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遊樂行業在當下來說是一個頗具朝陽氣息的行業,很多朋友都想涉足其中,但對於行業大多都有一個最大的疑問——為何設備價格如此差別如此之大?以至於讓大家不敢輕易行動,覺得行業透明度並不高,水還挺深。
其實對於國產遊樂設備生產來說,與其他國產產品的性質相差不遠,大多行業還在追求性價比,這是由於很多行業在國內確實起步晚,水平參差不齊,與國外發展較早的巨頭對比,差距明顯,這並不是某個廠家的錯,而是時代的緣由。自然遊樂行業也不例外,兒童遊樂產品在國產的生產環節中就存在了一些明顯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就是設備各方價格相差甚遠的原因。
1.工藝
其實作為遊樂行業的組成部分——兒童遊樂行業特別是其中的無動力遊樂設備來說,設計生產的門檻並不高,架起一座工廠,隔出幾個車間,請上若干師傅便能開始生產,但就算是有獨立設計能力的廠商,在工藝上也不能全然打包票,因為對於中小廠商來說成本是需要控制的,工藝上去了成本自然就高了,售出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價格便宜的,工藝你能接受其實沒問題,但最終消費者能否接受才是關鍵。
2. 材料
不似汽車界的核心三大件,國產車的三大件一直被國人詬病,遊樂設施的核心技術很容易被掌握,但在用材上優勢一大關鍵,鋼管的厚度、地墊的厚度、油漆的厚度、大部分材料的品牌選擇都是廠家要考慮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都會由消費者買單。設備價格高的,其實就高在這些地方,有心的朋友其實可以通過去實地參觀來發現理解,遊樂設備的價格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3. 細節
很多廠商的設備出售後再沒有過多的後期維護、日常養護的環節,這對於想要長期經營的商家來說或許是相當致命的,細節並不但指產品的細節,而是圍繞產品產生的一系列服務因子,當缺少哪一部分時,就能省去更多成本,價格能低下來,但這樣的產品服務並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綜上,兒童遊樂設備的價格其實是相當透明的,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並且很容易理解,想要涉足行業,設備的價格很容易掌握到的——貨比多家直截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