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板載就垃圾 5大集成音效卡優劣辨析

2020-12-25 泡泡網

誰說板載就垃圾 5大集成音效卡優劣辨析

2005年10月08日 08:54作者:超頻者天堂編輯:Acwell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音效卡無用論"的觀念在現在的玩家中所佔據的比例並不低,平常在裝機時,大家通常都將目光集中在CPU、主板、內存和顯示卡四大件上,而對音效卡幾乎都不會考慮。

    板載音效卡價格便宜,但是是否貨真價實?獨立音效卡質量保證,但是究竟是否值得?不少消費者在猶豫之中,就往往退而求其次,馬馬虎虎就隨便挑選一個了事,更有甚者,不少使用者在裝機的時候根本就不關心主板上內建了什麼Codec晶片(負責數字模擬信號相互轉換的晶片),只知道可以聽歌、玩遊戲就萬事大吉,殊不知,音效卡雖小,但是功能繁多,有的產品適合遊戲使用,有的擅長在多媒體影音方面的表現,也有的具備了多功能的語音管理、交流的特點,真可謂是分門別類,各有所長。

    既然音效卡承載了我們聽覺上的感官享受,那就不應該對它不聞不問,在本文中,我們準備了一些有關音效卡方面的小知識,給有需要的玩家一些參考建議,以幫助大家能得心應手、輕鬆選購。

板載音效卡基礎知識

    在以前,只要提起主板板載的音效功能,有的朋友自然就會聯想起"音質低下、支持3D特效不多、功能單一和CPU佔有率太高"等缺點,幾年前的板載音效卡似乎就是一個可以用來發發聲響的雞肋產品而已。不過,如今的板載音效卡早已經脫胎換骨,尤其是當INTEL HD Audio標準隨著i915/i925系列晶片組一起發布之後,板載音效卡在整體規格上,已經向低階獨立音效卡看齊了,甚至還有不小的超越。因此,將板載音效卡認為「垃圾」的觀念並不完全正確。

    AC''97的全名是Audio CODEC'' 97,這是一個由Intel、YAMAHA等多家廠商聯合研發並制定的一個音頻電路系統標準,雖然我們通常統稱它們為符合AC''97標準的產品,但是不同主板上的板載音效卡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CODEC晶片決定了該音效卡的特性和使用的驅動等基本屬性,即便同為5.1聲道的板載音效卡,最終出來的音質音色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音效卡的核心由音頻處理單元和信號編解碼器(Codec、DAC、ADC等)組成,板載音效卡也不例外。音頻處理單元可以對數位訊號進行輸入輸出管理,根據音頻處理單元的能力,有些甚至可以增加特殊效果。音頻處理單元僅僅處理數位訊號,除非是用數字輸出的設備(MD或者外置解碼器),一般都需要一個數字模擬解碼器來處理後才可以輸出,而這樣的轉換被稱為DAC(數字到模擬轉換)和ADC(模擬到數字轉換),通常簡稱為CODEC。

    對於AC''97音效卡而言,影響其性能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尤以CODEC晶片的類型、PCB布線的優劣以及相應驅動程序的完善程度最為重要。在這三大關鍵要素中,負責DA/AD(數模/模數)轉換的CODEC晶片的種類決定了所採用驅動程序的種類,因此很多人往往把CODEC晶片的型號當成AC''97音效卡的型號。

    有的主板上內建了音頻處理單元和CODEC,有的僅僅只有一個CODEC晶片,其它的音頻處理部分就全靠軟體模擬與CPU運算,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聽到的「軟」、「硬」音效卡之分。在性能上,傳統"硬"音效卡當然可以憑藉其高速DSP晶片獲得一定的優勢,但現在CPU的性能已經非常強大,AC''97"軟"音效卡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在音質上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甚至藉助軟體模擬的特點能夠具有非常大的升級潛力。

Realtek ALC 655 CODEC晶片

    ALC系列從i845晶片組開始就迅速普及,成為性價比非常出色的一款CODEC晶片。隨著Pentium 4處理器的頻率逐漸提升,CODEC的規格也在不斷提升,Realtek瑞昱半導體將同一系列的晶片劃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標準版本(AC''97 Audio CODEC),高級版本(AC''97 Rev 2.3 Audio CODEC),和專業版本(Professional AC''97 Rev 2.3 Audio CODEC)。

