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鎂集團與東北大學協同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升級

2020-12-11 瀟湘晨報

12月6日,東北大學工業窯爐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衛軍教授等行業專家一行蒞臨遼寧省鞍山市海鎂集團,就海鎂集團與東北大學聯合建立菱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進行洽談,確定了研究院初設的六個研究課題時間表和進度安排。該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以推動菱鎂產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為重點,通過校企協同創新,建成綠色、高效鎂產業研發基地,實現菱鎂行業領域相關關鍵技術突破。海鎂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鑫出席洽談會。

東北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大學。學校在一流大學建設中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科研方向,努力推動協同創新,探索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了學科、人才、科研、產業良性互動發展。其中涉及菱鎂產業節能降耗、綠色化、智能化研究課題,在菱鎂行業技術創新、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技術儲備。張衛軍教授表示,通過到企業開展座談,找到了未來課題的方向,為東北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奠定了基礎。

海鎂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鑫指出,多年來,海鎂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著力深化國企改革、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精神,積極響應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的戰略部署。此次通過與東北大學合作,建立菱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可以將大學的基礎研究和科研成果,緊密結合區域發展和企業實際。雙方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能著力破解企業改革創新難題,不斷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綠色化、智能化水平,助推海鎂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圖文:王同文)

責編:閆宇航

【來源:海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產學研協同創新 山東黃金-東北大學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
    8月31日,山東黃金-東北大學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在濟南正式成立。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唐波,山東黃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玉民,東北大學校長趙繼,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副校長馮夏庭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啟動儀式上,雙方就研究院成立籤署協議,並向研究院院士、副院長頒發聘書,向東北大學教師及學生代表頒發了山東黃金「金石學者獎」和「金種子獎學金」標誌牌。
  • 山東黃金-東北大學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在濟南成立
    8月31日,山東黃金-東北大學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在濟南正式成立。雙方就研究院成立籤署協議,並向研究院院長、副院長頒發聘書,向東北大學教師及學生代表頒發了山東黃金「金石學者獎」和「金種子獎學金」標誌牌。他說,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實施「大科技計劃、大科學平臺、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規劃,推動科技創新更加精準、更加高效地融入和支撐全省重點產業發展。深部金屬資源的勘查開採是國家「四深」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是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成立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對提升礦業產業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他表示,省科技廳將積極為研究院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更多服務和支持。
  • 服務創新發展 推動新材料產業協同融合——遼寧省新材料產業聯盟成立
    會議現場聯盟是由中科院金屬所等近30家相關單位共同倡議發起,遼寧省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設工程中心牽頭推動,省內外新材料產業相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相關領域機構和組織等結成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聯盟的成立,構建了遼寧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協同機制,搭起了新材料產業多領域、多層級溝通融合的服務平臺。
  • 山東黃金-東北大學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在濟南正式成立
    8月31日,山東黃金-東北大學礦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在濟南正式成立。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唐波,山東黃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玉民,東北大學校長趙繼,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副校長馮夏庭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啟動儀式上,雙方就研究院成立籤署協議,並向研究院院士、副院長頒發聘書,向東北大學教師及學生代表頒發了山東黃金「金石學者獎」和「金種子獎學金」標誌牌。
  • 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研究
    本文,筆者主要以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視角出發,從區域產業發展格局、產業協同創新實踐、產業協同創新政策等維度解析京津冀地區醫藥健康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經驗,以期為京津冀地區產業發展提供建議,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區等集群生物醫藥產業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借鑑。
  • 莞深「連城訣」|莞深產業合作,從產業協同走向源頭創新
    在松山湖科學城,一條連接松山湖科學城和光明科學城的通道已於今年3月動工建設,未來,兩大科學城將環巍峨山而走,大大縮短兩地距離——莞深協同共建綜合性國家級科學中心,莞深合作在另一個層面上展開對話。從產業協同共進,到產業鏈的最上遊——源頭創新上的協同發展,莞深產業之間的合作早已突破原本的產業之間的邏輯。
  • 東北首家省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園區在瀋陽開園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2月12日電 (沈殿成 趙桂華)構建前沿數字生態,共贏信創產業「芯」未來。東北地區唯一一家省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園區—遼寧省信創產業園,12月12日在瀋陽市皇姑區正式開園。瀋陽市政府、遼寧省工信廳、省信息中心、市大數據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當日開園儀式。開園儀式。
  • 重磅 | 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落戶東北大學
    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落戶東北大學8月27日,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冶煉技術重大研究平臺——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在東北大學揭牌成立。研究院將致力於提高鋼鐵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碳鋼鐵冶煉前沿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培養高水平創新型冶金新工科人才,為鋼鐵產業低碳、綠色及智能化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 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落戶東北大學
