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如文字一般,可以傳達我們想表達的,有時甚至可以表達文字難以言說的內容。
社交軟體幾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表情包文化在社交過程中可以化解沒有話可說的尷尬,跟朋友純發表情包都可以發很久。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靠說話的語氣用同樣的詞語來表達不同意思,而在社交網絡上,隔著電腦屏幕,我們難以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所以表情包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
同時表情包的興起也從側面反映出現在大部分人泡在網絡世界,或多或少患有一點語言匱乏症,能用表情包來表達的東西就懶得再用語言來說明,甚至到達能用表情包絕對不打文字的地步。所以很多人都會出現「很多詞語就在嘴邊就是想不起來」之類的問題,更別說一些成語的運用了。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文字的表達是局限片面的,網絡聊天中表情包試圖還原或以誇張的手法去表達生活對話中的面部情感與肢體動作,效果已然顯現出來了,卻進入了下一個圍城,靜態的圖片同樣只有單一貧乏的內容,即使配以文字也無法改變事實。但這至少證明我們期望以更廣闊的內涵去改善傳統書信或網絡交際的一些匱乏點。
表情包多了,剛開始覺得很新鮮,添加了很多新圖,慢慢地,表情包上百了,聊天找個表情包越發困難,於是開始分類管理……後來感到越來越空虛,沒意思,真的。和喜歡的人聊天,兩人仔細維護的細膩溫馨氛圍,一個表情包的出現常常把氣氛搞到很尷尬的境地,雖然偶爾有調劑的作用,但大部分的時候還是給人感覺「你不重視我們聊天」、「你不懂我的意思」的感覺。現在會覺得,有再多的圖,還不如一個聊得來的朋友。你能輕鬆接住我的梗並拋回,我瞭然一笑繼續繼續和你侃侃而談,這時候,表情包什麼的都不重要了。
我雖然平時聊天也經常使用表情包,但是我還是更鍾情於文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字控。我喜歡文字所能表達出的情感,或溫柔細膩,或慷慨激昂,或寧靜淡遠,或憂傷深邃。我的朋友圈是純文字為主的,因為文字是最直接準確的表達,但很多時候會被冠以矯情;我的聊天記錄是文字為主的,有些時候會附加共情聊騷,維持氛圍,卻往往被賦予油膩。當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去使用表情包表達,你想融進人群,跟上時代,也會跟隨潮流,這無可厚非,但我不希望,這主宰了我們的表達。
當你與某人的聊天記錄,大部分甚至只剩下了表情包,那麼你們之間的交流多半是無用的,多半是在鬥表情包,長此以往,磨滅的是表達的欲望;當你習慣用表情包來開始一段聊天,慢慢地,表情包涵蓋了你所有想表達的能表達的,在無圖不歡的世界裡沉浸,長此以往,是比提筆忘字更可怕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匱乏以及文字組織能力的退化;當你的聊天是以表情包來結束,那最後一句再見亦或是晚安,被一個個生動有趣又活靈活現的表情包所代替,你所表達的情感也同樣被掩蓋了,長此以往,表情包將會發展成情包表。
不管是語音還是表情包亦或是文字,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達,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地讓它們主宰了表達,不能為了鬥圖而去表達,表情包文化極具感染力,在我不確定它於我而言是表達的捷徑亦或是斷崖時,我不會輕易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