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技術可能有助於對抗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COVID-19

2021-01-13 騰訊網

對於許多在ICU裡為生存而戰的COVID-19患者來說,一種失控的免疫系統反應——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是他們的主要敵人。

醫生們沒有什麼工具來幫助控制這種過度發炎的情況,但早期的研究表明,納米技術可能會安全地將藥物運送到受影響的組織,從而平息這場風暴。

到目前為止,這種方法只在老鼠身上進行過試驗,但巴西和法國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能是「對抗複雜的、多因素的、無法控制的炎症現象的一種新工具」。他們在4月27日的《科學進展》雜誌在線版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一些年輕、健壯的患者會因為COVID-19而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而其他人要麼症狀輕微,要麼沒有症狀。

但是當嚴重的疾病來襲時,通常是免疫系統反應失控。

法國巴黎南部蓋倫研究所(Galien Paris-Sud)的派屈克·庫弗爾(Patrick Couvreur)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指出,炎症過程會損害全身多個部位的細胞,如果不加以抑制,這可能導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據海外就醫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細胞因子風暴的關鍵是「炎症和氧化應激之間的聯繫,這兩個過程相互促進,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Couvreur的小組解釋說。

他們說,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方法能夠打斷這種危險的「對話」。例如,抗炎藥物,如皮質類固醇,由於其對組織修復的負面影響而沒有起作用。

但是新的發現可能為成功的治療指明了道路。

在他們的工作中,Couvreur的團隊專注於一種極其微小的「納米顆粒」組成的腺苷,這是一種人體自然產生的抗炎化合物。

這是一種強大的抗炎化合物——也許太強大了。研究小組說,如果只是簡單地注射到體內,腺苷會引發嚴重的副作用。

但是他們補充說,新的納米技術方法似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Couvreur的團隊通過在角鯊烯中添加腺苷,創造了「多藥物納米顆粒」。角鯊烯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中的脂肪。然後,它們「封裝」在強大的抗氧化劑-生育酚中,這是維生素E的一種。

據海外就醫機構和生元國際得知利用這種納米技術方法,研究人員隨後將化合物傳遞到處於高度炎症狀態(如敗血症(血液感染)或類似典型的covid19的「細胞因子風暴」的免疫狀態)的小鼠組織中。

結果:一種叫做腫瘤壞死因子的關鍵促炎細胞因子的組織顯著減少,同時一種叫做白介素-10的抗炎細胞因子水平升高,研究人員報導。

Couvreur的研究小組說,這些變化在治療後僅4小時就在肺和腎臟等重要器官中觀察到了。

研究小組補充說,腺苷和生育酚聯合治療似乎比單獨使用這兩種藥物更有效。

當然,這項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許多在動物身上看起來很有希望的治療方法在人類身上並沒有成功。但抗擊傳染病的專家馬修·海因茨(Matthew Heinz)博士表示,這些發現確實「有意義」。

亞利桑那州圖森醫療中心(Tucson Medical Center)的內科醫生和住院醫生海因茨(Heinz)說,「我很驚訝他們能這麼快就做到這一點。」「有證據表明,這樣的東西可能有助於我們的一些病情更嚴重的covid19患者在細胞因子風暴的超免疫反應中存活下來,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海因茨曾在歐巴馬政府應對伊波拉危機的工作中任職,並曾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政府間和外交事務辦公室擔任供應方外聯主任。