    來源:瀋陽日報-瀋陽網8月27日,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冶煉技術重大研究平臺——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在東北大學揭牌成立。該研究院聚焦未來鋼鐵綠色生產變革性轉型升級關鍵性技術,將圍繞鋼鐵產業低碳智能化重大需求,通過優勢學科融合交叉,協同構建全新的技術體系,重點突破低碳鋼鐵冶煉關鍵共性技術,依託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鋼鐵化工智能耦合聯產等前沿技術,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碳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培養創新型新工科人才,引領鋼鐵產業低碳綠色智能化創新發展方向,助推我國向鋼鐵製造強國邁進。
  • 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會二屆二次會議舉行
    10月20日,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會二屆二次會議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河鋼集團總經理王蘭玉、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王新東、東北大學黨委書記熊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副校長唐立新出席會議。
  • 吉林大學東北亞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與協同單位共同在京舉辦國際...
    11月1日,由吉林大學東北亞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和俄羅斯聯邦薩哈林國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俄羅斯地區合作:走向共同繁榮」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旨在推進中俄地區合作,進一步落實兩國領導人在2009年籤署的《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來自吉林大學、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交部、新華社、中國中央財經大學、黑龍江大學、四川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俄羅斯薩哈林國立大學等研究單位和高校的8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中國摩託車電子產業鏈盟動協同創新
    在我國摩託車產業面臨轉型和急需高新電子技術來推動產業發展之際,由無錫創立達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2008摩託車電子應用技術創新研討會",在我國摩託車產業集群中心重慶市順利落下帷幕。希望通過推動全產業鏈聯合創新,並建立摩託車產業電裝技術創新聯盟等協同創新機制,解決我國摩託車產業面臨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以及進一步提高我國摩託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等問題。創立達還在會上正式發布了新一代微觸發可控矽產品。
  • 專家齊聚共話量子科技 量子技術產業發展與協同創新座談會在京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就量子科技發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成果和經驗,促進基礎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探索量子科技產業化發展路徑,2020年12月20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家工信安全中心」)組織召開了
  • 第二屆中國再生塑料行業標準與技術創新大會在瀋陽隆重召開
    、中石化集團、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瀋陽化工大學、東北大學等單位領導和專家,瀋陽市、康平縣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代表來沈參會。與會者圍繞廢塑料利用產業的綠色化發展、廢紡成塑新技術應用、分類回收網的建設規劃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分享了行業發展升級的成果和經驗,並就康平塑料循環產業園建設、金融服務助力再生資源產業升級轉型等問題提出建議。
  • 北京大學攜手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美國密西根大學、西北大學
    ,其主要任務是針對某領域學科發展前沿和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和方向,開展前瞻技術、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國際協同實驗室把國際合作從與教授的點對點合作升級為與團隊的規模化、系統化合作,達成真正的強強合作,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高校協同創新,這一模式受到國內外著名高校的高度認同。
  • 2019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交流大會在福建晉江召開
    10月25日-26日,為期兩天的2019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交流大會在福建晉江召開。會議重點解讀了協同創新的相關政策,研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經驗,探討了如何進一步發揮聯盟作用解決產業關鍵技術短板等議題,同時與福建晉江各級政府企業探討技術合作,進一步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協同創新成果落地。
  • 劉曉明大使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主旨演講:《以創新推動發展 以...
    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重在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力,推動發展從依靠自然資源和資本等要素驅動轉變為依靠科技、管理、業態和文化等創新驅動,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與此同時,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協同推進,跨區域整合創新資源,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發展布局,促進區域產業合理分工和競爭力提升。
  • 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機制內涵與建設路徑探析
    在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進入不斷深化的階段,高職院校如何積極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共建產業學院,積極推進協同創新,實現互惠共贏、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下高職教育發展的重點與難點。本文基於對目前高職產業學院現行問題的剖析,以協同創新視角提出了產業學院組織效能提升的關鍵要素,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產業學院實現協同創新的建設路徑,為進一步推動高職教育產教融合,提升產業學院運行效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研發在成都、生產製造在德陽 成德欲打造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新模式
    同時,構建科技協同發展、統籌發展的新格局,共同實現成德科技資源與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共同把成德打造成輻射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增長極和示範區。以深化產業功能區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為抓手,全面梳理兩地產業園區功能及產業布局,推動兩地產業、園區結對錯位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功能區,催生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
  • 清華大學攜手美國密西根大學、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共同打造水技術...
    清華大學攜手美國密西根大學、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共同打造水技術國際協同實驗室清華新聞網5月31日電 (通訊員 劉豔臣)5月26日,清華大學與密西根大學、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在清華大學工字廳籤約共建水技術國際協同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