    ALC655是Realtek公司的六聲道AC97'' CODEC,它也是ALC650之後的一個針對中階市場的產品。這顆晶片支持DS3D、EAX 1.0/2.0、A3D、Sensaura 3DPA 等3D API,還提供人性化的Power Off CD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在不進入系統的情況下播放CD,帶來更大的便利性。

    如果透過擴展子卡的幫助,ALC655可以實現獨立的Front-Out、Surround-Out、CEN/LFE-Out、MIC-In和Line-In以及S/PDIF 輸入輸出總共8個接口,它也經常出現在i865、i848P等主流主板上,在性能價格比上面的優勢比較明顯。

Realtek ALC658

    ALC658是ALC655的改良版本,符合AC''97 2.3規範,同樣支持六聲道。它最大的特色是音質方面比ALC655有很大的改進,信噪比高達100dB,並且支持Realtek獨有的UAJ技術,即通用接口技術。通過此技術,無論臺式機還是筆記本的輸入輸出接口,可以讓使用者隨意插用,完全消除使用者可能插錯的困擾,真正達到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方便。另外,使用者還可以通過驅動程序的控制面板來任意調控音頻接口方式,在使用上會來得更可靠。

    AD(Analog Devices)是一家相當有實力的公司,但在板載CODEC方面,它們卻越來越心不在焉,在新系列的主板上我們已經很少看到AD公司的產品了。AD系列的AC''97 CODEC是使用最廣泛的板載音效卡晶片之一,它利用SoundMax驅動程序實現更為人性化的設置和強大的功能選項,以方便使用者獲得滿意的收聽效果。AD1888是最常見的5.1聲道的內建CODEC,它可以藉助SoundMax實現D3D、A3D 1.0以及EAX 1.0&2.0等3D音效。

 

AD 1980和1985

 

    AD1980是Analog Devices公司推出的另一款AC''97 Codec,符合AC''97 2.3規範的音效晶片,配合SoundMax軟體可以組成高性能的SoundMax Cadenza數字音頻系統,能實現全雙工功能性、虛擬3D環繞聲、降噪功能和新一代音頻表現技術等。另外,還具有硬體採樣速率轉換(SRC)、專業音質94dB回放、EQ等多種特性。

 

 

 

    AD1985也是一顆很常見的入門級AC''97 2.3規範CODEC,它支持主流大部分3D音效,並且支持最新的SoundMax 4,同樣也支持「Jack Sense」功能。基本上,在部分VIA晶片組的主板上,它被選用的機會更多一點。

    在硬體規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AD系列CODEC晶片可利用SoundMax驅動程序實現更為人性化的設置和強大的功能選項,方便使用者獲得滿意的收聽效果;而ALC的Sound effect驅動程序雖然具備基本的功能,設置也同樣簡單,但是在軟體提供的功能選項方面則顯得稍遜一籌。

Realtek ALC850

 

 

    ALC850是Realtek最早發布的一款8聲道音頻AC''97 Codec晶片,它具備接口偵測功能Jack Sense(環繞、中置/低音、前置、後置環繞)、一個PC BEEP發聲器以及抗噪功能。另外,ALC850也帶有最新的UAJ(通用音頻接口)技術,支持SPDIF輸入與輸出,可與其它DVD系統或者視頻/音頻多媒體系統進行數字連接。目前在i915系列的中高端主板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ALC880和ALC882

 

    在i945/i955X主板上,Realtek應用了新一代高傳真CODEC晶片—ALC880和ALC882,這也是Intel公司新一代內建音頻HD Audio平臺的全新CODEC晶片。ALC882分為D、H、M這三種具體型號,主要在對Dolby技術的支持上有所區別;ALC882是目前所有內建音效數模轉換晶片中指針最高、功能最強大的產品,也是為新的娛樂計算機平臺量身定做的晶片。

    除了獨立的音頻處理晶片外,一些主板的南橋晶片也內建了音頻解碼單元的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也就是一塊硬音效卡。在這些產品中,nVIDIA推出的APU(音效處理器)的概念是最有代表性的,它是nForce第一代和第二代晶片組的多媒體通訊處理單元,並且也使用在Microsoft XBOX遊戲控制器中,它具有5個DSP(數位訊號處理器)部件對音效進行處理(其中3個固定,2個可編程),扮演了整個nForce音效系統的大腦核心的作用。

