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場特殊的病情爆發在打亂整個教育行業節奏的同時,也加速了線上教育的普及,並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窗口期。
據某權威機構數據統計,自2月初開始到現在,已有大批量的教培機構通過線上授課吸引了超多的學生註冊。很多教培機構的業內人士認為這場病情加速了網絡教育的發展,並在三個月內走完了未來三年要走的路。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俞敏洪也曾在採訪當中多次表示,在病情下,有很多教培機構的業務都受到巨大影響。許多線下教培機構被迫轉型到了線上,而沒有轉型或轉型失敗的機構終將被時代淘汰。
但其實,純線上教育也並非是萬全之策,因為在病情之後還是有很多家長希望能回到線下授課,但同時也希望教培機構能保留線上模式,以此來保證孩子的安全,也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如果從家長的這個角度出發,那麼採取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培機構定將獲得家長和學生的青睞。而從長遠的目光分析,線上與線下融合或許將成為中國教培機構的主流趨勢。
如今,已有絕大多數的教培機構都在努力提高他們的線上能力。通過某權威機構發布的《 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調查報告》顯示,在病情期間,有超過90%的機構通過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但也有許多中小型機構受到資本、技術和其他問題的限制,沒有能力將線上與線下融合。而為了幫助這些中小型教培機構儘快完成轉型,山東和鳴教育攜手中科院共同研發了AI蛙答答自適應學習系統。
在教學內容上,AI蛙答答自適應學習系統涵蓋的K12教育各階段的學習資料與全國一線名校名師的學習資源,在為教培機構提供優質授課內容的同時,也能為教培機構省去一大筆師資人力成本的支出。
而且,AI蛙答答自適應學習系統還以網際網路(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為載體,能讓學生不再受到課堂的局限,也不受時間的限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教培機構招收到更多的學生生源。
隨著黃金7月的署招結束我們可以看出,擁有線上學習與線下課程的教培機構,已經成為學生和家長的「必選項」。
而這個時間段,也是教培機構實現線下與線上融合風險最小的黃金階段。等到學生開學之後,必然會有大量的學生依舊會通過線上模式來進行補課,教培機構要做的就是留住這些學生,通過轉型將線上與線下充分結合,增強自身抗風險的能力!