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歐鳥籠、老村榼子、老城皮影……這家幼兒園把即墨非遺和民俗搬...

2021-01-10 瀟湘晨報

「南閣民俗街」「即墨老酒飄香博物館」「大歐鳥籠記憶館」……這些即墨的非遺和民俗,正在即墨古城南閣東路幼兒園內紮根,孩子們在遊戲中變成了歷史小達人。

近日,該幼兒園開展了「古城古韻」遊戲化體驗活動。由於幼兒園坐落於古城南閣城樓下,依偎在悠悠墨水河畔邊。依託即墨古城賦予的獨特的古韻氣質與濃厚的文化底蘊,古城南閣東路幼兒園秉承著「依畔探古,閣中潤趣」的辦園理念,以「自主遊戲」為手段,積極探索將古城元素與即墨民間非遺物質文化等納入幼兒園課程和遊戲體系,著力打造了以「潤物無聲的傳承趣韻、潤品沁心的家鄉趣事、潤探啟智的城中趣戲、潤育相長的師幼趣情」為主線的「潤趣」教育文化品牌,創設了「南閣民俗街」「老酒飄香博物館」「大歐鳥籠記憶館」「老村榼子坊」等遊戲體驗區,讓家鄉情悄悄駐足幼兒的心田,讓傳統文化在潤物無聲的巧妙生成中點亮幼兒生活。

古城樓下的南閣新娃,彩繪塗鴉、手工製作、創意繪畫……綜合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古城樓的設計。