 

 

    nVIDIA在音頻領域並非是外行,它早期在的XBOX音效卡內核開發上就獲得了很多經驗,而在APU新品的開發中又贏得非常多的關注。新版本Sound Storm中的APU能完全支持DirectX 8.1以及Dolby Digital解碼,擁有比其它音效卡都要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因此也有人將它稱為整合音效卡發展歷史上一個裡程碑的產品。但在nForce3和nForce4整合南北橋後,nVIDIA放棄了APU處理單元。nVIDIA的舉動一方面讓眾多玩家感到非常遺憾,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主流的CPU運算能力足夠強大,APU和音效卡DSP的作用越來越不被用戶重視。

 

SiS 965

 

 

    SiS不僅是一個優秀的主板晶片組廠商,它同時也是一個不錯的音效卡內建音效晶片。它推出一款SiS 965南橋晶片,能夠支持7.1聲道並且可以一次處理512個同步輸入聲道,包括356個DirectSound音頻流以及96個CD音質的3D音頻流,外加64個硬體發聲數。

 

    這一指標基本上與創新的EMU10K1打了個平手,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SiS的S/PDIF數碼輸出支持32、44.1以及48kHz頻率取樣、具備24位能力、S/PDIF輸出支持AC-3數碼流數據,為接收設備提供Dolby Digital/DTS解碼信號。因此採用SiS 965南橋晶片的主板使用者也都可以享受到比較上乘的聲音輸出。

    儘管板載音效卡無論在價格還是性能上都已經讓人滿意,但是對於一些特別的使用者來說,它們還是稍許有點欠缺。在遊戲、MD數字錄音和特別的語音使用等場合下,一塊獨立音效卡就顯得相當必要了,板載音效卡的效果除了取決於CODEC的等級外,還要受到主板的走線和其它噪聲的幹擾,有時候別說挑剔的玩家,就連一般的使用者都可以聽出耳機中「滋滋」的噪音。


    或許我們不能單純責怪板載音效卡,但它的確是這個解決方案的一大不足。綜合來看,如果對以下幾種音頻方面的應用有特別需要的話,那麼您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可以去挑選一塊適合自己的獨立音效卡了。


1.遊戲應用

 

    隨著硬體的發展,如今的3D遊戲自然也是達到了聲光色一體的奢華體驗,它帶給我們的已經不僅僅是精美的畫面,而充滿動感的音效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享受。對於遊戲用戶來說,他們需要通過音效卡來滿足兩種需求:一類是遊戲場景的逼真聲效和震撼效果,比如魔獸世界中的蟲鳴鳥叫、戰鬥喧囂等場景,使用者可以藉助音效卡和音箱、耳機等設備的表現力,來體驗遊戲世界中真實的一面;相對於遊戲音頻真實性的表達,3D音頻定位顯然是更為重要的一個需求,尤其是在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中,玩家身臨其境地掌握對手動態,才能獲得勝機。


    而除了物理多聲道技術,音效卡本身的3D音頻定位特效也是不可忽視的,像是Creative的EAX在這個領域就有非常不錯的成功,與其他非Creative音效卡所謂的「兼容」EAX相比,創新「正宗」的EAX效果在遊戲中的表現還是要好很多。


2.光纖輸出和音樂欣賞


    與3D遊戲不同,音樂欣賞更注重輸出音質的效果和出色的輸出訊噪比等指標。創新的高階Audigy系列在一般使用等級的產品中的確是佼佼者,但是一些發燒友也將眼光投向了專業級音效卡上面,如MAYA系列等產品在純音頻處理、輸出等方面還擁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雖然說一分錢一分貨,只要肯花錢,一定可以買到絕對好的東西,但是音效卡製造廠商還需要經歷在驅動程序、研發成本、遊戲支持、品牌形象等方面,因此單純將音效卡的價格和音質聯繫在一起是不科學的。早些年前的Diamond MX200等經典卡也是音樂迷收藏的產品,現在一塊二手的MX200價格並不昂貴,性價比也很高。

 

 

