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活動持續全面復甦

2020-12-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中國經濟活動在11月全面復甦,周二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11月包括工業增加值、投資和消費支出在內的主要經濟指標均加速增長,從而促進了就業增長,降低了失業率。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為兩年多來最快增速。渣打銀行經濟學家李煒表示,得益於此前的信貸寬鬆政策和強勁的出口需求,中國經濟在11月繼續聚集動能。他稱,該行此前預計中國經濟在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將同比增長5.5%,但10月和11月強於預期的表現可能帶動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超出預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1-11月包括製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項目支出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超過了經濟學家之前預期的2.5%;中國11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降至5.2%。海外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旺盛,令中國經濟從中受益,尤其是出口和工業部門。李煒表示,海外需求最終會回落,新冠疫苗的推廣料將使全球消費更多地向服務支出轉移,為了保持增長勢頭,中國的內需要迎頭趕上並抵消海外需求回落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繼續全面復甦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繼續全面復甦新華社紐約12月16日電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中國經濟活動在11月延續回暖勢頭,呈現全面復甦態勢,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復甦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新華社紐約12月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衡量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分別攀升至3年和8年來最高水平,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中國有關機構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文章指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工業部門一直引領中國經濟復甦。11月製造業數據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及新出口訂單指數等分項指數均表現強勁。
  • 《華爾街日報》:中國成為美國企業的「避難所」
    新華社紐約8月8日電(記者潘麗君)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撰文指出,中國消費經濟復甦幫助一些美國公司抵消了其在美國國內銷售嚴重下滑造成的損失,中國成為不少美國公司的「避難所」。  文章說,美國一些知名品牌高管在最新財報季特別提及,是中國幫助其度過了艱難的三個月。  「中國提供了一個復甦、穩定、增長的模式。」美國運動休閒品牌斯凱奇公司營運長戴維·溫伯格在7月底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斯凱奇第二季度銷售總額同比下降42%,但其在中國市場卻實現了11.5%的增長。
  • 《華爾街日報》:全球貿易復甦快於預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參考消息》22日刊登源自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的報導《全球貿易復甦快於預期》。報導摘要如下:  全球貿易今年的反彈速度要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快得多,促使世界經濟局部出現改善,並推翻了認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將導致全球化步入永久性倒退的部分預測。
  • 從三大支柱產業看美國經濟復甦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月度調研,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增長率將達到2.3%,明年將進一步達到2.8%。上周三美聯儲進一步調高增長預期,預計2014年美國經濟將實現3%-3.5%的增長。  儘管美國經濟龐大,但決定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因素仍然是其三大傳統支柱產業,亦即房地產、鋼鐵和汽車產業。三大產業一旦復甦,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其他產業亦將隨之復甦,當前美國的經濟復甦可以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判斷。  首先,美國的房地產業復甦形勢明顯。
  • 經濟數據亮眼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強勁反彈,現在他們比西方人舒服多了
    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但疫情依然遲遲難以控制,經濟重啟一波三折。在此背景下,《華爾街日報》刊文分析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雖然文中仍引用了少數西方智庫、學者對中國經濟的片面之詞,如「近幾個月中國工廠生產了很多中國人不會買的產品」,但還是提供了許多實例,證明中國的消費確實已經強勢復甦。
  • 「中國經濟復甦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美國《紐約時報》10月1日報導說,中國的長城景區已做好接待更多遊客的準備,拉薩的酒店預訂量比去年同期增長600%,武漢黃鶴樓將迎來眾多遊客——這一地標性建築在一家大型旅行社「國內最熱門景點」排行榜上高居榜首。文章說,黃金周消費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經濟狀況,「發出了中國經濟復甦的明確信號。」
