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提到了幹預訓練之前和訓練過程中,評估的重要性。
我們通過評估了解到孩子當下真實的能力水平,為孩子設計出符合孩子自身情況的,獨一無二的一套訓練方案。在訓練過程中,定期為孩子做評估,了解孩子在訓練中獲得的進步;隨時根據孩子的訓練效果調整訓練方案。
總之就是:正確評估孩子的能力,進而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進步。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客觀、正確的評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呢?
想要了解孩子當前的能力,主要就是看他是否能獨立完成一個動作或指令,是否需要輔助才能完成,需要什麼等級的輔助?其中,如果孩子不需要任何輔助就能完成一個動作或指令,那就說明這是孩子已經掌握的技能,如果孩子需要全身軀體輔助才能完成一個動作或指令,就說明孩子還沒有掌握這項技能。
在設計訓練方案之前,我們就可以先為孩子進行一次評估。
被確診為孤獨症的小勇,他最明顯的問題是:刻板行為嚴重,總喜歡蹲在樓梯上,透過扶手看屋子的東西。語言發育遲緩,不會對自己的需求正確的提要求,模仿能力差。
小勇在幹預訓練機構進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有了一些進步。
後來小勇的媽媽找到我們,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幫助,我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是在我的辦公室,當時我為他做了一次簡單的評估:
我從衣服口袋裡拿出一顆隨身攜帶的糖果,放在離小勇較近,但是他又拿不到的位置,小勇看見了,就朝著媽媽說:「糖!糖,吃糖。」於是,我把糖果向他的位置向小勇的方向推了一下,他可以拿到了。接著,我靠近小勇,手裡拿著氣球在他身邊坐下。
一開始,我沒有叫他和我一起玩球,只是一個人把氣球向上拋,然後接住繼續拋。小勇看著我玩,好像挺有興趣的,於是我向他發出邀請:「拋氣球!」小勇跟著我說:「拋氣球。」並且接過氣球,但是他不會向上拋,氣球就掉在地上了。於是我撿起氣球,把他放在小勇手裡,我的手拿著小勇的手(手把手屬於全身輔助),輔助他拋氣球,成功之後,我給小勇一小塊餅乾。看著氣球又掉到地上了,小勇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說:「把氣球撿起來」,小勇撿起氣球。
一次簡單的評估結束,我得到以下信息:
已掌握的技能(無需任何輔助):要求、命名「糖」,
需要較低等級輔助可以完成:語言模仿、聽指令「撿東西」。
需要較高等級輔助可以完成:暫無。
需要全身軀體輔助才能完成的:動作「拋東西」
通過得到的信息,如果要為小勇設計訓練方案,我們就會設計更多的動作訓練,對已經掌握的要求技能和語言模仿則要求爸爸媽媽在生活中多用,比如孩子要求技能已經掌握了,那生活中讓孩子自己要求之後再去滿足,以便掌握的技能得到鞏固。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隨機評估,不足以說明小勇現在的具體情況。我們給孩子做正式評估還需要更細緻、更具針對性,才能了解孩子當前的真實能力。比如語言評估、模仿能力評估,命名能力等單項評估逐一進行。
大賽爸爸說:
總的說來,我們在評估的時候要了解孩子是否掌握某項技能,大體可以根據所需要的輔助級別而定。在評估的第一步,一定不能給與任何輔助和提示,看孩子能不能正確表達和行為,如果不能,再加大輔助級別,同時詳細記錄,就可以得到一張信息豐富的評估表。
輔助級別評估標準:
①不需要輔助可以獨立完成的;
②需要較低等級的輔助可以完成的:示範是最低等級的輔助,手勢輔助介入等級較低,口語輔助的介入最;
③需要較高等級的輔助可以完成的:部分軀體輔助(如碰一下孩子的手肘,指引他拿蛋糕,但是中途要撤出);
④需要全身軀體輔助才能完成的:最高等級的輔助(手把手幫助孩子去拿蛋糕)。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