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為農村孩子免費配眼鏡 這個洋老師很用心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通訊:為農村孩子免費配眼鏡 這個洋老師很用心

  新華社記者董越 郭雅格

  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大男孩,為了讓中國農村的近視孩子免費戴上眼鏡,近7年來不斷想方設法。他的中文名字叫魏文杰,2010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就前往中國雲南農村進行為期兩年的支教。正是這一段經歷,讓他的心與中國孩子的心連在一起。

  說起與中國的緣分,現年28歲的魏文杰有些興奮。他說他從大學時期開始學習漢語,「我真的愛上了漢語,愛上了中國文化」。

  2008年,魏文杰通過大學一個來中國學習的短期項目第一次來到中國。正是這次中國行,讓他親身體驗了中國文化,親眼目睹了中國經濟社會正在發生的變化,並影響到他兩年後的決定。

  2010年,經濟學專業的魏文杰本科畢業後,沒有選擇進入金融行業,而是踏上了前往雲南鄉村的旅程,與其他志願者一道成為「為中國教書」項目的一名支教老師。

  雲南豐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景觀讓魏文杰大開眼界。從滄源的「摸你黑」狂歡節,到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從怒江風光到水牛拉犁,「這裡的所見所聞對我來說是全新的,確實很棒!」魏文杰回憶道。

  在雲南支教的日子並非總是無憂無慮。由於中美教育體系存在差異,魏文杰起初並不適應。

  「當地老師在這裡教書多年,他們會說方言,也了解孩子們的家庭。他們懂得如何考試,有各種方法來敦促孩子們好好學習,」魏文杰說。相比之下,這個外國教書匠既不會說方言,對當地文化也知之甚少,英語是他唯一的優勢。

  但作為鄉村裡少有的洋面孔,他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他也試著去了解這些孩子,到學生家裡串串門,和家長們聊聊天。「這很難,但卻很值得,」魏文杰說。

  然而,就在教學漸入佳境時,另一個問題出現了。魏文杰和其他支教的志願者們發現,很多學生眯著眼睛使勁兒瞅黑板,但還是看不清。

  「我們意識到學生的視力有問題,」魏文杰說,「於是我們複印筆記,讓孩子們到教室前排抄寫筆記,或者讓他們借閱小夥伴們的筆記,但這些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我們在這裡只待兩年,但我希望能為孩子們留下點什麼,用來幫助他們未來的生活。」於是,為近視的農村孩子配一副眼鏡,成了魏文杰的新目標。

  魏文杰和志願者們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拿著湊來的錢,他們在當地3所學校開展了公益配鏡活動,第一年共捐獻了331副眼鏡。

  在這一過程中,魏文杰和志願者們發現,孩子們的視力問題遠比他們想像的嚴重。「我們做了一些調查,發現整個雲南乃至全國,很多學生都存在視力問題」。但是很多農村孩子卻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及時戴上合適的近視眼鏡。

  於是,魏文杰和志願者們決定通過公益組織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他們的行動得到了多方支持,通過公益眾籌和家庭捐款,免費配鏡活動得以持續進行。

  2015年,魏文杰及其朋友在北京成立了公益企業,引入買一捐一的模式,通過在大城市賣墨鏡,為農村孩子籌集配鏡資金,讓普通消費者也成為這項公益活動的一員。

  如今,這支公益團隊已有20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他們已在雲南337所農村學校進行了18萬人次的視力篩查,讓1.9萬名農村孩子免費戴上了眼鏡。