  • 耶魯大學教授:中國經濟強勁復甦與美國經濟持續疲軟「鮮明對比」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史蒂芬·羅奇:中國經濟強勁復甦與美國經濟持續疲軟呈現「鮮明對比」【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中國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季度GDP報告,與美國經濟停擺後岌岌可危的狀態形成了鮮明對比。」他表示,正如中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引領世界經濟復甦一樣,今天的中國仍然在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反觀美國等發達國家卻仍處於不穩定狀態中,新冠疫情在這些國家中出現反彈的趨勢。文章認為,儘管如此,中國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現狀對於許多人來說卻是「一顆難以下咽的苦果」——尤其是在美國,該國「妖魔化中國的行為已經達到了史詩般的程度」。
  •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海外看中國】中國經濟活力提振全球信心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3個月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幅繼續收窄,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
  • 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全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啟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書面採訪,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及中美兩國關係等問題作出了詳細闡釋。以下是書面採訪全文。  《華爾街日報》:在您的領導下,中國在推動新的經濟和安全安排方面表現得十分活躍,尤其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是取得明顯進展。
  • 外媒:中國經濟復甦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民眾信心高漲
    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報導說,酒店預訂量飆升、八達嶺長城門票售罄……在這個「十一」黃金周,數以百萬計的人乘坐飛機出行,「顯示出中國對經濟復甦和疫情防控的信心」。文章說,黃金周消費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經濟狀況,「發出了中國經濟復甦的明確信號。」   「中國釋放內需潛力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   「當世界其他地區還在努力遏制疫情,試圖重啟經濟時,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就業增長持續放緩 各界預警「黑暗的...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招聘速度持續放緩,11月僅新增24.5萬個工作崗位 就業增長持續放緩 美國勞工部12月4日公布數據顯示「我們看到了積極的就業增長,但我認為情緒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消極的,因為我們知道,美國正在進入一個黑暗的冬天。」丹尼爾·趙說,「在我們真正掌握疫苗並使經濟全面復甦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勞工部數據同時顯示,美國11月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6.7%。美國勞工部認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但近期恢復步伐有所放緩。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題: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2020年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未來,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坎坷。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或呈「K型」曲線,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加劇。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5%,第二季度更大幅萎縮31.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美國經濟自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
  • 中國軍方因美國晶片禁令感到焦慮?華爾街日報又胡扯
    華爾街日報又胡扯 時間:2020年12月04日 13:33:06&nbsp中財網   導讀:  安迪·科斯勒:中國晶片製造為什麼難以成功?  科工力量:中國軍方因美國晶片禁令感到焦慮?華爾街日報又胡扯  安迪·科斯勒:中國晶片製造為什麼難以成功?   導讀 日前,華爾街日報發文稱,中國正在輸掉晶片製造的賭注,對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持強烈懷疑,並羅列了一些所謂中國晶片難以成功的原因。
  • 「華爾街日報體」的公式
    「華爾街日報體」的公式來源:工人日報經濟部「知道『華爾街日報體』的請舉手。」大約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舉起了手。「華爾街日報體」在國內有些報社中都快被玩濫了,而本報的大多數記者編輯卻沒聽說過。——以上是某家報社某個部門開會時的一個虛擬場景。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華爾街日報體。
  • 11月美國經濟與地產市場最新情報:經濟持續復甦
    2020年人口普查工作的臨時就業人數為9.3萬人,佔政府部門失業人數的絕大部分; 4、雖然經濟持續復甦,但隨著疫情的再次爆發以及仍未確定的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第四季度的恢復速度正在減緩; 5、世邦魏理仕預計,隨著新冠病毒疫苗的大範圍分發接種,以及額外的政府財政支持,2021年美國經濟復甦的速度將加快。
  • 《華爾街日報》阻擋中國崛起,竟寄望一種病毒
    原標題:沈逸:《華爾街日報》阻擋中國崛起,竟寄望一種病毒[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沈逸]2020年2月3日,正當中國聚精會神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疫情時,一些主流西方媒體卻突然口出粗鄙之語,其中,又以《華爾街日報》為最典型:
  • 《華爾街日報》阻擋中國崛起,竟寄望一種病毒?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2020年2月3日,正當中國聚精會神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疫情時,一些主流西方媒體卻突然口出粗鄙之語,其中,又以《華爾街日報》為最典型:2月3日,《華爾街日報》刊發了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