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也做過不少廚房設計,國內、國外都有,發現國外的客戶大多要求設計中島臺,而國內卻很少有做。
單純的是因為國內的戶型比較小,不適合做島臺嗎?
不完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國人不需要島臺。
日本的戶型也很小,但還是存在很多島臺式的廚房,空間太小不是主要原因,只是因為我們不需要而已。
就算有一個足夠大的廚房,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想著如何把廚房改小,而不是去考慮在廚房放置一個中島臺,即便島臺的功能十分強大。
為啥不需要島臺,因為我們足夠專注。
廚房的類型
具有島臺的廚房一般都是開放式廚房,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為開放式廚房一定是大廚房,並不是這樣,空間大小會影響人的使用體驗,但是並不會限制廚房的設計風格。
開放式廚房的兩個優點,一個是賦予廚房社交屬性,另一個擴大廚房的視野範圍。
恰好的是這兩個優點,很多家庭並不需要。
在國人的傳統思想裡,廚房就是用來做菜,我們專注做菜本身,想得如何把菜做得更好吃。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如果菜品味道不錯,還要寫成菜譜記錄下來。
《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很多菜譜,其中一個與現在的炒雞蛋很像,具體方法為:「(雞蛋)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所以國內的廚房大多是封閉空間,因為封閉空間更容易讓人專注。
中國家庭廚房除了封閉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小。
為什麼小呢,小廚房其實用起來更方便,廚房是整個家庭場景中活動量最大的,加上中國菜的做法又比較繁瑣,空間越大反而越不好用。
做菜的過程不具備觀賞性
不同於西餐單一的做法,中國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做法多樣,炒,煎,貼,烹,炸,溜等等,其中的大多數都會產生大量油煙。
油煙問題也是中廚不設計開放式的重要因素。
雖然開放式設計的視野更加開闊,做菜的同時可以兼顧家庭情況,但是由於中廚的特性,開放反而是個缺點。
廚房與室內空間直接連接在一起,沒有屏障隔離,吸力再好的油煙機也無法完全隔絕油煙。
做菜是一個人的戰鬥
不同於朋友聚會,家庭的廚房常態更多的是一個人的戰鬥。
在潛意識裡,我們並沒有把廚房定位為家庭互動場景,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廚房往往只是一個獨立工作場景。
既然是工作場景,對於社交就沒有什麼要求了,效率才是首位。
對於有技巧的事情來說,如果沒有長時間地配合過,人多並不能帶來效率上的提升,剛好做菜就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
所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飲食往往都是某個家庭成員負責。
廚房設計島臺到底好不好?
設不設計島臺其實取決你自己的生活方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沒有一定好和一定壞的事情。
如果你不經常做飯,喜歡在家聚會,開放式的中島設計可以給你帶來更多快樂。
如果家庭成員穩定,天天做飯,即使中島臺的功能再強大,也不是個很好的選擇。
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並沒有那麼容易更改,如果改變讓你覺得不舒服,也可以選擇不變,畢竟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