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惡搞換臉侵犯肖像權 為AI應用劃界

2021-01-11 環球網

據媒體報導,近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進行二審的《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擬增加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術偽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同時規定,其他人格權的許可使用和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草案對於肖像權的有關規定。公開徵求意見期間,有的部門提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不僅侵害自然人的人格權益,嚴重的還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建議法律對深度偽造技術帶來的「換臉」等問題予以回應。

P個圖,換個臉,這在今天一些熱傳的網絡圖片、視頻中,已經是見怪不怪。前不久,一段通過AI技術把朱茵的臉替換成楊冪的視頻就引起熱議。雖然目前該作品已下架,但類似AI換臉視頻已經越來越普遍。不管是個人娛樂性質的惡搞,還是商業性的營銷,這類操作比比皆是。

但是,不管新的技術應用如何受歡迎,對其可能對他人造成的權利侵害,公眾還是應該有足夠的正視。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已有犯罪團夥通過3D軟體合成「假臉」認證網絡平臺帳號,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虛假註冊、刷單、薅羊毛、詐騙等不法行為。可見,在新的技術應用給人們帶來更多娛樂乃至創新體驗的同時,也得警惕其被濫用。

按照此次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的規定,凡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通過AI技術給他人換臉,都可能構成侵權。這無疑為那些沉醉於新技術應用快感中的人們,敲響了警鐘。不可否認,多數人使用AI換臉技術,可能都是出於一種「好玩」的惡搞心態,但正因為好玩、流行,人們才可能忽視了邊界意識,在冒犯他人權利時還處於不自知的狀態。這種「無意識」在網絡時代較為普遍,但並不意味著其「存在即合理」。

這讓人想起之前的「葛優躺」表情包所引發的侵權案件。雖然「葛優躺」表情包並沒有「換臉」,但也涉嫌構成侵權。目前,通過PS、AI技術實現換臉的表情包乃至視頻也越來越多,其中的侵權風險可想而知。每個人在轉發、製作時,都應該有必要的分寸感。至於藉助AI換臉去達成其他非法目的,就更屬於法律明確規制的範疇。

新的傳播技術和傳播媒介的出現,使傳統的權利界定標準(法律),面臨新的挑戰。這要求相關法律的修訂,必須與時俱進,及時回應新的變化。像這次修訂,還明確了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這就是對技術發展趨勢的及時回應。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人的聲音也可以作為識別身份的方式,也成了人格權與肖像權的一部分,如果不從法律上釐清使用界限,就可能造成權利侵犯的「破窗效應」。

當然,AI換臉、PS惡搞已成為網絡時代的亞文化,徹底杜絕並無必要。但是,這種新的亞文化與公民權利的保護之間如何平衡,卻是需要認真對待和不斷探索的現實命題。技術是中立的,其「後果」關鍵還在於使用者的態度。在法律上明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術偽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不是打壓新技術應用,而是劃清應用的合理邊界。技術日新月異的世界也是一個有規則的世界,人們在享受技術進步的紅利時,必須得適應與之相配套的規則。

