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敗的鞋王:市值蒸發百億,被大東超越,淪落到無人問津

2020-12-18 騰訊網

曾經在女鞋品牌市場中,百麗和達芙妮被並稱為一代鞋王。特別是達芙妮最輝煌的時候,中國市場中每5雙女鞋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它的成功經營模式屢創佳績,成為了眾多中小企業模仿的典範。

達芙妮的前景也一度被人們無限看好。可意外的是當整個女鞋品牌市場迎來寒冬之時,它也沒能擋住頹勢被冠上「關閉門店」、「虧損」、「衰敗」等字眼。從2015年關閉幾百家店傳出首次虧損到如今2018年全年業績報告,達芙妮似乎深陷泥潭裡拔不出來了。

最近達芙妮也發出了2018年財報,結果不容樂觀。它的虧損從9780萬增加到了7.87億港元,市值也從鼎盛時期的170億縮水到只剩4億,蒸發了百億之多。曾幾何時,達芙妮高達65%的業績讓同為鞋王的百麗都羨慕不已,奈何今日會沒落至此呢?

代工到鞋王

達芙妮成長於1990年,是做代工起家的永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抓住中國鞋類市場發展先機創立的自有品牌。在整體市場向上的背景下,達芙妮率先開起了全國自營專賣連鎖門店再加上企業管理得當,很快就在市場站穩了腳跟。

一炮而紅的達芙妮成功地成為了中國內地女鞋第一品牌,並於1995年在香港上市。借著平價策略和街邊店模式,達芙妮實現了高速發展,每年開出了千家店。因此它也一度被譽為女鞋界的「寶馬」,中國女鞋之王。

鞋王光環的消逝

在一騎絕塵的優勢下,達芙妮的日子過得相當順遂。可殊不知就是這種溫水煮青蛙的舒適日子最容易讓人失去警惕性,度過2012年的巔峰時刻,達芙妮進入了寒冬預警期。從2013年業績開始下滑後,達芙妮總是會將天氣原因列入影響業績的原因之中。

其實不管是哪一個行業總會遇到寒冬時節,企業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寒冬來臨,但一年四季又怎麼會沒有寒冬。想要立於不敗之地,企業能夠做的就是在寒冬來臨之前做好防潮防凍工作,而不是把時局好壞當做經營難易的藉口。

可惜達芙妮在應對寒冬來襲時並沒有做好防範工作,在一系列的失誤操作之下更顯頹勢。

1.轉戰電商失敗

達芙妮在2006年就進入電商,算是鞋業品牌中較早入場的,可遺憾的是它最終沒有選對戰略決策。2011年達芙妮關閉了在京東、樂淘等平臺上的銷售渠道,全力支持自己投資的耀點100。結果耀點100沒能夠成功擠進電商市場,受其連累,達芙妮錯過了最佳的電商紅利期。

2.價格戰拉低品牌價值

隨著整個鞋業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鞋企也紛紛崛起。其中溫州鞋企給達芙妮帶來的衝擊是最大的,它利用完整的供應鏈和強大的生產造新能力降低了成本,直逼達芙妮。為了不被後來居上的大東、卓詩尼等溫州鞋企趕上,達芙妮不得不採取降價模式促進銷量。

在多次的降價過程中,達芙妮的品牌價值也直線下降。

3.產品老化,消費者流失

也許是太專注於與其他鞋企競爭市場,緩解業績下滑現象。達芙妮如今的鞋子已出現款式老化、性價比不高等現象,在這樣的狀態下,達芙妮被消費者拋棄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就不足為奇了。

被後來者趕超

作為馳騁鞋業將近30年的女鞋之王,達芙妮曾經可以說是無人能超越的存在。可現如今它卻陷入了年年虧損,短短三四年關閉將近四千家門店的困境。而曾經與它實力懸殊的大東卻在鞋業整體蕭條的背景下逆流而上,開出5000家門店將白菜價的女鞋一年賣出50億,成功超越達芙妮成為女鞋界的新寵兒。

