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

2020-08-26 氣質愛讀書

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問:不問過去,不問結果,不問人心。

不問過去|活在當下

在上高中之後,有些學生好於面子,雖然考砸好幾科,但和同學吹噓過去初中多少科滿分,年級前幾名。現在考的這麼差,說是學校不好吧;或者自己在普通班,說老師教得不好,卻從沒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只談過去的學生,從出發點就錯了。王陽明曾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這話的意思是,已經過去的事,還在想它有什麼益處呢?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高中學習的本心,高中三年時光匆匆流走,所有高中學生皆在其中。過去的事,再在意都不能被改變,不如學會放下,讓自己活在當下。

不問結果|重過程,輕結果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這話的意思是,人必須在事上多磨鍊、多下功夫才會有進步提高。言外之意,你要做的,就是一直在當下好好的努力,總有一天會有回報。

就像你在做高中的數學大題一樣,只要每一個當下做好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結果。結果只是為了標識一個方向,過程只是修行的一個手法,都是為了磨礪你的內心,充實高中三年的每一天。

不問人心|知己不多,幾個剛好

高中宿舍裡面會住6個學生,學校宿舍分配的時候都是隨機的,不同家庭來的孩子,生活習慣不同,矛盾被放大,嚴重的還可能被孤立。

可能昨天還在勾肩搭背的朋友,晚上臥聊一句話不中聽,第二天形同陌路

高中的友誼難能可貴,以後再難遇到如此純真的友誼了。把善待你的人放在心上,無關的人何必擾亂你的本心。做好自己,相信時間最後留下的,都是真心的人。

其實,有些難聽的話,不必太較真,聽過就算;有些人看清就好,不必太傷心,何必記掛於心。我們僅僅需要知道,人心和人性的的複雜就夠了,不要想著去徵服它,因為你永遠都趕不上人性的變化。

《王陽明全書》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或者是對他的精力感興趣,我給你推薦這本《王陽明全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

