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藝考不再「易考」
教育部早前公布,2020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071萬,突破了2008年的峰值1050萬,創造了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的歷史新高。
從今年藝術生報考數據來看,藝術高考生115萬,而在這115萬藝考生中美術生佔60多萬!隨著教育部關於規範藝術類招生文件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美術院校陸續退出單獨招考,校考規模的縮減意味著藝考不再「易考」,專業美院的門檻將更高、更規範。
2
美育培養步入常態化
即便是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美育工作仍是學校教育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為加強美育,2020年要在改條件、改教學、改評價上攻堅。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讓「軟任務」成為「硬指標」。
教育部部長的發言無疑明確了美育的重要意義和2020年的教育工作方向。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終於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
3
學藝術的孩子未來更有競爭力
顯而易見,藝術教育已經不再是興趣課,而是必修課。
馬雲說: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智慧是一種體驗。我們人類和機器的未來競爭,是智慧的競爭,是體驗的競爭。今天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教育體制的改革。如果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孩子學藝術,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找不到工作!
在人工智慧時代,家長為了讓孩子今後能在社會上立足,多一項技能傍身,都選擇讓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培養。王菲、黃磊、田亮、李湘等明星父母都不例外!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不可否認,如今為了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素質教育已成為全社會認知的熱點,而藝術教育恰巧是素質教育的最好手段。那身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培養呢?
01正確引導
藝術是培養審美能力最直接的方式,愛孩子就要給TA發現美的眼睛~著名央視少兒節目主持人金龜子做客《教導有方》欄目時表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認識美、感受美並創造美。
陪伴孩子順利度過人生的不同時期,是每個父母應盡的責任。對待孩子的學業,家長也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孩子共同成長。
02切忌急功近利
教育的特點是三分教七分等,學習要循序漸進,不可一日千裡。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過高,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給孩子留出發展的餘地。
關於孩子的藝術培養也不必太焦慮,我們並不是要把每個人都培養成專家,也許TA有成為專家的可能性,但是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們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懂得去欣賞美、感受美,豐富自己的生活。
03及時鼓勵
孩子在接受藝術教育一段時間後,常常會產生退縮心理,這時家長也一定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決定。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藝術教育進行一定的幫助,進而對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當孩子對藝術學習產生自信之後,便會自然而然的堅持下去。
小鱷說:在兒童美術教育裡有這麼一句名言,那就是孩子可以在繪畫中學習到專注和認真的態度,並且還可以讓孩子在以後遇到挫折時不會自暴自棄,力求完成的更好。對於孩子的藝術教育已經不再單純是為了升學和考試,更多的是讓孩子通過藝術教育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