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曉榮)1月8日,針對藍莓評測爆料全家便利店10城市21家門店銷售過期食品一事,全家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公司已第一時間自查藍莓評測提及的門店,均未出現過期食品,並稱發現門店監控視頻裡重複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行為。另據媒體報導,上海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21門店被曝售過期食品 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1月8日上午,藍莓評測在官方微博發布視頻,內容顯示近期在全家一門店買到過期三明治。此後,藍莓評測發現,北京6家全家便利店銷售過期食品,而在此後的一個月內,全家所在的10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10座城市均出售過期食品,涉及21家門店。就北京而言,僅2周便發現6家全家便利店在銷售過期食品,分別為王府井店,芍藥居店,霞公府店、南站開陽路店、南法信店、新源南路店。同時,藍莓評測表示,所有證據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對視頻內容負責。
據媒體報導,目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已了解到社交平臺公布的情況,相關市場監管局已介入調查。
新京報記者1月8日走訪藍莓評測提到的全家北京王府井店,隨機查看其麵包、盒飯、酸奶等產品,暫未發現過期情況。該門店店員說,店內的食品每天查3次保質期,過期食品統一處理報廢。
1月8日下午,針對上述事件,全家新聞發言人王意文新京報記者表示,全家絕不允許門店販售過期食品,並於第一時間內部自查藍莓評測提及門店,均未出現過期食品。全家一般在商品過期前1小時門店統一下架,每天下午16時和晚上23時為固定報廢時間,店員還會拍攝報廢照片和視頻上傳。鮮食類商品設置綠色、橘色兩種標籤,一旦超保質期會有提示,無法出售。
全家披露「異常購買」細節
全家方面稱,「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複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行為。認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全家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就具體「異常購買」情形,王意文在媒體溝通電話會上稱,通過查詢監控視頻,廣州一門店裡,疑似藍莓評測的工作人員在夜間近23時到達門店並在貨架上拿走臨期食品,待店員分揀完過期食品後再放置到貨架上,過了凌晨該消費者又返回店中購買該產品,且帶有攝像機出現。由於麵包等產品無需冷藏,未設置上述綠色、橘色標籤,因此該消費者買走了過期食品。
全家方面還稱,從監控視頻來看,藍莓評測人員在零點左右到達門店購買取證的情況較多。
據了解,藍莓評測是一家獨立評測機構,曾經評測五星級酒店衛生問題。就全家對藍莓評測質疑的異常購買,新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藍莓評測,對方表示暫時不作回應。全家方面則表示稍後會聯繫藍莓測評。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攝影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聲明截圖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