,而需要看淡的也不少,聰明人,懂得一輩子三不問:
1
不問過往
看過一個哲理故事,一位青年背著個大包裹,一路跋山涉水終於找到了當時一個知名禪師,於是向禪師抱怨說:「為什麼我總是感到孤獨痛苦,總是找不到心中的目標?」
禪師不答反問:「你的包裹裡裝的是什麼?
青年人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裡面裝的是我每次跌倒時的痛苦,每次受傷後的哭泣,每次孤寂時的煩惱……」
最後,禪師帶著青年乘船過了河,上岸後,禪師讓青年扛上船趕路。
青年驚訝的說「它那麼沉,我怎麼扛得動。」
「是啊,船是過河用的,過了河後,就要放下再趕路,否則,它會變成前行的包袱。」
禪師的最後一席話,讓青年幡然醒悟。
不知故事中的青年,是現實中多少人的縮影。
走在旅途,總是一步三回頭,總是將各種大大小小的悲愁,遺憾盡數扛在肩上,以至於步履越來越沉重。
生命如同一場跋涉,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你只有懂得適時放下,不問過往,步子才會走得輕盈,否則,將會被其所累。
聰明的人,向來明白:放下,有時也是一種得到,當你不再耿耿於懷於過去,才能擁有當下的愉悅。
2
不問閒事
豐子愷說: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的確,生活中有很多瑣碎的事,可若你不糾纏,不妄想,它自然無法擾亂你的心情,相反,如果事事計較,事事放心裡,時刻都會憂思重重。
一位婦人,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在西邊賣雨傘,二兒子在東邊賣布鞋。
每到下雨天,婦人就擔心她二兒子的鞋子賣不出去,而一到晴天,又擔心大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
婦人因此每天都悶悶不樂。
正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不管什麼時候,都習慣往不好的方面想,自然會被瑣事糾纏,永遠看不到眼前的美好。
禪詩有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當內心澄明,不問閒事,輕快歡喜自會常伴身旁。
3
不問結局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這過程中會遇到什麼事,誰都無法預測。
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自己腳下的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執著於結果。
對於生活,遇到艱難時,能夠想到辦法解決最好,如果力不能及,也不妨放下,換條路重新出發。
對於感情,有緣無份時,與其強求一個結果,不如順其自然,帶著這段美好記憶好好生活。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有時候,隨遇而安,不問結局是一種大智慧,是內心平靜豁達的表現。
人就這一輩子,努力對自己好一些,活得聰明一些,做到不問過往,不問閒事,不問結局,用心守住簡單的溫暖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