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增73名院士,名額分配!新興交叉7名,安全領域6名

2021-01-10 騰訊網

【重磅,中國科學院擬增選73名院士,學科領域,名額分配情況!其中新興和交叉與數學學科領域7名,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6名!】

眾所周知,在我國能夠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代表著在相關細分領域有著絕對的權威,更代表著巨大的榮譽。

但可能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兩院院士競選之路,相當不易。不但篩選條件相當苛刻,而且報名者眾多。據了解,報名與當選的比例基本維持在5:1左右,競爭相當激烈。

舉例來說,大名鼎鼎的袁隆平院士、施一公院士,均都是幾次報名,才最終當選的。我國諾貝爾獎、共和國勳章、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一直未能競選成功。美女教授顏寧,也曾落選。

更有,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著名生物學家饒毅,在2011年競選院士落選後,曾發誓永不參加院士之競選,可見競爭是多麼的「激烈」。

每兩年一屆的院士評選,2021年如期到來,於2021年元旦新年正式啟動。相關部門也公布了具體的學科領域、各額分配情況。

那麼具體的學科領域分配情況如何?今天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一、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

2021年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分別是: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

每個新興和交叉學科支持1個增選名額,另外為支持基礎學科發展,在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選中,為數學物理學部,額外增加1個名額,用於數學領域選技帶頭人。

二、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擬增選總名額73名中,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待特別推薦部門評審後,再劃各相關學部。

三、除安全相關外,其他學部名額分配情況‍

除安全相關外,其他學部名額分配情況‍: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名、技術科學部12名、數學物理學部12名、地學部11名、化學部11名、信息技術科學部8名

四、關於2021年院篩選,大家來互動預測下,你認為科研‍及企業屆的大咖:屠呦呦、顏寧、李彥宏或你熟悉的人士,誰可能如願以償當選?‍

我是@再啟航,專注於教育相關,【關注我們】,可提前系統了解關於孩子成長【教育升學、生涯志願、考研就業】等相關的事,少走彎路!可分享、轉發給需要加速成長的孩子!

