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寒意濃,賞景溫酒正當時;山城小鎮圩日鬧,千人趕集舊景現;工廠車間機器鳴,熱火朝天生產忙……如今之梅州,即便已是北風凜冽,卻處處湧動著勃勃生機與活力,別有一番暖意融融,一派歲月靜好。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歲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瞬間打響,一場與病毒殊死的搏鬥迅即展開。梅州兒女上下一心,迅速投入一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從1月22日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到當前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並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梅州人民經歷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今天,梅州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表彰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值此之際,讓我們回眸戰疫期間經歷,回顧抗擊疫情成果,凝聚磅礴前進力量。
梅州市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醫務人員送上鮮花表示祝賀。
戰略引領 疫線擔當
1月23日,廣東省啟動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隨即,梅州成立以市委書記陳敏為總指揮,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為常務副總指揮的梅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對防控工作作出嚴密部署,並構建起全市系統防控體系。1月26日,省衛健委確認梅州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梅州戰疫全面打響!
步步緊跟總書記、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舉全市之力打出了一套疫情防控「組合拳」。
1月23日,疫情發生之初,梅州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全市上下樹立一盤棋思想,制定完善應急預案,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共同紮緊防線。
2月10日,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梅州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堅持疫情防控與穩增長兩手抓,逐次有序、分類施策、精準研判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2月25日,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整為二級響應,梅州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要求全市工作重心從集中精力抓防控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轉變、防控由面上向以點為主轉變、防控策略由「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向「重點外防輸入」轉變。
6月17日,梅州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自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領導擔責履責、靠前指揮,各級各部門迅速響應,各項管控措施落地生效;各地各部門全力以赴、協同作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梅州社會各界迅速形成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的工作格局。
在城區,梅州利用創文中探索建設的網格管理體系,近萬名網格員變身疫情防控「多面手」,組成防疫小分隊,全面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在農村,梅州結合行政村數量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密集等實際情況,作出了鎮(街道)村(社區)聯防聯控、積極發動群眾參與的群防群治工作部署,建立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疫情防控體系。
一張張科學防控的網絡迅速張開,覆蓋到梅州城鄉的每個角落;一道道抗擊疫情的防線迅速構築,見證著梅州與時間賽跑的速度,記錄著梅州對生命尊重、對人民負責的情懷。
勠力同心 共克時艱
梅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早」「四集中」的要求,迅速組織調配最強醫療衛生(防控救治)力量,共同投入疫情防控。堅持中西醫結合,科學救治、精準流調,不遺漏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
堅決築牢多重防線,全力防控疫情。衛健、疾控、公安等部門組建專班,開展拉網式排查工作,對確診和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阻斷病毒傳播。築牢「兩站一場」聯合檢疫點、發熱門診全篩查、社區「三人小組」大排查等防線,全面落實核酸檢測、隔離觀察等措施,及時發現和消除擴散風險。
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全力救治患者。梅州指定兩間市級定點救治醫院,建設1間後備醫院;落實首診負責制,對疑似病例做到「三個當天(當天收治、當天核酸檢測和CT檢查、當天明確診斷)」,儘量把病例控制在輕症;組建涵蓋9個專業22名專家的臨床專家組,執行三線值守制度,採取中醫辨證施治和對症治療。
科學調配醫療力量,全力支援湖北。為響應國家和省的工作部署,梅州緊急集結醫護人員參與組建廣東省第二批醫療隊。1月28日,由梅州2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梅州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踏上援鄂徵程。其後,梅州迅速集結人員、籌備物資,在最短時間內再組建了2批共30人的醫療隊馳援湖北抗擊疫情。
勠力同心克時艱,風雨過後見彩虹。
全市人民合力攻堅,只為一個共同目的——盡最大努力呵護生命健康。5月1日,梅州最後1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截至12月17日,梅州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例,全部治癒出院,實現動態「清零」。
如今,全市疫情防控向好形勢鞏固拓展。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3.73億元,增速居全省第七;1月至8月完成工業投資74.07億元,比增16.9%,增速居全省第八;全市A級以上景區復工率達100%;全市349個省定相對貧困村100%達到退出標準。
梅州力量 花香千裡
疫情襲來,全球同此涼熱;戰勝疫情,人心同此冷暖。
這當中,有白衣戰士們的守護擔當——「只要國家需要,我一定義無反顧!」
面對可怕且來之突然的疫魔,他們豈能「無牽無掛」?梁姬與11歲的女兒忍不住相擁而泣;鍾敏接過家人手中的蘋果和「利市」,允諾平安歸來;曾志芬「哄騙」年僅5歲的女兒,說自己要去「上班」……
在人民需要、醫者職責面前,他們無畏逆行、奮勇向前!在新冠肺炎這場重大疫情中,武漢和湖北一度告急,形勢嚴峻令人揪心。梅州市三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共51名醫護人員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把梅州蘇區的愛心和力量帶到湖北疫區。
「第一個夜班,我接管的就是重症監護病房,裡面有7名患者,基本都上著呼吸機或高流量制氧機。缺氧的患者痛苦萬分,整個病房看不到一絲『生機』。」
「我一手握著老奶奶的手,一手撫摸著老奶奶的額頭,輕聲安慰。她似乎感受到了我們一直守護在她的身邊。即使再艱難、再危險,我們也從未放棄她。」
除了治病救人、端水餵飯、倒屎倒尿,還要拖地、消毒、倒垃圾……在湖北奮戰的近兩個月時間裡,梅州51名醫護人員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一顆仁心、一雙妙手,把一個個生命從死神手中奪回,哪怕臉頰被口罩勒到破皮,雙手被汗水浸到泛白,皮膚被防護服捂到發炎,也不忘醫者本色,時刻踐行那份莊嚴的臨行承諾。
白衣戰士出徵時的誓詞猶在耳畔,如今使命已畢,一個不少地回到了崗位。但不變的是,他們依舊心系患者、埋頭苦幹,仿佛未曾離開,繼續默默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這當中,有全球鄉親們的守望相助——「每懷故鄉土,欲與共艱榮。」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梅州社團總會主席梁亮勝的一席話,道出的正是疫情面前,梅州兒女與家鄉同呼吸、共命運的骨肉親情。
「我要捐贈5萬個口罩」「我沒有渠道購買防護物資,只能盡力而為捐20萬元」「辛苦啦,粥還是熱的,大家先喝幾口暖暖身子」……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在防護物資籌備最緊急之際,海內外嘉應兒女情牽桑梓,第一時間籌集物資排除艱難萬險,千裡馳援家鄉;梅州社會各界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擔當和奉獻精神;廣大群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聚沙成塔支援「戰疫」。
疫情最危急時刻,大到企業,小到普通市民,都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截至4月28日,市紅十字會收到關於抗疫捐款約826萬元;市級慈善會和縣級慈善會收到捐款捐物1565筆,逾4178萬元。而今,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懷仍在繼續,大家通過捐贈口罩等物資、開展防疫知識宣傳等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
在梅州大地,每個人都是抗疫的一分子,參與其中、扛起責任,保護自己、服務他人。當前,梅州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但防控工作仍絲毫不能鬆懈,還將繼續齊心協力,思想不放鬆、行動不鬆勁,守住一座城、平安一方人。
來源:梅州日報
原標題:《【抗疫】偉大抗疫精神的梅州實踐特別報導——戰疫梅花別樣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