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教育現場
最近,首屆「寶安文明月」啟動後,石巖街道全面啟動了「八德」教育培訓。石巖街道1500多名教師參加了由石巖教育辦組織的教師德育講堂,這是華夏八德教育促進會為帶動教師、學生、家長的道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水平做的又一件實事。早在幾天前, 華夏八德教育促進會還走進茂名市電白縣馬踏鎮祿嶽小學,捐贈了一批《八德教育》教科書和 《弟子規》讀本。會長許玉提等知名人士還捐款幫助祿嶽小學開展教育創強和實施八德教育。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增漲,人們在對物質的追求中忽視了對道德的遵守,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惡化等等社會問題屢禁不止,道德缺失已經成為各界人士強烈呼籲關注的焦點議題,對國民實行「道德教育」刻不容緩,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這種情況下,「八德教育」應運而生。
「八德教育」是指通過孝親、 尊師、友學、立 志、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 《弟子規》這八個方面的教育,用道德與法制相結合的方式, 教育學生做孝親尊師、友愛同學、立志成才、有社會公德、奉獻愛心、知書明理的人,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現階段我國以應試為主的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在只重視分數的情況下,一些學生自暴自棄,沉溺於網吧的網路遊戲,甚至有的學生受到社會不良分子的引誘,走上了吸毒、盜竊的迷途;而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懂得孝道,不懂得感恩,也迫切需要八德教育。
本著人性開發和德才兼備的樹人教育理念,八德教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有方向。八德教育落實了黨特色理論、法制教育和中華優秀文化。解決了學校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政治方向問題。
二是有內容。八德內容落實了學生會做人會做事「八德八個根本」的核心教育,解決了學生先做人、再成人、最終成才的問題。為學校解決了「立德樹人」的教材和教學方法。
三是有教法。八德高效教法落實了教師教法、學生做法,解決了教師無為而治、學生道德習慣養成、以德促智和自治問題。
四是有效果。八德教育方向、內容、教法在全國各地實施中,取得了德育改革經驗和成果。為學校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帶來了春風。八德教育在全國十五個省、7000多所學校實施中取得了顯著教學經驗和成果。得到了學校、家庭、社會充分肯定和熱烈歡迎。
據各地教育部門 反饋,「八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後,文化更有品位; 融入常規管理後,管理上更有水平;融入班級建設後,班級更有靈魂;融入課堂教學後,教學更有質量;融入師德建設後,教師更有激情;融入校外教育後,社會風氣更好。因此, 「八德教育」被大家譽為正能量綠色教育。
「八德教育」是國家「十一五」科研優秀成果、「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在全國各地學校都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考核證明,不論是重點學校還是一般的學校,只要開展八德教育,學生不但成績會提高,還懂得了減輕學校、教師管理壓力,實現學生自治、教師無為而治;同時學生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更和諧。
從「八德教育」五年多的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來看,「八德教育」與新一屆政府所提出的「中國夢」有著很好的融合之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孝親、 尊師、友學、立 志、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 《弟子規》」這八德的教育播撒,對於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