短短幾句話,並不能概括《王陽明全書》書中所有精華。這是一本能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值得我們一生去學習的經典,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閱讀王陽明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頭條限時特價只需要59元,一頓飯錢,你就能買到這本厚重的精神食糧,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2不管3不問」,別等到50歲才頓悟
    被稱為「聖人」的王陽明,前半生也歷經了各種挫折,他5歲還不會說話,12歲才開始讀書,13歲喪母,20歲之後曾兩次參加科考,均落榜了,36歲時被宦官劉瑾所誣陷,遭受了80大板的酷刑後,他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劉瑾不死心,又把王陽明貶到貴州龍場驛站,在龍場那個難以生存的環境下,王陽明創造了「心學」奇蹟。王陽明在心學中提到:真正聰明的人,一生「2不管,3不問」。
  • 王陽明:真正的聰明人,他一輩子「3不問,4不爭」!積福積德
    有些人看起來很普通,行事非常的低調,不顯山露水,但他卻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柔弱,仿佛誰都能欺負他,可是他的內心卻非常強大。其實人都有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尤其是那些真正聰明的人,表面上與常人無異,但他的內心卻有一股非常大的力量,而且還擁有超人的智慧。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有3不問,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
    人活一輩子,會遇到很多賊,大部分是發自內心的。心裡有賊就看大家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最困難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片「浮雲」,王陽明,也是如此,他把「修心」當作自己一生的摯愛。王陽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這輩子別問了,別等到40歲才知道!」第一,不要問過去王陽明:「思考過去有什麼好處?你放心吧。」想過去的事,不放手有什麼意義?這樣的胡思隨意的想法只會導致純潔而清晰的心靈的喪失。人活在當下,只需要做以前的事,念念不忘過去的大多是對現實不滿的人。
  • 王陽明:真正有福氣的人,會做到「2不管,3不問」,福氣自然到
    或許普通人能夠擁有王陽明一半的頓悟能力,就能夠在這世界上生活得順風順水!王陽明追求兩個數字——2和3。聰明之人,必須做到2不管不管閒事所謂閒事,就是別人的事,換種說法就是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既然與自己無關,又何必去費盡心思管他?
  • 王陽明:真正智慧的人,要學會3不問,別等到中年以後才知道!
    所以,人除了「心」是難治的事情外,其他的都不重要,就連半個聖人的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的一生將修心作為一生的伴侶。在王陽明心學中他曾經提出:「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問」,那麼究竟是哪 「三不問」?第一個,不問過去王陽明心學:「過往之事,思之合益?徒放心耳」。他在告誡我們,過去的事情,根本就沒必要揪著不放,如果只是沉浸在以往的成功或者失敗之中,這樣只會亂我心經,止步不前。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不會問這些問題,很多人知道得太晚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初心,就像是一個指南針一樣,給我們指明著人生的方向。如果總是向外面尋求自己的答案的話,那麼就會讓自己陷入困難中苦苦的掙扎。而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會有著一個強大的內心,也會做到不問這些問題。首先,一個成熟的人不會。詢問過去。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管,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人這一輩子要吃三碗面,那就是人面、情面和場面,要想有所成,就不得不「煮」好這三碗面。早在百年前,明代一哥王陽明就已經在探究為人處世的奧秘,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人心是最複雜的,別的都是浮雲。確實,人這一生短短數十載,要是總活在別人的口中,那未免太悲哀了,而聰明的人都活在自己的心裡,不管外界的誹謗侮辱幾何,他們總能保持本心,就好比在白紙上滴一滴墨水,動則染,不動則不散。
  •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
    而說這句話的人,正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中僅有的兩個半聖人中的其中一位,王陽明先生,和他同為聖人的是孔子先生,還另外半個曾國藩,這個比較有爭議,我們暫且不提他。但王陽明是實至名歸的聖人,他的「陽明心學」正是被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所追捧的思想。
  • 王陽明:聰明人有三不問、三不爭,早參透,早受益
    明代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也對這個觀點非常贊同,還曾更具體地提出聰明人該有哪「三不問」,又有哪「三不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王陽明的教誨,早些悟透,早些受益。三不問一不問結果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 稻盛和夫:真正有出息的人,一生不問3事,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
    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將來能不能有出息,關鍵還是看3件事,那些真正有出息的人,一生不問。」不問結果現在的人在做每一件事前,都會想像著結局,他們重視結果更勝過程。但大部分事件的結果都是不如人意的。不問過去我們常常會想起曾經輝煌過的自己,在看一下現在的不如意,就會抱怨社會的不公,卻從來不會在我們自己身上尋找原因。王陽明曾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過去再輝煌,那也是過去,沉溺在過去,對現在的我們並沒有好處。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了凡四訓》提到:「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大意是往事皆成過眼雲煙,無需記掛,未來種種,不必擔憂,今日便是全新的開始。有這樣一則故事:寒冬來臨,院子中的花草樹木全部凋零,小徒弟看見滿地落葉,心生哀愁。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稻盛和夫:真正的聰明人,一生有3不問,很多人都感嘆知道得太晚
    稻盛和夫在晚年時候,臨危受命去拯救瀕臨「死亡」的日航,在他擔任日航CEO以後,僅僅只用了一年,就讓日航做到了3個「世界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這個壯舉甚至被稱為是世界企業經營史上的一個奇蹟!
  • 夜讀丨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人活一世,值得追求的東西有很多,而需要看淡的也不少,聰明人,懂得一輩子三不問:1不問過往看過一個哲理故事,一位青年背著個大包裹,一路跋山涉水終於找到了當時一個知名禪師,於是向禪師抱怨說:「為什麼我總是感到孤獨痛苦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能牢記這2條處世原則,早日出人頭地
    為人處世的能力是可以靠後天習得的,王陽明曾指明真正聰明的人,做人做事,都懂得下面這兩條原則,切不可違背!原則一:內方外圓,知寬厚會嚴厲王陽明在臨終的時候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的一生對得起百姓,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 王陽明:不問天意,不猜人心
    不要問天意「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張元幹古人依靠科舉出仕,但有人滿腹文章,白髮蒼蒼尚未中舉;也有人才疏學淺,年紀輕輕就能及第登科。每當目睹這些現象,我們總會感嘆天意難測、世事無常。
  • 猶太人: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窮人感嘆:別等30歲以後才知道
    猶太人是世界公認的最聰明的和最會賺錢的民族,比如:愛因斯坦,扎克伯格等等都是猶太人,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向聰明人學習,因為猶太人的智慧往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猶太人看來,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窮人感嘆:別等30歲以後才知道。一、不問過去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將我剝得一文不剩地扔在沙漠裡,只要有一隊駝隊經過的話,不久的將來我又能建起一座商業帝國。
  • 王陽明:知識不是學問,聰明不是智慧
    王陽明回答說:「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王陽明認為,一般人讀書只是記得書中的話,這是在學知識。因為記得只是你記住了書中的話,但這「知識」對你有沒有影響、觸動?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管」,別等40歲之後才知道!
    人這輩子要吃「三碗面」,人面、情面和場面。要想在社會上混點名堂來,端不好這幾碗面,還真是不行。早在百年前,明代「一哥」王陽明就致力於探究為人處世的奧秘,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便是人心,別的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