可見達芙妮的衰敗和大東女鞋的崛起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不如你的對手。還要時刻保持創新能力和警惕心,做好迎接每一個寒冬的到來並安穩度過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79一雙」的大東,如何成為溫州鞋王?
    由於定位「14天快時尚」,它又被稱為鞋屆「優衣庫」。它的名字叫做大東,溫州新一代鞋王,又被稱為中國「地下鞋王」。大東是誰?1995年,陳光敏25歲,在浙江溫州創立了大東。那時,溫州盛行鞋業小作坊,陳光敏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在自家院子裡找了五六個人就開始接訂單製鞋。
  • 曾是家喻戶曉的「鞋王」,銷量達80億,今市值僅剩巔峰時期的1.3%
    對於這樣的一個慘變並非只有服裝業,連我們熟知的「鞋王」達芙妮也難逃魔爪。這個曾作為中國女性最喜歡的鞋類品牌,巔峰時期的市值甚至超過了2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成功的的國內品牌之一。然而如今的達芙妮不僅大量門店關閉,就連市值也蒸發了百億元,它到底經歷什麼?
  • 5年市值蒸發380億,中國「鞋王」貴人鳥悲歌哀鳴
    「巨人肩膀」上的鞋王被譽為「中國鞋都」的晉江是中國運動品牌之鄉,安踏、喬丹、361度、特步等知名運動品牌均誕生於此,貴人鳥也不例外。憑藉著無可比擬的先發優勢,其最高市值飆到了400億,平穩時也有150億,要知道,同時期的李寧、361度等運動品牌的市值,均不到100億,可以說貴人鳥穩壓它們一頭。作為當年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運動品牌,貴人鳥營業額與銷量齊飛也讓林天福賺得盆滿缽滿。早在2015年,林天福就以190億元的身家成為泉州首富,風光一時無兩。
  • 鞋界「優衣庫」大東開8000家門店 溫州人能重新奪回鞋王麼
    溫州人還能重新奪回「鞋王」之稱麼? 沒有達芙妮就沒有大東 你有沒有進過「大東」的鞋店? 1995年「大東」成立以後,和其他鞋業品牌一樣採取省級代理制。 一雙成本價40元的PU革質女鞋,如果採用「公司—省級代理商—經銷商—消費者」的模式銷售,零售價能賣到300元。客單價看著是高了,但是「大東」的鞋沒有價格優勢。
  • 拉夏貝爾3年市值蒸發百億 2019年平均每天關閉12家門店
    拉夏貝爾3年市值蒸發百億 2019年平均每天關閉12家門店  Emma Chou • 2020-07-06 11:13:07 來源:前瞻網
  • 昔日「鞋王」市值蒸發97%的悲傷故事
    在休閒鞋市場,不少80後、90後熟悉的品牌正在逐漸邊緣化,比如達芙妮。黃金時期,達芙妮一度是潮流的代名詞,深受年輕女性的喜愛,市場佔有率達到20%,張貼著SHE和劉若英大幅海報的品牌店從一線城市開到了偏遠地區的小鎮。
  • 安踏市值蒸發百億 安踏蒸發的錢去哪兒了?
    7月8日,安踏體育發生重大事件,沽空機構MuddyWatersResearch渾水研究公司發布報告稱安踏財務造假,消息一出,在8日早盤,安踏體育跌近9%,安踏市值蒸發百億,安踏如何回應該事件呢?停牌前,安踏體育報每股51.25港元/股,較上一交易日跌7.32%,市值蒸發109億。報告稱,有證據證明,安踏體育秘密控制了27家經銷商,其中至少有25家是一級經銷商,佔據了安踏體育約70%零售額。而安踏體育聲稱公司一級經銷商是獨立第三方的說法,是一個謊言。這一事實在安踏體育高級管理人員中眾所周知,他們也往往將其分銷商叫做「子公司」。
  • 鞋廠學徒到溫州女鞋之王!全國門店9000多家,一年賣出一億雙鞋
    鞋作為身體服裝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很在乎鞋的各種標準,當然美觀更是不可忽視,鞋的地位甚至超越其他服飾的地位,所以誰能把握住鞋的機會,可以說就成功了一半,陳光敏就是中國鞋界的一匹黑馬,他也曾做過各種職業,豐富的工作經歷,也是成就了以後的成功。
  • 滿街都是「大東女鞋」,這個網際網路+傳統企業是如何突圍的? ...
    據百麗官網2017年的資料顯示,百麗是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30億元;同時也是國內市值最大的消費零售股,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世界鞋類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當年鞋界有一句話:百麗是女鞋業的「奔馳」,達芙妮是女鞋的「寶馬」!
  • 華大基因市值蒸發百億 無創檢測檢出率超99%遭疑
    (原標題:華大基因 半月市值蒸發百億 一周三發增持公告)
  • 達芙妮、奧康、百麗……這些曾經的「鞋王」你還穿嗎?