  「你看,孩子們多開心!」魏文杰展示著孩子們戴眼鏡的照片,笑著說道。

  回顧在中國的經歷,魏文杰感慨頗深:「中國經濟和社會都在迅速發展,每個人探索新想法,充滿著蓬勃朝氣。」

  「我願參與其中,共同書寫中國故事,」魏文杰說。

相關焦點

  • 洋老師7年想法設法為中國農村孩子免費配眼鏡
    ­  通訊:為農村孩子免費配眼鏡 這個洋老師很用心­  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大男孩,為了讓中國農村的近視孩子免費戴上眼鏡,近7年來不斷想方設法。他的中文名字叫魏文杰,2010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就前往中國雲南農村進行為期兩年的支教。正是這一段經歷,讓他的心與中國孩子的心連在一起。­  說起與中國的緣分,現年28歲的魏文杰有些興奮。
  • 孩子配眼鏡 孩子近視配眼鏡誤區
    不散瞳就可以配眼鏡了假期一到,忙壞家長,抓緊時間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可是孩子視力又不好,大部分家長就會選擇附近的眼鏡店進行配鏡,做個電腦驗光就可以了,去醫院配眼鏡還要做散瞳太麻煩了,於是一些家長就自作主張,為孩子選擇了電腦驗光配鏡。首先,孩子的假性近視往往會「欺騙電腦」造成假的檢查結果,其次孩子的遠視眼,高度散光也會使電腦檢查時感到「力不從心」。
  • 這個學校老師暑假免費義務為孩子補課!
    「老師,這句話是不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老師,小數乘分數是這樣做的嗎?」「老師,這個單詞怎麼讀?除輔導學生完成暑假作業外,老師還與孩子們展開互動,給他們講安全知識,陪他們做遊戲等等,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 美國帥小夥三裡屯前擺地攤,躲城管、窩地下室,堅守6年,只為點亮3萬中國農村兒童的眼睛!
    2010年,Sam哥以優秀的成績拿下了哥倫比亞大學雙學位,然後參加了「美麗中國」支教項目,隻身一人來到雲南最偏遠的小山村,成為了孩子們的第一個洋老師。 本來心裡就委屈,再被老師這麼一說,孩子們就更不想聽課了。Sam和好基友Andrew意識到,孩子們可能是近視了。
  • 孩子視力下降應去醫院就診 切勿盲目在眼鏡店配眼鏡
    姚寶群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這位患者如果在發現視力下降的初期,到醫院就診,而不是自己去眼鏡店配眼鏡,那麼就能及時發現青光眼問題,從而通過治療避免視力進一步下降。    除了青光眼,斜視、弱視,甚至是白內障等問題,都會表現為視力下降,和近視的症狀相似。
  • 衡陽:城中村孩子拿下國家級英語獎,多虧背後這名「洋老師」
    ——為了提高城中村學校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洋老師」陸巧雲自創花樣早讀、趣味繞口令,還編了一套校本課程紅網時刻11月16日訊(通訊員 蔣怡衡)最近,衡陽市長湖小學的家長們一直在談論:城中村的孩子參加市級英語比賽,一路過關斬將賽到了全國,還拿了國家級三等獎回來。
  • 孩子第一次配眼鏡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可不能太隨便
    我們有一個做語言矯正的孩子,老師發現語音訓練時展示的舌部動作,孩子總是看不準,眼睛總是咪著。孩子媽媽說,她早就發現孩子視力有問題,可是又不想這麼早就讓孩子戴眼鏡,還沒打算好去哪裡配眼鏡。其實很多孩子第一次配眼鏡,父母可能忽視了很多問題。我身邊的孩子很多上小學就近視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先去醫院檢查,想省錢的話,拿著醫院的驗光檢測報告,去找個好一點的眼鏡店配眼鏡。
  • 洋老師福利院義務教英語 捨不得孩子延期回國
    「洋老師」在福利院    蔣慧晨  5日上午,煙臺市兒童福利院幼兒班的孩子們在教室裡整齊坐成一排,他們的外教老師託馬斯和贊克即將到來,為他們帶來歡樂的「英語知識之旅」。來自英國的託馬斯已經義務教了孩子們近1年的英語,和孩子們成了好朋友。捨不得孩子,延期回英國邊教英語邊玩遊戲  「hello!」
  • 村裡來了個洋老師
    伴隨農村生育率降低、城鎮化和進城務工浪潮,鄉村學生急劇減少,農村學校規模也隨之縮減,形成許多「麻雀學校」。然而,對於留守大山的孩子們,村小是他們獲取知識,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此次,CGTN外籍記者Liane走入這所黃土高原深處的小學,成為四名男孩的老師,在帶給他們知識與視野的同時,走入孩子的內心,體會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笑與淚,體會學校和老師在他們生命中的意義。
  • 北美老師:給孩子選書,用這個免費網站一下搞定!
    這個問題之前我特意諮詢了逃逃的老師,她給我的建議是,孩子適合閱讀什麼書需要到最權威的選書系統去匹配尋找,因為給孩子選書不僅需要考慮他的興趣,還要兼顧書的文字難度、意義深度是否合適,而且也需要注意各種類型書籍的「營養」搭配均衡。