 收藏價值大於使用價值的MX200

    獨立音效卡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擁有豐富的音頻擴展功能,尤其是同軸輸出、光纖連接等方面。以往光纖輸出主要被應用於MD Walkman錄音方面,而今天我們可以將光纖輸出的數位訊號連接於家用或者外置解碼器上,包括DVD片源中的Dolby Digital或DTS信號的解碼。目前市場上支持光纖錄音的音效卡並不少,很多基於CMI 8738、Yamaha 744以及Cirrus Logic CS4630晶片的音效卡都具備這項功能。Creative音效卡大多不具備光纖輸出,而且其光纖子卡價格又很高,因此有不少老手自己改造普通的光纖子卡來用於創新的高階音效卡上,體驗DIY的樂趣。


3.家庭影院和多媒體製作


    在Intel的引領下,業界數位化家庭的概念升溫很快,HTPC(Home Theater PC)普及也慢慢開始。在對聲音要求方面,除了高端的Audigy系列外,中低階市場上的CMI 8738-6CH以及ForteMedia 801-Au都是賣得很火紅的產品,像Cirrus Logic的CS4630(採用該晶片的音效卡),飛利浦的Thunder Bird Avenger和創新的SB Live!24bit等,也是不錯的入門級產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款音效卡因為採用解碼晶片等各種因素的差異,所以它們也有不同擅長的領域,並非價格越高、牌子越好的產品就一定能夠滿足你的需要。大家在購買的時候還是要以自己實際感受為主,或者徵詢老鳥的建議,有目的的去挑選產品。此外,搭建一套稱心的家庭影院也需要其它音頻設備的配合,例如使用劣質便宜的多聲道喇叭搭配上千元的高檔音效卡,無異於給三輪車裝上奔馳引擎,實在是白白浪費資源。

    黑金2 Value Fine是一款注重音樂回放能力的音效卡,它採用了Cirrus Logic公司的CS4630晶片作為DSP,這是一顆被認為可以和EMU10K1一比高低的處理晶片,支持5.1聲道輸出,支持硬體SRC(採用頻率轉換),從而保證了48KHz到44.1KHz頻率轉換的保真性。同時CS4630具有比EMU10K1更優秀的AC-3解碼能力,為DVD回放提供優秀的音頻效果。Value Fine還提供了同軸光纖子卡,支持輸入輸出,可以很方便的連接外置解碼器、MD等數字音頻設備,所以它也被一些玩家推崇為中階的MD、MP3等數碼音頻設備的最好搭檔。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Value Fine在遊戲中的兼容性還有待提高,驅動程序還不夠完善,這也成為了人們選擇它最大的障礙。目前很多黑金的使用者轉而使用了海龜驅動,無論在音質和軟體兼容性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好在它的價格比較便宜,現在售價為300元以下,是一款值得考慮的超值產品。

 

創新SB Live!24bit

 

 

    我們可以認為SB Live! 24bit就是SB Audigy,它不但使用了Audigy的DSP晶片,而且也將輸出聲道數升級到8個,支持7.1的輸出,目前我們已經很難在市場的正規渠道中找到Audigy音效卡。SB Live! 24bit售價為320元左右。

 

德國坦克 Aureon 7.1 Universe

 

    德國坦克在音效卡業界是異軍突起的一支部隊,它以出色的音效表現力和豐富的擴展功能獲得了發燒玩家的一致認可。去年發布的Aureon 7.1 Universe是坦克在民用娛樂市場的最頂級產品,它帶有一個5 1/4英寸的前置外接盒及遙控器,是為專業的7.1環繞聲製作、以及音樂、遊戲、DVD等的娛樂欣賞而設計的。


    它的主晶片依然是採用VIA Envy 24HT,最高支持24bit/192kHz的音質確保了高質量的錄音及回放效果。Aureon 7.1 Universe總共模擬2進8出,帶有話筒輸入、耳機輸出接口、以及獨特的唱機輸入,同時還附贈了專業的音頻修復軟體,可以將古老的舊唱片經過數位化的修復來保存處理,同時還可通過遙控器來紅外線遙控計算機軟體。
 
    作為德國坦克的旗艦級產品,Aureon 7.1 Universe的身價也是高的驚人,現在報價為2000元以上,實在是「曲高和寡」的奢侈品。好在坦克也有普通等級的產品,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代號為Aureon 5.1 Fun的一款低價位的5.1娛樂級音效卡。

 

總結

 