    作者:姚露達芙妮、百麗、紅蜻蜓、富貴鳥……他們都曾封號「鞋王」,但如今,卻鮮少一直屹立山巔。「大眾鞋王」達芙妮,過去3年關店3000家,市值從195億港元縮水至不足6億港元;稱霸一時的百麗,「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出一家新店」的盛況成為傳奇,常規操作是關店止損;而一代男鞋巨頭富貴鳥如今債臺高築,27年崢嶸換來的只有42億巨額債務……商場即戰場,「鞋王」們曾打下的江山,已經改朝換代。
  • 【昔日全球市值最大石油巨頭市值蒸發過半 被這家新能源企業趕超...
    2020-10-04 22:19:13來源:FX168 【昔日全球市值最大石油巨頭市值蒸發過半被這家新能源企業趕超】當地時間10月2日,總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清潔能源企業新世代能源的盤中市值達到1386億美元,一度超過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的1379億美元。
  • 大東女鞋的價格大戰你了解其中原因嗎?
    近十年來,女鞋行業從鼎盛到沒落,走的就像過山車般高低忐忑。時移勢易,由於鞋履市場的不景氣、電商的衝擊、實體零售業轉型等多重因素,許多曾經的女鞋神話跌落神壇。2017年7月份,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讓人唏噓不已。
  • 上市以來虧損15億,市值蒸發超百億
    5個月後,霸王集團就創下191億港元的市值,這一年,其營收和淨利潤分別高達7.56億元和3.64億元。 然而,在2010年的「二惡烷」事件後,集團業績卻連續萎縮,2010年至2015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18億元、-5.59億元、-6.18億元、-1.44億元、-1.16億元、-1.1億元。
  • 把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新一代鞋王」怎麼做到逆勢而上的?
    一片蕭條之中,卻有一家叫大東的鞋企逆勢而上。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 高瓴鼎暉坐鎮,「鞋王」百麗又收穫一個IPO,市值超550億港元
    滔搏國際與耐克、阿迪的合作已經分別持續了20年和15年,在中國共運營6383間單一品牌。當時,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曾公開披露高瓴為何控股百麗,「從白手起家到把做鞋賣鞋做到百麗這樣的體量與市場地位,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中國企業界一個偉大的成就,在全球的女鞋企業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正是憑藉對百麗國際的私有化收購、對倉儲物流企業普洛斯的投資以及在其他多個領域的布局和建樹,高瓴資本被評為2017年最佳私募股權機構。
  • 中國「地下鞋王」:賣鞋就像賣白菜,活成莆田鞋最可怕的對手?
    在這一片蕭條中,這家店靠著賣鞋堪比賣白菜,年入50億。這個人就是「地下鞋王」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大東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土裡土氣,「79元2雙」、「清倉甩賣,全場5折」的折扣標語從來沒摘下過,讓人感覺這家鞋店天天處於倒閉的邊緣。但就是這個品牌,挨過了風吹雨打,還依然成功的存在著。在50億銷售額背後,為了把價格壓到最低,大東到底做了多少「變態」事兒?
  • 旗下門店超8000家,一年賣女鞋超1億雙,大東女鞋咋玩的?
    3年後,百麗最終以531億港元的價格被收購,這與巔峰時的市值相比縮水了近三分之二。達芙妮從2015年開始關閉門店,2013年時達芙妮市值超過170億元,而到了2018年市值跌破8億元。三、大東打造去中間化的管理新模式,賣鞋就像賣白菜的零庫存銷售在最大限度考慮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大東還進行了企業內部的一系列改革。
  • 關店、裁員、市值蒸發6成 163年百貨帝國梅西百貨迎來至暗時刻
    原標題:關店、裁員、市值蒸發6成,163年百貨帝國梅西百貨迎來至暗時刻   昔日零售巨頭淪落,疫情是壓向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 大東鞋業悄悄開了1萬家店,1年賣1億雙,憑什麼?
    提起女鞋之王,你會想到誰?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