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先立德,「八德教育」播撒正能量

2020-12-19 輿情頻道

八德教育現場

最近,首屆「寶安文明月」啟動後,石巖街道全面啟動了「八德」教育培訓。石巖街道1500多名教師參加了由石巖教育辦組織的教師德育講堂,這是華夏八德教育促進會為帶動教師、學生、家長的道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水平做的又一件實事。早在幾天前, 華夏八德教育促進會還走進茂名市電白縣馬踏鎮祿嶽小學,捐贈了一批《八德教育》教科書和 《弟子規》讀本。會長許玉提等知名人士還捐款幫助祿嶽小學開展教育創強和實施八德教育。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增漲,人們在對物質的追求中忽視了對道德的遵守,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惡化等等社會問題屢禁不止,道德缺失已經成為各界人士強烈呼籲關注的焦點議題,對國民實行「道德教育」刻不容緩,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這種情況下,「八德教育」應運而生。

「八德教育」是指通過孝親、 尊師、友學、立 志、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 《弟子規》這八個方面的教育,用道德與法制相結合的方式, 教育學生做孝親尊師、友愛同學、立志成才、有社會公德、奉獻愛心、知書明理的人,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現階段我國以應試為主的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在只重視分數的情況下,一些學生自暴自棄,沉溺於網吧的網路遊戲,甚至有的學生受到社會不良分子的引誘,走上了吸毒、盜竊的迷途;而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懂得孝道,不懂得感恩,也迫切需要八德教育。

本著人性開發和德才兼備的樹人教育理念,八德教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有方向。八德教育落實了黨特色理論、法制教育和中華優秀文化。解決了學校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政治方向問題。

二是有內容。八德內容落實了學生會做人會做事「八德八個根本」的核心教育,解決了學生先做人、再成人、最終成才的問題。為學校解決了「立德樹人」的教材和教學方法。

三是有教法。八德高效教法落實了教師教法、學生做法,解決了教師無為而治、學生道德習慣養成、以德促智和自治問題。

四是有效果。八德教育方向、內容、教法在全國各地實施中,取得了德育改革經驗和成果。為學校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帶來了春風。八德教育在全國十五個省、7000多所學校實施中取得了顯著教學經驗和成果。得到了學校、家庭、社會充分肯定和熱烈歡迎。

據各地教育部門 反饋,「八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後,文化更有品位; 融入常規管理後,管理上更有水平;融入班級建設後,班級更有靈魂;融入課堂教學後,教學更有質量;融入師德建設後,教師更有激情;融入校外教育後,社會風氣更好。因此, 「八德教育」被大家譽為正能量綠色教育。

「八德教育」是國家「十一五」科研優秀成果、「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在全國各地學校都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考核證明,不論是重點學校還是一般的學校,只要開展八德教育,學生不但成績會提高,還懂得了減輕學校、教師管理壓力,實現學生自治、教師無為而治;同時學生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更和諧。