    綜合來說,隨著主板整合功能的增加,整合音效卡已經佔據音效卡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佔有率,整合AC''97音效卡也朝著多聲道發展,當然功能也日漸強大,相對應軟體的支持也日漸完善。目前主流主板一般都會具有多聲道音頻輸出,甚至還有S/PDIF數字輸出。

 

    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的用戶並不願把錢投資與音箱和耳機上,所以搭配就變得很重要。便宜的板載音效卡配千元的多媒體音箱,或者昂貴的獨立音效卡委身在200元的2.1音箱上,都是不妥的。所以板載音效卡不一定是雞肋,就看您怎麼挑選和使用,無論是板載音效卡還是獨立音效卡,它們都有各自的發揮空間,玩家所要做的,就是要物盡其用而已。

 

    隨著技術的成熟,音效卡兩極分化的趨勢也逐漸清晰:整合音效卡注重低成本下的廉價應用方案,而獨立音效卡則在3D音頻定位、杜比解碼、高質量錄音等方面展現出更加出色的質量,它們在遊戲、家庭影院和專業的多媒體製作中還是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正所謂井水不犯河水,音效卡領域也正朝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發展,其實大家只要多多留心,就可以買到適合自己需求、價格又比較合理的一款產品了。

CODEC 晶片參數規格

品牌

產品型號

主要規格

Realtek瑞昱

ALC650

ALC650 6聲道音效晶片是瑞昱公司繼二聲道系列後成功開發的產品,符合AC''97 2.2規格,具備96KHz採樣率(Sampling Rate)的播放功能。DAC(數字模擬轉換)/ADC(模擬數字轉化)方面,ALC650支持18-bit AD20-bit DA轉化率。

Realtek瑞昱

ALC655

ALC650的升級版本,符合AC''97 2.3規格,更具備96KHz採樣率的播放功能。它還具有十分強大的可編程能力,能實時對DSP效果增強和3D效果增強等功能。

Realtek瑞昱

ALC850

ALC850音效晶片支持Intel新一代音效規格High Definition Audio。該晶片將消費性產品的高質量音效引入個人計算機的多媒體應用,支持7.1聲道 HD Audio CODEC

VIA威盛

VT1616

VT1616 CODEC支持6個聲道的立體聲音頻信號輸出,模擬信號最大採樣率48KHz,數位訊號最大採樣率48KHz

VIA威盛

VT1617A

VT1617A符合AC''97 Rev 2.3 Audio CODEC標準支持8個聲道,數字模擬採樣率達到96KHz

 

獨立音效卡規格

品牌

產品型號

主要規格

創新

Audigy2 ZS

7.1聲道/EAX 4.0 ADVANCED HD 3D 音頻技術/遊戲杆埠/MIDI 接口/FireWire 連接

創新

Ectiva 5.1

5.1聲道/支持EAX 1.0/2.0音效/標準5.1輸出

島谷

黑金2 Cannon

5.1聲道/Sensaura 支持/環境音效EAX2.0/同軸SPDIF輸入輸出/光纖SPDIF輸入輸出(子卡)/耳機輸入(6.35mm)

Terratec

Aureon5.1 FUN

5.1聲道/AC3(杜比數位)DTS,3D兼容EAX2.0, EAX1.0, A3D1.0, I3Di2,Direct sound 3DSensaura 3D/光纖數字輸入輸出

Terratec

Aureon5.1 Sky

5.1聲道/兼容3D音效EAX2.0,EAX1.0,A3D1.0,I3Di2, 24Bit/96KHZ/DVD-Audio/ASIO 2.0

Audiotrak

MAYA 44

AUDIOTRAK MAYA44/4/4,S/PDIF光纖數字輸出/18Bit A/D轉換/20Bit D/A轉換/E-WDM驅動支持ASIO2.0/GSIF/MME