  • 洋老師的2500節英語課:讓山裡娃多了一雙看世界的眼睛
    洋老師的  第一次見到外國友人的孩子們起初非常害羞,只默默地聽老師講課,不敢吭聲。慢慢地,活潑開朗的外教老師用自己的熱情感染了孩子們。到後半堂課的時候,孩子們已經跟外教老師互動起來。課程結束後,孩子們還意猶未盡,急切地盼著下一堂課早早到來。  其實,無論是哪裡的孩子,對世界都充滿好奇。相比城市裡的孩子們,大山裡的孩子們接受信息的途徑更少,更希望能與世界對話。
  • 通訊:雪梨有一群「洋中醫」
    新華社雪梨4月23日電 通訊:雪梨有一群「洋中醫」  新華社記者郝亞琳  一群外國人全神貫注地看著一幅人體經絡圖,聽著老師講解,認真地做著筆記——這是新華社記者近日在西雪梨大學澳大利亞中醫中心看到的情景。  西雪梨大學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所中西醫課程並存的大學。
  • 配眼鏡價格一般是多少錢?
    配眼鏡價格一般多少錢?可得眼鏡門店服務員說:配眼鏡價格受鏡片材質,鏡架材質和自身品牌等因素影響,另外還受地域,門店租金和人力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共同決定的,所以說就算同一牌子眼鏡框和鏡片,在不同地方,價格也有所不同。下面就和小可一起來看一下:配眼鏡價格的決定因素。
  • 【小南話科普】孩子遠視了,需不需要配眼鏡呢?
    【小南話科普】孩子遠視了,需不需要配眼鏡呢?家長很焦急,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近視眼?經過醫生散瞳驗光,孩子雙眼均為2.00D遠視。孩子在出生時,眼球尚未發育完全,眼軸短,平行光線通過眼球屈光系統在視網膜後成像,因此呈現高度遠視的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的增長,清晰的成像落在視網膜上,這時候就是正視,就是通常1.0以上的視力。當眼軸進一步增長,成像落在視網膜前,就是逐漸向近視狀態發展了,這個過程稱為「正視化過程」。
  • 洋槐花即將上市,在農村洋槐花有哪些吃法?如何才能長時間存放?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洋槐花即將上市,在農村洋槐花有哪些吃法?如何才能長時間存放?
  • 農村教師的堅持:學生越來越少,但是依然用心教學
    由於孩子是在農村上學,我今天也帶孩子去學校報名領課本。到了學校後才發現學校並沒有多少學生,這讓我不禁納悶。想當年我也是在這個學校讀書,那個學校只有幾間瓦房,簡陋到不能再簡陋。很多時候都是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教學器材都是非常缺少,老師用過的粉筆頭都不捨得丟,每次都是用到兩隻手指捏不到才無奈放棄。
  • 開學了 不少孩子配眼鏡增加50-100度
    記者走訪了解到,周末的各大眼鏡店,來檢查視力、配眼鏡的學生明顯增加。電子設備使用時間過長、睡眠不足、光線昏暗的環境中看書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眼睛產生不適,進而出現近視、散光、遠視等視力問題。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從孩子抓起,科學護眼、健康用眼,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 孩子想當老師,是考免費師範生還是定向師範生,有何區別?
    這讓很多家長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當個老師還是不錯的。教師的待遇,目前是說高不高,但是也不是最低的,和公務員從工資上看基本持平。考取公務員的難度更大,但是相對來說考取個教師編制稍微簡單點。
  • 王翔欣曾為溥儀配眼鏡 當時溥儀近視425度(圖)
    原標題:王翔欣曾進宮為溥儀配眼鏡 當時溥儀近視425度(圖)「父親工作的事情跟我們子女說得很少,只有一次一家人坐一起看《末代皇帝》電視劇的時候,正好放到溥儀配眼鏡的情節,他告訴我們說,那個給溥儀配眼鏡的人是他。」王文華說,當時她和孩子們都驚呆了。不過,因為王翔欣的輕描淡寫,關於那次給溥儀配眼鏡的更多細節,家人們如今都說不上來。只有王文華的兒子馬珂幸說:「1956年我4歲時,外公把我帶到了北京,他跟我提到了給溥儀配眼鏡的事。
  • 配眼鏡最好還是去正規醫院
    > 到處都有眼鏡店,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正規醫院配眼鏡呢?醫院配眼鏡真的很專業嗎?有些家長朋友並不知道去醫院配眼鏡的好處在哪,甚至認為醫學配鏡和眼鏡店裡的普通配鏡並沒什麼區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那麼,接下來,東昌府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劉振豹就給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