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左易和)「怎樣引導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華傳統文化如何深度融入中小學教育?」8月27日,正值中小學暑假期間,鶴壁市鶴山區教育體育局的辦公室裡卻人聲鼎沸,一堂特殊的「補習課」正在進行。
「主講人」是受邀參加「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中小學校園」校長交流會的中新小學校長張志剛,前來分享交流會上的先進經驗;「聽講者」是鶴山區前來「取經」的校長們;「補習課」的組織者正是鶴山區教育體育局。
近年來,隨著煤炭資源枯竭,鶴山區外出務工人數增多,山區留守兒童和中小學寄宿學生比例也上升至近半數。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鶴山區立足實際,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題,堅持抓基礎、抓重點、抓提升,創造性整合構建了「尊長、友愛、善學、省身、立志、擔當、愛國、守法」的新八德教育體系,積極探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校落地,推動學校育人再上新臺階。
育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德育工作也是這樣。按照學生成長軌跡和不同學段,該區圍繞「立德樹人」主題,打造了涵蓋「小學、初中、高中、職業中專」四位一體的德育教體系,明確了不同學段的德育目標體系、核心詞、內容體系,引導各學科教師在傳播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有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
根據不同學校特色,鶴山區著力打造「溫暖教育、陽光教育、幸福教育」等六大區域德育品牌:鶴山小學以「八位誦讀法」「三德操」「小八來對分課堂」等形式為抓手,打造「溫暖教育」德育品牌,先後被評為「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河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中新小學創建「新八德新六藝」教學模式,以傳統「六藝」為依託,開發「六藝」校本課程體系,打造「幸福教育」德育品牌,被評選為河南省「養成教育示範校」……
「今年鶴山高中本科上線率達51%,一本上線31人,其中藝術類一本上線30人專業本科過線率達93%;全區174名初中生升入省級示範性高中,升學率為22%,佔全市縣區第一。」鶴山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李鴻斌介紹,教育不僅要傳播知識、思想和真理,更要塑造其心靈,堅持立德樹人,修德長智,長智增德,才能真正提高辦學質量。
德育的終極目標是將道德品行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如今,在鶴山區的校園裡,校門鞠躬禮、面對國旗恭敬行禮、師生相互鞠躬行禮已成為常態,道德班長三省吾身嚴於自律,成為班級學生學習的榜樣。孩子的孝親日記、尊長作文、用心勾勒的手抄報……「新八德」之光照亮了鶴山校園的同時,也將全國知名高校的目光吸引至此,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河南大學等知名院校先後與鶴山區合作,把該區作為教科研基地,致力於升華德育理念,鶴山區「新八德」教育體系模式正走向全國。
鶴山區委書記李海章表示,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將堅持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工作的根本標準,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引導學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實現全方位育人,推動鶴山構建德育育人體系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