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鹽城師範學院「賡續紅色百年,爭做時代新人」實踐主題,我們參與了喜迎建黨100周年主題實踐團。遵義作為中國歷史上紅色經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激昂澎湃的紅色底蘊,這裡遵義會議以及相關的紅色故事源遠流長,同時,也不缺少在紅色歷史中辛勞付出的中共黨員。為此我們採訪了家住遵義市的李永康老人。在一個多小時的親切交流中,我們對黨有了更新的認識。
李永康老人今年已72歲高齡,老人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入的黨,如今也已經是36年的老黨員了。在那個十幾個人只有一個人才加入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共產黨的年代,李老成為一名黨員已經足夠證明自己的優秀了。
老人生於遵義湄潭,在家中眾多的兄弟姐妹中,只有他的大姐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而他卻迫於生計未能完成學業,但依舊以優異的成績在遵義中學讀完了初中,這在當時也非一件易事。1974年老人被調入遵義紅花崗區的一家全市只有家的文明單位水產公司,在門市負責副食和漁產品的銷售的工作。即使是在基層工作,老人依舊嚴格要求自己,時時替他人考慮,在利益面前,集體優先於個人利益。就這樣優秀的環境,李永康老人成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成為黨員以後,老人依舊數十年如一日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集體優先的服務意識。
改革開放後,老人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工資從幾十元變為幾千元,文化底蘊深厚的紅花崗區也從老舊的城區中發展成了一個全新的城區。老人也每天都在關注時事新聞,對紅花崗的2014年開始的創衛工作也非常支持,對於那些隨意丟棄垃圾的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抗議。
鹽師學子採訪老黨員
鹽師學子採訪老黨員
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有幸採訪到李永康老人,並對訪談內容作了大致的紀錄,以下是訪談內容:
問:當初您入黨的初衷是什麼?
答:自己成長在一個老革命家庭,從小就接受黨的薰陶,對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小就抱有一種渴望的心態,並且在老一輩黨員思想的薰陶下,覺得自己能夠入黨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情,入黨後自己也越發自覺地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多吃苦,多幹活,在工作中不斷了解黨的歷史,時刻關注黨的變化方針,堅持黨的領導。
問:您入黨後有什麼感言?你認為入黨前後有什麼差別?比如,別人對你的看法和自己的心境。
答: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處,只是當別人知道你是黨員後,就會投以驚訝與羨慕的眼神,然後我就會覺得自己能夠成為黨員是非常榮幸的事,我感到非常驕傲與自豪。但是,我深知作為一名黨員不應該驕傲,要謙虛地平易近人地和鄰居和睦相處。還有,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起帶頭模範作用,不能與人一起賭博,一起偷東西等,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做壞事,要為社會做貢獻。
問:對於如今是建黨一百周年您有什麼感想?
答:我們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立人力資源強國」,這充分體現了人才的重要性,大學生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的後備力量,保證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就必須加強對高校黨的建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統領,緊密結
問: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今天您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
答:我對幸福的理解:社會安定,家庭和睦,孩子們健康成長,每天生活都充滿希望,年輕的新一代充滿幹勁,這就是幸福。
問:您作為老黨員,對我們青年人有何建議?
答:你們要好好學習,爭取入黨,為周圍人群做點貢獻,關心一下他人,了解一下黨的進展,多看看新聞,時刻跟黨走,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最後,老人也對現代大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大學生要能吃苦,要有責任感,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爭取早日加入共產黨。希望新時期優秀黨員應具備三種素質:群眾工作素質、開拓創新素質和表率先鋒素質。在具體實踐中,要做到踏實工作、加強思想政治修養、加強民主法治學習,增強科技人文素質、堅持真理、敢於鬥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負國家人民重託。老人的回答使我們深受感動和教育。通過這次採訪,令我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