2019年04月23日 02 版

相關焦點

  • 這事兒民法典怎麼說:AI 換臉惡搞視頻侵犯肖像權嗎?
    AI換臉在網上流行後,小倩私自用小美的肖像製作了多條AI換臉的惡搞鬼畜視頻發布到網上以博取關注。小美知道後非常生氣。解析:民法典草案人格權編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AI換臉作為一門新興的「黑科技」存在著諸多法律風險。
  • 隨手「街拍」、AI 換臉……這些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肖像權?
    進行了詳細規定肖像權包括哪兩大部分?肖像權中的「保護」,是指利益的維護。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肖像權作為絕對權,提起本權的請求權保護;另一個是指侵犯肖像權,可以通過侵權責任法,作為權利保護的對象,提起侵權責任請求權。
  • 換臉有風險 不要侵犯肖像權
    換臉有風險 不要侵犯肖像權 2020-12-30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換臉軟體ZAO刷屏 律師:存在侵犯隱私權肖像權風險
    換臉軟體ZAO刷屏 律師:存在侵犯隱私權肖像權風險 2019-09-01 10:38:01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羅亦丹 陳鵬 ​程維妙 | 字號:A+ | A- 換臉軟體ZAO
  • 「典」亮我們的生活丨「AI換臉」盛行,
    原因在於其用戶協議要求獲得使用用戶人臉照片「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和可再許可的權利」,涉嫌侵犯用戶肖像權。隨著AI換臉等新技術的日新月異,其「雙刃劍」效應也日漸明顯。一方面,它廣泛應用於遊戲角色替換、試妝試衣等網絡場景,因給人們帶來更多娛樂創新體驗而廣受歡迎。
  • 利用信息網絡侵害肖像權的案件攀升 AI「換臉」有危險
    徐 駿作(新華社發)AI「換臉」你玩過嗎?隨著圖像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少「換臉」應用走紅網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自己的臉替換成明星或是朋友的臉。然而,AI「換臉」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造成了隱患。有不法分子藉此製作虛假視頻詐騙錢財、利用換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權……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 「曬生活」、「換臉」、街拍……網絡時代,肖像權怎麼「破」?
    」等惡搞行為也隨之而來。民法典原文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 法典宣傳丨 「曬生活」、「換臉」、街拍……網絡時代,肖像權怎麼「破」?
    」等惡搞行為也隨之而來。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 【石檢民法典百日談】性騷擾、惡意AI換臉、午夜電話狂轟很是爽,侵權違法沒商量
    生活中被性騷擾被惡意AI換臉、被午夜來電狂轟,您的人格權著實已被侵犯。人格權: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係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包括生命權、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還包括自然人享有的「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 「AI換臉」雖潮 當心法律風險
    「AI換臉」雖然新潮有趣,卻有很多潛在的法律風險。法官提示,未經授權和許可,擅自使用影視片段和他人的肖像製作換臉視頻,可能涉嫌構成侵權行為!近日,一網劇利用「AI換臉」技術,將有劣跡的演員替換成另一位演員的臉,保留了原來的面部輪廓和肢體動作,並採用新的五官比例。最終的呈現效果,被網友熱議為「車禍現場」「五毛特效」。當然,影視劇中也有讓人稱讚的「換臉」。《速度與激情7》中,演員保羅沃克因車禍去世後,由他的弟弟代為出演尚未拍攝的片段,並運用「換臉」,讓保羅沃克重現大銀幕,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換臉軟體ZAO刷屏 上傳照片可"主演"影視劇角色 隱私權肖像權存憂
    用戶在應用程式ZAO上傳個人照片後,可實現與明星換臉,用戶覺得「好玩」的同時,該軟體背後的隱私權、肖像權、版權等相關安全問題也引起關注。律師認為ZAO應醒目提醒用戶授權條款,同時ZAO和用戶都應該明確責任防止侵權。   新京報訊 近日,換臉軟體ZAO走紅網絡,用戶上傳個人照片後可「一鍵」進入沙溢、梁朝偉等明星出演的相關影視片段中,生成新視頻,同時還能製作表情包。
  • AI換臉一時爽 侵權違法沒商量
    沈騰則被封「AI換臉王者」,有網友發帖感嘆「沈騰是AI換臉界的王者吧」,帖子中放了很多動圖,都是比較經典的影視劇畫面,然而裡面的男演員卻變成了沈騰,而且看著毫無違和感,引來評論區眾人爆笑。許多網友在質疑視頻創作是否侵權的同時,更擔憂的是AI換臉技術因其技術門檻低而遭到濫用,侵犯自身權益。
  • 《民法典》對肖像權保護的重新定義
    例如在頗受爭議的「喬丹」商標侵權案中,將美國球星麥可•喬丹標誌性的扣籃動作剪影作為商業使用,這種可以被識別且能夠讓大眾與喬丹本人建立聯繫的剪影影像按照《民法典》的標準就可以認定為侵犯了喬丹的肖像權《民法通則》中,構成肖像權侵權須具備「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兩個要素。
  • AI換臉只是玩玩?黃網都不敢碰的技術有多恐怖
    PS發明後,有圖不再有真相;而AI視頻換臉技術的出現,則讓視頻也開始變得鏡花水月了起來——人們普遍認為視頻可以擔當「實錘」,而現在這把實錘竟可憑空製造,對於本來就假消息滿天飛的網際網路來說,這無疑會造成進一步的信任崩壞。其次,這會大大增加侵犯肖像權的可能。正如文章一開頭所說,沒人願意自己的臉龐出現在莫名其妙的視頻當中。
  • AI「換臉」有危險(網上中國)
    隨著圖像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少「換臉」應用走紅網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自己的臉替換成明星或是朋友的臉。然而,AI「換臉」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造成了隱患。有不法分子藉此製作虛假視頻詐騙錢財、利用換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權……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 民法典普法小課堂——惡意AI換臉?侵權違法沒商量
    ,「換臉」雖潮,但存在法律風險。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製、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即使是朋友間的玩笑「拍醜照」,同時隨手錄製、拍攝的短視頻、表情包等不可再隨意醜化、汙損或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他人肖像,否則,一不小心都會侵犯他人肖像權。
  • 【民法課堂】《民法典》對肖像權保護的重新定義
    例如在頗受爭議的「喬丹」商標侵權案中,將美國球星麥可•喬丹標誌性的扣籃動作剪影作為商業使用,這種可以被識別且能夠讓大眾與喬丹本人建立聯繫的剪影影像按照《民法典》的標準就可以認定為侵犯了喬丹的肖像權。2.死者肖像也受保護《民法典》第994條規定,死者人格權益受侵害時,明確死者的近親屬可作為請求權人主張權利。
  • AI換臉應用ZAO發聲:工作失誤致條款被誤讀 將優化
    9月1日下午4點25分,AI換臉應用ZAO終於對此前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隱私爭議有了回應。此前,該應用因為在APP協議中要求獲得用戶人臉照片「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被指存在隱私與安全風險,以及肖像權侵權問題。
  • 目前很火的AI換臉技術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
    肖像權侵犯在以往,我們國家的百姓對於肖像權的意識不大,但是在最近幾年,隨著網絡的傳播迅速,大量山寨產品的爆發,人們對於個人知識產品和肖像權也越來越重視,很多人都知道通過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目前這種換臉場景的AI技術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了肖像權的侵害,只需要使用廉價的手段就可以達到複製替換的目的,這對個人用戶來說是非常不好的,當你正在觀看某段視頻時發現主角居然時你,我想一定會非常氣憤。
  • 《民法典》對肖像權保護的重新定義 | 至正 • 論法
    例如在頗受爭議的「喬丹」商標侵權案中,將美國球星麥可•喬丹標誌性的扣籃動作剪影作為商業使用,這種可以被識別且能夠讓大眾與喬丹本人建立聯繫的剪影影像按照《民法典》的標準就可以認定為侵犯了喬丹的肖像權。2.死者肖像也受保護《民法典》第994條規定,死者人格權益受侵害時,明確死者的近親屬可作為請求權人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