他仔細閱讀了這些新發現後說,「因為這項研究與古柯鹼有關,所以很有可能比平時更快地進入人體試驗。」

亨氏補充說:「這仍是一個相對較早階段,我們有一個小的方式去但很高興看到這種研究已經推出一些非常令人鼓舞的結果如何處理這非常令人心碎的情況,造成成千上萬的人在美國。」 海外就醫機構和生元國際會及時給大家更新更多的國外的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來自羊駝的抗體可能有助於對抗COVID-19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據explica.co外媒網站報導,智利研究人員宣布發現了來自羊駝的「強大的抗體」可用於對抗全球大流行新冠病毒,並將以霧化鼻吸入方式來直接中和感染患者體內的COVID-19病毒。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這些作者在發現與COVID-19相關的過度炎症免疫反應通過觸發炎症細胞死亡途徑導致小鼠組織損傷和多器官衰竭後,確定了候選藥物。他們詳細介紹了炎症細胞死亡信號通路如何發揮作用,從而有助於開發潛在的治療方法來破壞這一過程。
  • Nano Letter:細胞納米海綿顯著抑制SARS-CoV-2感染細胞!
    除了在細胞培養中中和病毒的鼓勵性數據,研究人員指出, 巨噬細胞外膜包裹的納米海綿可能會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吸收炎症細胞因子蛋白,這些蛋白質是參與COVID-19一些最危險的方面,由受感染產生的免疫反應產生。
  • 新冠患者遭遇細胞因子風暴阻礙長期免疫形成 只因記憶B細胞產生得...
    大量被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的釋放可能導致COVID-19的一些最嚴重症狀。當大量的免疫細胞釋放細胞因子時,就會增加炎症,並產生一個反饋循環,更多的免疫細胞被激活,這有時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8月19日發表在《細胞現在》(Cell now)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高水平的細胞因子可能也會阻止感染者發展長期免疫,因為據觀察,受感染的患者只能產生很少的B細胞,而這類細胞是形成持久免疫反應所必需的。「我們看到許多研究表明,對COVID-19的免疫力不會持久,因為抗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 Nature:縱向分析顯示重症COVID-19患者遭受免疫功能失調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COVID-19患者的差異性免疫系統反應有助於預測哪些人將經歷中度和嚴重的疾病後果。這一結果可能有助於在住院早期識別高危重症患者。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在住院早期識別重症高危人群,並建議使用藥物治療COVID-19。
  • 金斯瑞解讀|細胞因子風暴最新綜述解讀
    除了新冠病毒,研究表明,細胞因子風暴也是SARS、伊波拉病毒等多種感染性疾病的奪命殺手。細胞因子風暴也叫免疫風暴,機體感染病原體後,機體會分泌大量多種細胞因子,讓免疫系統霎時間火力全開。如果免疫系統戰勝病毒,病人很快就會痊癒。
  • 抑制失控的免疫反應能治療COVID-19嗎?
    作者認為,"細胞因子風暴症候群"可能是這種疾病的死亡原因。"細胞因子風暴綜合症是由不同類型的醫生針對不同類型的疾病所命名的各種[生理現象]的總稱,"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風溼病學家Randy Cron解釋道,他的研究重點是這一現象。
  • 新冠肺炎致死元兇:「細胞因子風暴」或由ACE2介導
    研究者發現ACE2表達上升的肺腺癌組織中,存在miR-125b-5p-ACE2-IL6表達軸,提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ACE2水平下調,可能進一步引起細胞因子風暴和肺炎加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是一把雙刃劍: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它是新冠病毒的膜上結合受體,與病毒和宿主細胞的融合、入侵過程有關;在流感病毒、SARS引起炎症和急性肺損傷的情況下,ACE2促進血管緊張素II轉化為血管緊張素1-7,抑制血管緊張素II介導的NF-κB信號,從而避免大量炎症信號引發的細胞因子風暴,減緩病程。
  • 比頭髮絲細1000倍的納米海綿可抑制新冠病毒傳染性,變異了也不怕!
    除了關於在細胞培養物中中和病毒的令人鼓舞的數據外,研究人員還指出,被巨噬細胞外膜片段掩蓋的納米海綿可能具有額外的好處:吸收炎性細胞因子蛋白,這與COVID-19某些最危險的方面有關,由對感染的免疫反應驅動的。
  • 最新研究:COVID-19如此狡猾,這種治療方案也許是較好的選擇?
    國際著名期刊「nature」報導,COVID-19是如何被消滅的機制目前我們沒有確定,這一不確定性使得醫生很難選擇治療危重病人的最佳方法。因此探討了COVID-19較好的治療方案。目前,大量的臨床數據表明,免疫系統在新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死亡和死亡中起著一定的作用,這刺激了諸如類固醇等抑制免疫反應的治療方法的發展。
  • ACS Nano:新型COVID-19測試方法可快速準確地檢測SARS-CoV-2病毒
