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丘的南部、齊長城錦陽關西側,有一座滿是石頭壘成的古樸村落文祖街道石子口村。如今,這個貧困村已經蛻變成遠近聞名的山東省歷史文化名村。
走在村子內,乾淨整潔的通村道路,四季相伴的湛藍天空,古樸典雅的民宿院落組成了石子口村民生活的幸福「元素」。特別是村子內的時養山居民宿,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網紅民宿,吸引十多個國家的藝術家駐村交流創作。
孫同山在打理民宿。(錢堃張健攝)
說起這個民宿,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叫孫同山。2015年,孫同山從山東大學研究生畢業之後,就開始了紮根鄉村的創業之路。一開始家人們非常反對,但對鄉土的熱愛,還有「讓鄉村生活美起來」的使命,讓孫同山堅持自己的夢想,堅定地來到小山村。然而,希望和現實還是有距離的。資金就是最大的難題,改造一個精品民宿樣板,需要上百萬元的資金,為此,孫同山把工作十多年的積累全部壓在了這些百年石屋上,但這只是改造40座民宿的冰山一角。
就在孫同山為籌集資金一籌莫展的時候,創業合伙人說:「這是個無底洞,我要退出!」那時孫同山的銀行卡裡僅剩下十塊錢,整宿整宿睡不著覺,身體終於扛不住壓力。一天晚上,他突然胸悶難受,半夜坐起來大口大口地喘氣,妻子見後下定決心對他說:「萬事開頭難,要不,咱們把城裡的房子賣了吧!」
2018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在和工人一起翻修房子時,突然下起了大雨,為了不讓雨水漏到屋裡淋壞剛修砌好的地面,孫同山踩著梯子爬上房頂去蓋稻草,不料腳下一滑,整個人從5米高的房頂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頓時感覺天旋地轉,腰被摔得失去了知覺,一根5釐米長的釘子扎進了腳後跟,瞬間血把雨水染紅……第二天,父母從老家趕來看他,母親衝到床前,當她看到孫同山腫得高高的大腿、纏著繃帶的腳,還有被跳蚤咬的滿身紅疙瘩時,流著淚說道:「孩子,你有心臟病,哪能再受這份罪啊?」父親不說話,站在門口背過身去,仰起頭對著天空,隨後長嘆了一聲,掏出1萬元錢遞到孫同山手裡。孫同山知道這是父母省吃儉用擠出來的血汗錢,也是對他夢想的支持。
5年來,孫同山利用石子口村閒置宅院,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把這些獨特的石屋進行整體設計、修繕改造,既保持了傳統的鄉村風貌,還通過食、宿、創、樂、耕、學、養七大元素打造出了鄉村生活美學綜合體,探索出了一整套鄉村振興的商業模式,做成了樣板,也看到了希望。現在一到周末、節假日,遊客就擠滿了村子,民宿更是一房難求。去年村子共接待了6萬多遊客,僅這一項,村集體就增收30多萬元。老百姓也增加了收入,40多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參與到民宿建設修繕、衛生管理、飲食中來,有的年收入六七萬元,最少的也有兩三萬元。村民逢人就說:「石頭村建了民宿,來的遊客多了,我們種的小米、蘋果、地瓜、花椒這些土特產能賣出好價錢,我們不出村就能打工掙錢了,日子過著有奔頭!」
原標題:孫同山懷揣夢想發展民宿產業 只為讓小村走上致富路
值班主任:顏甲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