免責聲明:數據來自教育部門,資料、圖片來自網絡,無法確認實際出處。若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啟動,中科院73名、工程院88名 | 特別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
    各位院士: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
  • 2017中科院新增院士61名完整名單 中科院院士是怎麼選出
    ­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兩年一度的院士增選結果揭曉了。中國科學院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61位科學家榮登新院士榜。經過增選,中科院現有院士800名。­  新當選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
  • 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名單出爐:中科院清北復旦浙大居前五
    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名單出爐:中科院清北復旦浙大居前五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凌瑤 2019-08-04 19:18
  •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兩院院士?2021年增選院士的硬核條件來了
    從這次增選人數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總名額7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總名額不超過88名,共計不超過161名。從中國科學院院士看,增選領域為: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其中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能源科學。
  • 20個全國學會擬推薦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出爐,高分子領域多人入選!
    截止到今天下午(2月20日),全國已經有20個學會和部分省份科協公示了106名2019年兩院院士推薦候選人。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啟動,總名額不超151名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1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6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5名。
  • 200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 35名科學家當選
    新華社 發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日前結束。在4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宣布,35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6名外國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院士宣讀了新當選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
  • 上慄:4名「兩院」院士、6名教授、18名高級科研人員齊聚這裡,為了這事
    上慄縣委、縣政府與中南大學、江西農業大學、西安交大等2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開展了合作,設立了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省級煙花爆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引進了一支含4名院士、近百名博士教授為主體的科研隊伍。
  • 中國科學院新增53名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名單)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新增53名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名單)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9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結果 南京高校新增3位院士
    昨天,中國科學院正式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今年共有61名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郭子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萬林、南京理工大學芮筱亭成功當選。    今年56歲的郭子建曾在國外學習、工作10年,1999年起任南京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學生物學。
  • 【最新】中科院2017新院士名單公布,最年輕的46歲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今天揭曉,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在新當選的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
  • 兩院新增104名院士 702所蛟龍總設計師徐芑南入選
    今年新增院士中科院53名和工程院51名702所「蛟龍」總設計師徐芑南入選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19日分別發布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中科院的53名新院士是從391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新當選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齡54歲,其中60歲及60歲以下的佔85%。中國工程院的51名新院士是從560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的。新增院士中年齡最大的是「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總設計師、77歲的船舶設計製造專家徐芑南,最小的年齡48歲。平均年齡56.9歲,60歲及60歲以下的42人,佔82.4%。
  • ...中科院新增院士64名,最小年齡42歲;飛機上導尿救人醫生獲獎10萬
    2丨中科院新增院士64名,最小年齡42歲人民日報消息,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22日出爐。今天,中科院公布64名新院士具體信息,根據統計,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新當選院士中有6名女性。
  • 中國科學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
    人民網北京11月28日電(趙竹青)2017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今日正式對外公布。這次院士增選工作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後進行的第二次增選。增選工作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7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1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4.1歲,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91.8%。新當選院士中有3名女性。
  • 蚌埠醫學院兩校友當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學院12月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中科院新增選院士61人,工程學院新增選院士70人。兩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先後進行有效候選人、初步候選人、正式候選人等環節評審。2015年兩院院士增選是今年元月啟動,在周一公布增選名單中,蚌埠醫學院1973屆畢業生陳孝平和1984屆畢業生王福生入圍中科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增選名單。
  • 中科院200名科技人員到浙江掛職
    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國家863新能源領域的專家,日本各個行業的技術與管理專家,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風投公司掌門人……下周起,浙江的科技界、企業界將迎來眾多專家。  昨天下午,記者從浙江省科技廳和杭州市科技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得悉:11月10日,2009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活動周將啟動,浙江省與中科院等一起承辦的「432」計劃也會於當日啟動。
  • 快訊| 兩院院士增選工作新年啟動/清華女碩士直播間教英語/華為...
    【查看詳情】【近6年考研國家線最全匯總】【查看詳情】招生資訊【香港中文大學金融EMBA首屆招生進行中】【查看詳情】【2022年上海交大安泰EMBA提前面試時間公布】【查看詳情】【北大滙豐2022級EMBA招生簡章】【查看詳情】【北京郵電大學-法國裡昂商學院EMB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21級招生簡章】
  • 兩院院士名單,這些非重點大學新增十名院士,太強大了
    隨著今天中國科學院2017年新增選院士名單的公布,今年兩院院士名單已經全部出爐,據山野老王統計,中國工程院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來自高校的有31人,其中4人來自非重點大學;而中國科學院新當選的61名院士中,有34人來自高校,其中非重點大學有6人入選。
  • 中大新增2院士!2019年中科院新增當選院士名單公布
    文/羊城派記者 張璐瑤 豐西西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羊城派記者留意到,中山大學此次新增2位中科院院士,分別為宋爾衛(生命科學和醫學部,腫瘤學專業)、戴永久(地學部,大氣科學專業)。
  • 中科院研究院近100名博士集體辭職後續:被挖走了!那被誰挖的?
    可是7月16日,研究院官方馬上給出了新說法:正常人才流動,都被挖走了。但卻沒說是哪家大佬這麼歷害挖走了近百名博士!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人事處的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的記者,這90多名科研人員,是在6月份集體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提出的離職:「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
  • 南昌「心遠」曾走出10名中科院院士 方志敏曾在心遠就讀
    11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由教育家熊育鍚創立的「心遠」和他的教育理念,無疑是百年輝煌裡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在最初近50年的「心遠」歲月裡,心遠中學和省立二中培養了10名中科院院士,其他行業的精英人才更是不勝枚舉。  熊育鍚創立江西最早的私立中學  提到南昌二中的歷史,熊育鍚是個繞不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