0人已贊

相關焦點

  • 集成音效卡潛能大揭秘
    人們普遍認為,獨立顯卡比集成顯卡強,所以近似地獨立音效卡也比集成音效卡強,儘管大部分人其實都說不出獨立音效卡強在哪裡。實際上,目前主流的集成音效卡真的就比獨立音效卡差很多嗎?答案是"No",其實集成音效卡是「故意輸的」,要是稍微認真點爆發一下潛能,現在的集成音效卡PK獨立音效卡完全不是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科普一下集成音效卡到底有多大的潛能!
  • 集成音效卡你也受得了? 市售音效卡大搜羅
    如果你都曾經歷過的話,不妨找找你的電腦上有沒有音效卡的聲影吧。這裡所說的音效卡不是主板上板載的那塊處理晶片,而是實實在在單獨在主板之外的一塊音效卡。如果沒有的話,那你一定是集成音效卡的受害者了。  自從AC '97的概念被提出之後,音效卡就從此成為了電腦當中一件可有可無的產品,而音效卡市場也逐漸被邊緣化,成為了一個只受音樂/遊戲發燒友以及專業人士追捧的市場。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幾款在售的音效卡。
  • 你的AC97正常嗎 集成音效卡故障處理大全
    隨著主板集成度的逐步提高,集成音效卡已經成為目前電腦的發展潮流,而且隨著集成音效卡晶片的技術提高,大有取獨立音效卡而代之的趨勢。  根據通俗的分類,AC'97音效卡被分為硬音效卡和軟音效卡兩種,其中AC'97硬音效卡,首先大部分獨立音效卡都是硬音效卡;而集成在主板上的音效卡也有硬音效卡:這些音效卡除了包含有Audio Codec晶片之外,還在主板上集成了Digital Control晶片,即把晶片及輔助電路都集成到主板上。
  • 外置音效卡好還是內置音效卡好 看看優缺點便知
    那麼,外置音效卡好還是內置音效卡好呢?下面來看看吧。外置音效卡好還是內置音效卡好軟音效卡式的USB音效卡,雖然原理和結構和普通的板載音效卡很類似,但外置的特點使得它具有了後者所遠不能比擬的優勢,由於外置沒有了電路體積的限制,所以使得它可以設計更為複雜的模擬電路並採用更好的屏蔽設計,從而大幅度地提升音質,就算是像那個「閃盤音效卡」一樣不作任何加強設計,脫離了機箱內部的高電磁幹擾環境以及使用USB的獨立供電,這本身對於音效卡音質的提升就是巨大的
  • 現代音響測量技術:音效卡的介紹之一
    可以說ADLIB公司是名副其實的「音效卡之父」。當然,那時的技術還很落後,在性能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就拿這塊音效卡來說,它是單聲道的,而且音質現在看來簡直是爛到極點,但無疑它的誕生,開創了電腦音頻技術的先河 [2]  。真正把音效卡帶入個人電腦領域的,是由新加坡創新公司董事長沈望傅先生發明的Sound Blaster「聲霸卡」。這隻音效卡在當時引起了一場轟動。
  • 主播使用電腦自帶集成音效卡直播,聲音竟然比專業音效卡還好聽!
    做直播的,什麼麥克風、音效卡、美顏燈等裝備都要備齊,這樣才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粉絲。不過,現在卻有很多的主播不再使用直播的音效卡了,但是直播時主播的聲音依舊非常的好聽,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因為,音效卡雖然能將人的聲音變得非常好聽,但是一般售價都高的離譜,質量一般的在300以上,稍微好一些的都是千元以上了,這對於新手主播、小主播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呀。因此,很多的主播都在尋找音效卡的替代產品。能夠替代音效卡的東西,找來找去也只有變聲器軟體了,當然是那種能夠實時變聲的變聲器軟體。
  • 打造桌面HIFI 5大筆記本音箱\音效卡搭配
    ▲打造桌面HIFI 5大筆記本音箱\音效卡搭配  隨著筆記本普及化,追求桌面HIFI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但是筆記本音箱的音質是否可以好到HiFi的程度?筆記本的音源信號會不會對我們追求的HiFi有影響?  這一套配置,應該說對於筆記本用戶來說具有更高的時尚韻味——同時音質水準也不錯。
  • 知識大普及 用HDMI實現HTPC的5.1輸出
    LPCM5.1聲道輸出。  ●電腦LPCM的輸出方式  ATI Radeon HD 4350顯卡板載的HDMI音效卡也是一塊5.1聲道的音效卡,和主板集成的5.1、7.1板載音效卡沒有大的區別。區別在於輸出方面,板載音效卡會將數位訊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後通過主板後部的3.5mm插孔輸出。
  • 誰是真正的音質王?華碩兩款頂級音效卡對比評測