豐富多樣的低結構材料供孩子們自由選擇,大膽創想屬於自己的「大歐鳥籠」。

花邊織錦、泥塑虎頭、即墨老酒、刺繡工藝、老城皮影……這些有著即墨特色的匠心非遺在孩子們的自主遊戲體驗中得到傳承與創新。

古城南閣東路幼兒園充分將本土資源融入「潤趣」教育品牌建設,通過文化引領、資源深挖、課程研發、遊戲研究,在古城古韻的傳承中展現出絢麗的現代色彩。

據悉,依照《青島市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指導意見》,青島市不少幼兒園遵循學前教育規律和幼兒學習特點,樹立「一日活動皆課程」理念,堅持保教並重,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引導幼兒主動觀察思考、探究發現、體驗表達,主動建構知識經驗。(通訊員 李淑玲 宋青陽)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歐鳥籠、老村榼子、老城皮影……這家幼兒園把即墨非遺和民俗搬了進來
    「南閣民俗街」「即墨老酒飄香博物館」「大歐鳥籠記憶館」……這些即墨的非遺和民俗,正在即墨古城南閣東路幼兒園內紮根,孩子們在遊戲中變成了歷史小達人。依託即墨古城賦予的獨特的古韻氣質與濃厚的文化底蘊,古城南閣東路幼兒園秉承著「依畔探古,閣中潤趣」的辦園理念,以「自主遊戲」為手段,積極探索將古城元素與即墨民間非遺物質文化等納入幼兒園課程和遊戲體系,著力打造了以「潤物無聲的傳承趣韻、潤品沁心的家鄉趣事、潤探啟智的城中趣戲、潤育相長的師幼趣情」為主線的「潤趣」教育文化品牌,創設了「南閣民俗街」「老酒飄香博物館」「大歐鳥籠記憶館」「老村榼子坊」等遊戲體驗區
  • 即墨試水非遺 青島第一個民俗文化產業園啟動(圖)
    在建的「民間工藝展廳」裡,工人們已在擺放即墨老酒製作技藝的部件,大歐鳥籠、葛村榼子、即墨發製品、田橫硯等數十項即墨傳統技藝製作項目,都將在此集中展示,「在一個專門區域,從產品到製作技藝等較完整地引入,有助於『非遺』項目保持本真性的延續。」卜曉宇說。
  • 曉談二十八期 | 皮影傳人範維國:非遺文化者的產業夢
    出生於藝術世家,自幼受家庭氛圍薰陶,在中國傳統文化、皮影藝術、民間美術、泰山民俗等理論研究方面頗有造詣。  範維國代表作品主要有皮影雕刻畫和皮影創新劇目。其皮影雕刻作品「泰山石敢當」曾獲中國第七屆北交會銀獎和山東省文博會金獎。其演出的皮影戲《泰山石敢當大戰惡狼精》獲中國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金獎。其雕刻製作的泰山皮影工藝品,獲得中國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金獎。
  • 非遺進社區——青島市南區八大峽街道開展「傳承傳統文化 感受皮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為豐富社區居民生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11月10日上午,「非遺永流傳」社區教育傳統民俗公益講堂皮影雕刻程陽老師走進青島市南區八大峽街道挪莊社區,帶領社區居民一起動手製作皮影,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非遺:平安皮影的傳承
    河湟地區以漢族為主體,兼有藏、回、蒙、土、撒拉等5個世居少數民族,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多民族生產生活習俗相互影響、相互攝取的特徵。每個民族一方面傳承自己的傳統文化,延續自己獨立的文化品格;另一方面還不斷吸收和借鑑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取長補短,凸顯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個性」的文化多元一體特性。這也使河湟文化成為青海最具多元性的地域文化之一。
  • 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遷館西安音樂廳 看非遺皮影如何「趕潮...
    從漢代開始就在這片黃土地上生生不息存在了幾千年的皮影,本身就有跨越時代傳達美的巨大能量。皮影藝術涵蓋音樂、戲劇、曲藝、技藝、建築精華於一身,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等多種手法與風格,製作與雕刻要經過制皮、過稿、雕刻、上色、熨平、裝訂、聯結等24道工序。
  • 賞皮影,感受非遺魅力——鳳凰茶城皮影戲活動圓滿落幕
    5月27日下午,由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明辦,鄭州市文廣新局主辦,鄭州市文化館、鳳凰臺街道辦事處、鄭州鳳凰茶城、鄭州創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鄭州文化志願服務中心承辦的「聽爺爺講故事」----非遺保護援助計劃公益項目《皮影戲》活動歡樂開場。
  • 皮影藝術進校園 非遺文化潤童心
    張明星現場指導學生如何操縱皮影,展示創意皮影秀。學生上臺體驗操縱皮影。只見舞臺上一張幕布,燈影幢幢,皮影翩躚,藝人正在演繹皮影劇目《東郭先生和狼》,為學生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培訓中心特邀請瀏陽皮影傳承人張明星為學生帶來非遺文化體驗課程——皮影戲。在表演前,張老師進行了皮影知識講座,介紹了皮影戲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皮影的起源和傳承的現狀等,學生聽得聚精會神、饒有興致。
  • 文化騰衝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永周 皮影集大成者
    劉家寨的皮影戲是騰衝皮影戲的代表,也是騰衝後期皮影藝術的傳承地和流傳源頭。在100多年的發展演變中,成績斐然,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騰衝本土的文化藝術。劉永周是個技藝比較齊全的民間藝術家。
  • 【聚焦】青島即墨「品牌矩陣」高質量「擴容」
    強化即墨湍灣紫蒜、金口芹菜、白廟芋頭、即墨地瓜「三品一標」農產品的培育宣傳和技術服務,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支持「三品一標」產品參加全國性或區域性展會,積極爭取相關農產品獎補政策,提高廣大農產品生產者發展「三品一標」的積極性。
  • 來過這家博物館,才能讀懂陝西皮影的魅力
    一塊白色幕布,幾個皮影小人伴著音樂,變換著動作,隨著藝人的唱腔,跳來跳去……想來這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皮影吧。昨天文博君有幸去到全國唯一一家以明清皮影為主題的博物館——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這才重新認識了皮影,見識到了真正的皮影魅力。
  • 唐山:「非遺」皮影伴暑假
    「非遺」皮影伴暑假環渤海新聞網消息8月14日,皮影戲藝人在豐潤區文化館為小朋友們表演皮影戲。暑假期間,豐潤區文化館免費開設皮影戲暑期小課堂,邀請皮影戲藝人為小朋友介紹皮影戲知識,並教他們製作皮影、表演皮影戲,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朱大勇 李學文 楊文進 攝
  • 皮影裡話故事 皮影外話傳承 創意設計傳承千年皮影古韻
    在參賽作品中,眾多湖湘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使得具有湖湘元素的文創產品迅速風靡日常生活,銅官窯瓷器、黑金首飾、非遺手繪地圖、湘繡禮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作品,聆聽創作品背後的故事。 讓精彩設計變成生活用品,讓文化創意成為生活方式。
  • 老家河南——特色民俗文化之羅山皮影
    羅山皮影戲作為河南皮影文化的優秀 代表,在羅山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深厚 的民眾基礎,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皮影戲主要使用獸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來表演不同故事, 是傀儡戲的一種,在過去的歷史中,皮影文化藝術以其獨特 的藝術特徵和表演形式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風貌,是民間文化 的重要載體,與人民生活相融合,經過歷代的傳承與發展,逐 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色彩,是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民俗藝術。
  • ...楊浦區,圖說,申城,皮影,窗花,一系列,泥人,燈籠,-上海頻道-東方網
    原標題:致敬傳統 體會民俗 傳遞祝福 申城學生花樣鬧元宵  跟著非遺傳人學剪窗花、捏泥人,親手精心製作湯圓送給孤巢老人,融入大學元素,原創系列「福」字送出元宵祝福……這兩天,抓住「年」的尾巴,申城校園年味十足,大家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中華文化的生命力,致敬傳統,體會民俗,傳遞元宵祝福。
  • 【甘肅文化】非遺展演:盡顯隴原民俗風情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   原標題:非遺展演:盡顯隴原民俗風情  記者 李滿福  前一段時間,全省各地陸續舉辦了多種多樣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展演活動,將非遺宣傳展示與年俗慶祝活動巧妙結合,充分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魅力。
  • 滁州南譙區首屆非遺文化旅遊節開幕 50餘非遺亮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28日,2018首屆滁州市南譙區非遺文化旅遊節暨烏衣非遺小鎮開園儀式隆重開幕,皮影藝術、木活字印刷術、金石藝術、雅閣畫廊等50餘非遺文化項目同時亮相,吸引數千名市民圍觀。
  • 中國動畫人是時候再次向皮影、剪紙等非遺技藝學習了
    1960年代和19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老一輩動畫人把水墨畫、皮影、剪紙等元素融入到動畫中去,有了《大鬧天宮》《猴子撈月》《小蝌蚪找媽媽》《葫蘆兄弟》等一批民族特色鮮明的作品,在國際上捧回無數獎項,奠定了享譽世界動畫界的中國學派。
  • 皮影魯藝行 非遺長至歸·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項目進入第三個年頭,在過去兩年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礎上,今年我們進一步嘗試挑戰自身的智慧和能力,2020年的非遺保護項目我們選擇了陝西皮影。皮影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為它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工藝美術。這次的工作除了關注造型、皮革處理以及雕飾工藝之外,與之相關的表演藝術在其中也擔當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傳統說唱技藝和皮影表演的操控技術。
  • 神仙樹社區開展非遺皮影戲體驗公益活動
    1月14日,神仙樹社區攜手5A級社會組織玉成志願服務與研究中心(玉成書院)開展了第二屆非遺文化傳承月之「重溫國粹文化 非遺皮影戲體驗」公益活動。本次活動旨在提升社區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神仙樹社區黨委書記向明煜和30餘名轄區青少年及其家長參加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