從「八德教育」五年多的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來看,「八德教育」與新一屆政府所提出的「中國夢」有著很好的融合之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孝親、 尊師、友學、立 志、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 《弟子規》」這八德的教育播撒,對於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河南沈丘:開啟「新八德」立德育人教育體系
    沈丘縣中英文學校召開了由2000多名家長參加的家長會議,主題是:「用『新八德』(孝親、尊師、友學、立志、長善、救失、守法、落實弟子規)教育引領家長教子成才」,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和讚譽。  家長會在播放沈丘中英文學校製作的「學校踐行新八德階段性成果」專題片和小學部全體學生誦讀《千字文》、《弟子規》表演後如期開啟。共分學生表演、新八德家長培訓、家長與老師交流三個部分。
  • 欲樹人先立德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要樹人,先立德。學校教育應該首抓師德。 師德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師愛。二、學高。三、身正。 一、師愛。 師愛是什麼?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情感,是人對人或人對某個事物的深摯感情。這種感情所持續的過程也就是愛的過程。愛的基礎是尊重。尊重學生才談得上師愛。
  •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為大力推進「四品八德」教育,近年來溫州市確立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創造性構建了一套立體式區域德育模式,彰顯出鮮明的溫州德育特色,為學校、家庭、社會合力點亮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心燈提供了制度保障。
  • 在力行中學習做人"新八德"在劍河民族中學傳遞德育教育正能量
    金黔在線訊受貴州省扶貧助學促進會監事會監事、香港主力教育發展基金會貴州代表陳湘蓉的邀請,4月25日,兼任國家「十二五」中國學校法治教育行動研究重點課題總課題組副秘書長、首習講師、專家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司法局副局長王起順及工作人員王歡在貴州省劍河縣民族中學舉行了「新八德」教育講座,來自縣屬相關中、小學的校長
  • 2019年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泰順縣召開
    2019-06-09 00:0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夏彥婷6月4日,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泰順縣育才小學召開。據了解,此次「四品八德」教育現場推進會是繼溫州市甌海區、永嘉縣之後的第三個縣(市、區)現場會,旨在及時總結、交流泰順縣推進「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的成功經驗,布置下階段中小學勞動教育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
  • 學校教育應如何「立德樹人」?「五個途徑」傳遞美德教育正能量
    十八大報告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就重申了德育在學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同時也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要「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我個人理解,就是立「美」德,樹「好」人。
  •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礎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礎 2016年10月10日 15:46: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近日有新聞報導一些女大學生為了錢財陷入了裸貸風波
  • 【體會】: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在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提出,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提出了具體要求,對「立什麼德」和「樹什麼人」給出了明確指示,意義重大而深遠。  對「立德樹人」需要正確理解  常言說,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
  • 河南三門峽:「四德」教育強師風 立德樹人鑄師魂
    杏壇樹人畢生願,桃李不言自成蹊。2020年9月10日,三門峽市教育局、三門峽市實驗小學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四德」教育活動在三門峽市實驗小學多功能廳舉行。大家從短片《人民教師,無上光榮》中,學習了人民教育家和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的先進事跡
  • 教育該如何立德樹人
    教育該如何立德樹人 2014-05-22 14:57:16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育人為本,統籌各種教育資源,協同努力。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優秀傳統。我國教育歷來重視做人的教育,特別強調人的道德主體精神的弘揚,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並且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認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
  •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歷來是黨和國家教育的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立德樹人為中國教育鑄魂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是立德樹人初步探索階段。改革開放以來,立德樹人重要地位不斷凸顯。新時代以來,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得以確認。總結、梳理70年來立德樹人的基本經驗,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重要意義。
  •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教育的根本任務,離不開「立德樹人」四個字。《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也是在強調,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千百年來,雖然對「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不同的時代各有側重,但是,教育承載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使命卻從來沒有改變。「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 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優先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報告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論斷,其中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首次提出,是我黨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奮,倍受鼓舞。
  • 海報丨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2020年河北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系列主題海報(八)《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海報作品。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小故事」講述大主題,「小場景」傳遞正能量。河北省已啟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以藝術化、生活化、平民化的手法和視角,運用微電影、微視頻作為傳播載體,講述河北省脫貧攻堅戰役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創舉、亮點、感人故事,展現河北高質量發展成果,弘揚時代精神,展示偉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助威、點讚。
  • 「新八德」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鶴山區立足實際,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題,堅持抓基礎、抓重點、抓提升,創造性整合構建了「尊長、友愛、善學、省身、立志、擔當、愛國、守法」的新八德教育體系,積極探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校落地,推動學校育人再上新臺階。    育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德育工作也是這樣。
  • 新時代教育如何立德樹人
    【摘要】新時代我國將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切實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就要找準立德樹人的基點,興師德、育師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引導青年學生加強自我修養。
  • 人民日報:立德樹人是根本
    看似矛盾的回答中,這位諾獎獲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樹人。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首次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對十七大「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後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
  • 立德樹人,新時代大學校園文化的神聖使命
    校園文化蘊立德樹人之「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全部工作可用道德一個概念以統括之」,他把教育的全部看成是德育。德置於智、體、美之首,高校立德樹人首要任務是培育大學生的德性。以辦學理念、校訓校史、校風學風、校園文化傳統等基本元素構成的「大學精神」是一種內隱式、高度抽象化的大學校園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精髓。
  • 新時代如何立德樹人
    高校思想道德建設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立德樹人,「德」字為先。如今,越來越多高校把學生日常表現納入考核目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德育教育。  探索多元德育教育途徑,構建自主化教育機制  立德樹人,入心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