    前言:  音效卡之於絕大多數的DIYer,是一個十足的空氣式的產品,反正無論你掏不掏錢,總有個集成的擺在那裡。總的來說,集成音效卡自AC'97時代開始逐漸主宰音效卡應用,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獨立音效卡也很難有機會翻身,因此行業人士普遍不看好音效卡市場的前景。
  • 手機音效卡和電腦音效卡,有哪些區別?手機直播選擇哪種音效卡?
    主播想讓自己的聲音更細膩、清晰、好聽,只有手機自帶的耳機線,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有一套麥克風+音效卡的直播組合套裝,簡直就是如虎添翼、錦上添花、雪中送炭。那麼,問題來了,手機音效卡和電腦音效卡,有哪些區別,手機直播,用哪種音效卡好一些呢?
  • 誰在影響處理器集成的核顯性能?
    如今無論英特爾還是AMD,都大幅提升了處理器內集成核顯的性能,其中AMD移動銳龍7 4800U集成的Vega 8相當於GeForce MX250,英特爾第11代酷睿Tiger Lake集成的銳炬Xe 96核顯甚至可以媲美MX350。對於只有核顯的筆記本,我們又該如何挖掘它們的遊戲動力呢?
  • 內置音效卡已過時? 華碩STU USB音效卡評測
    【PConline 評測】談起內置音效卡,在千元級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可以說就是華碩的老虎卡Xonar Essence STX了。作為千元級產品,華碩這款「老虎卡」可以說是一款不錯的入門級PC-HIFI音效卡。
  • 網紅唱歌靠音效卡?這些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mxwesmc哪類音效卡更受主播關注?近年來,視頻直播走紅,網紅經濟崛起。以中國市場為例,據《2018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5月,中國網紅粉絲總人數達到5.88億人,2018年網紅經濟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 選購音效卡一定要注意這三個問題
    什麼是音效卡?音效卡有內置與外置兩種,內置音效卡是電腦主機裡的一個配件,有主板集成音效卡也有獨立音效卡。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音效卡,指的是外置音效卡。內置音效卡(圖片來源:百度)外置音效卡(以下簡稱:音效卡),是可以將麥克風、樂器與電腦連接的硬體,形狀是一個扁盒子,有點像不帶天線的路由器。
  • 創新AE-9 PICE音效卡首發評測:木耳?你是沒用過號稱最強的它!
    本次評測的重點:9102年了,為什麼還要添置一塊獨立音效卡?  不可否認,現如今數碼產品都在以「高度集成」實現產品設計上的「減法」,PC行業亦是如此。幾乎99.99%正在服役的PC主機裡都內置有集成音效卡(99.98%會是「螃蟹」卡),那麼創新為啥還要推出2400+的高端獨立音效卡呢?
  • 菜鳥才會說辦公桌位置小沒法HiFi,老司機的性價比搭配之音源篇
    因此,一個優質的外置音效卡,直接利用各大在線音樂應用中的無損格式,是最佳的選擇。辦公桌的電腦本身都有音效卡,但那些音效卡大多數板載音效卡,受制與成本,聲音很一般。沒辦法適應HiFi的基本要求。因此,尋找能夠把數位訊號轉變為HiFi級別的模擬聲波,是辦公桌HiFi一直追求的目標。
  • 市售獨立音效卡全面導購
    一些務實的音效卡廠商甚至推出了2聲道專用音效卡;而國外廠商為了平衡全球需求,依然看好多聲道環繞市場,同樣的,隨著HTPC的普及,誰又能說獨立多聲道音效卡沒有未來呢?你需不需要獨立音效卡?  實際上獨立音效卡與集成音效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普及率最高的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Codecs實際上也就是一個Codecs。
  • 圖文:多聲道音效卡如何連接5.1聲道音箱
    【IT168 音箱頻道 應用】隨著影音需求的大眾化,購買5.1音箱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熱心網友支招的有關5.1音效卡與5.1音箱的連接方法和實現5.1音效的方法。(利用三根線進行完美5.1聲道模擬輸出連接!)
  • 自有好聲音 電腦K歌設備選購音效卡篇
    「中國好聲音」火了,實際上對於許多朋友來說,自身缺的不是好聲音而是好的K歌設備,如足以讓喑啞乾澀的聲音變得高亢圓潤的音效卡和麥克風等。對於口袋一向並不豐滿的我們來說,如何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購到一套對得起自己歌喉和「聽眾」耳朵的K歌及錄音設備?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分兩期來介紹,本期先說音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