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合教育是什麼?
1.融合教育就是把殘障兒童編入普通班,通過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合併而形成獨特的教育資源管理與使用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使特殊兒童在與普通兒童的共同學習當中獲得進步和發展,自然而然地受到康復和補償訓練。
2.融合教育主要採用「隨班就讀」的方式來實施。具體來說,又可分為普通班、特教班、普通班+特教班、普通+資源教室等幾種模式。
二、融合教育有什麼好處?
1.投資少、見效快,降低教育成本,有利於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
2.讓特殊孩子與普通孩子一起學習,有利於促進他們社會適應行為能力。
3.讓普通孩子可以接納不同的人群,有利於培養他們的愛心和助人意識。
三、我市在推進融合教育做了哪些工作?
1.組建市隨班就讀工作指導中心,指導全市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的管理、業務指導和師資培訓等工作,推進我市融合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2.建立市級、鎮級、校級的三級隨班就讀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隨班就讀工作的集中統籌、協調和管理工作。
3.建立和完善東莞市隨班就讀工作的管理制度,確保隨班就讀各項工作有章可循,職責分明,分工合作,提高隨班就讀工作的成效。
4. 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大力支持特殊教育發展,把「特殊教育藍天工程」列為東莞市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重點工程之一,並先後出臺了東莞市第一、二期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等政策。
5.加強融合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隨班就讀各類教研活動,提高普校隨班就讀教師的工作水平。多年來,共培訓普校教師3000多人次,隨班就讀學生家長500多人次。
6.設立茶山鎮中心小學、厚街鎮中心小學等隨班就讀實驗學校,深入探索開展融合教育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經驗,通過以點帶面,進一步推動我市融合教育工作的深入發展。
7.建設完備的資源教室有力改善融合教育條件,目前,全市普通中小學校已建好的資源教室有53間,並實施了資源教室的資源教師「種子教師」培養計劃,為提高資源教室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人才支持。
四、融合教育,如何「融」?
1.校長是融合教育工作的領導者和支持者。作為校長要擁有大愛、擔當的教育高度,積極落實隨班就讀工作政策,做好融合教育人力、物力、課程資源的支持。
2.教師是融合教育工作的執行者和實踐者。作為教師要擁有接納、包容的教育態度,為特殊孩子保駕護航,不但要做好班上普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樹立起扶殘助殘的觀念,形成普通學生與殘疾學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納、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良好班風和學風;還要積極主動學習融合教育先進理念和知識,提高特殊教育的工作水平,讓每一個特殊孩子都能受到最適合的教育。
3.家長是融合教育工作的合作者和助推者。作為特殊孩子的家長要擁有樂觀、感恩的生活態度,要從內心真正地接納自己的孩子,正視孩子的不足,克服種種心理障礙,多給孩子鼓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參與孩子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工作,讓孩子最大限度地融入普通班級。作為普通孩子的家長,也要有理解、平等、包容的心態,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情、關愛弱者,與特殊孩子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