    健康專家一致認為,擴大測試對於控制COVID-19的傳播至關重要。但是,由於某些試劑的供應有限以及等待現有PCR儀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大量樣品積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測試都滯後了。另外,人們已經報告了許多假陰性和假陽性測試結果。諸如CT掃描和細胞培養之類的其他方法無法提供快速或實時的結果。
  • Radiology:新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SARS-CoV-2/COVID-19可能會...
    亨利福特醫療集團放射科醫生Brent Griffith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認為這種疾病在成年人中相對罕見,而且可能致命。這位女性的醫生在近期發表在Radiology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雖然[COVID-19]患者通常表現為發燒、呼吸急促和咳嗽,但是神經系統的臨床表現有所報導,報導的程度要小得多。」
  • Nat Protocol:新技術有助於COVID-19的快速移動化檢測
    2020年10月8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有助於快速提取和分析遺傳物質的技術,可用於在移動狀態下開展COVID-19測試,包括在機場和遠程測試中心。
  • 對抗「炎症風暴」:甘草酸與新冠肺炎的較量
    在睪丸、腎臟、心臟、胃腸道、腦、肺、肝臟組織和膽管細胞中,都表達有ACE2。新冠病毒與ACE2結合後,除了能夠引發肺炎,還可能損傷肝功能以及造成心肌損傷。二、什麼是甘草酸甘草酸是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常用的甘草酸製劑包括新型口服甘草酸(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以及甘草酸針劑(複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銨和異甘草酸鎂),都屬於肝細胞保護劑。
  • 冠狀病毒:結核病疫苗卡介苗有助於對抗COVID-19
    專家說,卡爾梅特-蓋琳芽孢桿菌能以一種普遍的方式增強免疫力,這可能為預防大流行提供一些保護。 衛生專家稱,一種每年給1億多嬰兒接種的結核病疫苗可以幫助成年人對抗冠狀病毒,此前試驗表明,這種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統。
  • COVID-19 症狀輕重,也與腸道細菌有關
    人類的腸道細菌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科學家已知諸如阿茲海默症、憂鬱症都與腸道細菌有關,隨著科學家對新冠病毒(COVID-19)的了解愈來愈多,他們發現,新冠病毒雖然是呼吸系統疾病,但腸道中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也可能影響Covid-19的嚴重程度以及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程度。
  • 全球首個COVID-19生物藥:百康免疫調節CD6抗體LZU...
    印度最大生物製藥公司百康(Bicon)近日宣布,印度藥品管理總局(DCGI)已批准Itolizumab(25mg/5mL,ALZUMAb®,靜脈製劑),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導致的中度至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患者,治療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
  • 對抗病毒!NK細胞:人體內的「逆行天使」
    成千上萬的逆行者對抗疫情,其中的主力軍是我們的醫護人員。現認為NK細胞的主要特徵是在活化後迅速分泌穿孔素和顆粒酶裂解感染細胞和「轉化」細胞,以及釋放促炎細胞因子如幹擾素等進行免疫調節。  腫瘤治療近年來,NK細胞在腫瘤的免疫治療中備受關注。NK細胞能通過癌細胞表達的趨化因子,定位到這些癌變部位上發揮作用。
  • Science:美洲駝納米抗體有望成為對抗新冠病毒的強大武器
    這些特殊的稱為「納米抗體(nanobody)」的美洲駝抗體比人類抗體小得多,在中和SARS-CoV-2病毒方面的效果要好很多倍。它們也更穩定。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匹茲堡大學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Yi Shi博士說,「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發明家。
  • 磁性液態金屬納米顆粒可粉粹細菌 還不傷害有益細胞
    研究人員利用液態金屬開發了新的殺菌技術,這可能是解決抗生素耐藥性這一致命問題的答案。這項技術使用磁性液態金屬的納米顆粒來粉碎細菌和細菌生物膜——細菌賴以生存的保護性「房子」——而不傷害有益細胞。這項由RMIT大學領導的研究發表在ACS Nano雜誌上,為尋找更好的抗菌技術提供了一個突破性的新方向。抗生素耐藥性是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威脅,每年造成至少70萬人死亡。如果不採取行動,到2050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每年1000萬人,超過癌症成為頭號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