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些年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網際網路文化,比如鬼畜、惡搞和表情包文化等等。
尤其是最近幾年所興起的表情包文化,可以說深得不少年輕人的歡喜,尤其是對那些經常使用微信和QQ的人來說,更是表情包文化的最大擁護者,手機上也不知道下載了多少製作表情包的APP,甚至經常在大半夜還玩著手機,和一群朋友們鬥著圖。
那什麼是表情包文化呢?
所謂表情包文化,就是人們通過網際網路,用當下最流行的和最容易引起話題的新聞、明星、視頻等截圖為素材,並根據這些素材配上一定表達情感的文字,然後在一些像微信和QQ這樣的手機APP上進行傳播。
這就是所謂的表情包文化。
雖然說這種表情包文化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在網際網路社交當中的娛樂需求,但是我們在娛樂之餘,也更應該思考一下,這些表情包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無非是下面這兩個危害,也就是因為下面這兩個危害,讓我們一步步退化。
一、語言表達上的退化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越來越依賴於表情包時,當我們所發出去的一百多條文字當中沒有一句文字充斥著的都是各種沒有營養的表情包時,你聊天的主體已經逐漸變成了你臉上的各種誇張的表情。
因此,你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在被弱化和喪失。
雖然說表情包的出現彌補了很多我們在進行網絡社交時的問題,比如說借用表情包來描摹語氣、來表達自己的肢體動作肢體語言、來傳遞自己內心真正的情緒等等。
但是於此同時,表情包也為我們省去了語言表達的機會,一旦語言表達的機會開始不斷下降,那麼對我們整體邏輯思維的鍛鍊就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因此,我在生活中們很容易看到這樣的現象,就是明明兩個人在網上聊天鬥圖十分火熱十分開心,而一旦在線下兩個人見面時,卻語無倫次,不知所言。
可以說,我們現在只要離開了表情包,離開了手機,離開了APP,我們都是一個個的小啞巴。
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當我們一旦習慣著某種方式與周圍的事物相處之後,那麼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思考方式也會慢慢的被周圍的事情所影響。
而被我們一直經常使用的表情包,不論是內容還是在製作上都相對粗糙,並且還在配圖和內容質量上大多都很低質。
這樣長久下來,手機對於我們來說不再是我們用來獲取信息的和交流的設備,我們也不會利用手機來看電影,來查字典,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等待著自己變成表情包裡一樣的人。
因此,我們整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就這樣跟著做出相應改變。
總結,
因此,當我們在手機上與朋友們一起聊天時,雖然說表情包固然好玩有趣,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我們不要長期依賴於各種數碼設備,依賴於各種手機APP,依賴於在上面鬥圖。
如果真的與自己最愛的人沒時間見面,那就好好用手機陪她聊會天。
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在屏幕下方點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